学术投稿

胃癌前病变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素艳;林瑶光;蒋建坤;刘莹;蒋敦科;李萍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 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
摘要: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5例不同病理类型胃活检组织中MVD的表达,观察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MVD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GFR的关系.结果 MVD在正常对照组、胃癌前病变组、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中的表达均数分别为35.500±7.348、59.765±6.987、78.600±18.669和108.063±22.210,呈逐渐增加趋势,各组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也呈逐渐增加趋势,MDV与EGFR值呈正相关(r=0.772,r<0.01).结论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MVD和EGFR存在过度表达,两者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前病变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依从性的影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的静脉输液技术[1],可有效地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周围血管坏死的危险[2],保护外周静脉,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3].部分患者对置管缺乏正确认识,使置管效果受到影响.为了提高置管效率和肿瘤患者对PICC置管的认知程度,我们对置管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丽;赵丽平;周仁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2068例健康体检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和追求自身的健康,而健康体检正是筛查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发现高危因素及疾病的早期变化,从而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遏止甚至于避免疾病的发生.超声检查作为健康体检中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具有无痛、无创、简单易行、准确率高、可重复检查等优点.现将2006年上半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 068例体检者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黄春霞;张庆云;王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尿道口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尿道口护理是预防留置尿管所致逆行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护理观念认为,为了预防细菌从尿道口沿尿管逆行进入膀胱,留置尿管患者应每日消毒尿道口1~2次[1].然而,这一方法仅仅来源于临床经验,尚无循证护理证据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院泌尿外科从2010年6月以来,根据循证护理实施的步骤与要求,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尿道口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玉;黄琨;应燕萍;周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发胆漏的观察及护理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在腔镜良好的视野和便捷的操作下,用纤维胆道镜完成迂曲狭窄胆道内操作.它既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又有开腹胆道探查的确切疗效,能保证正常胆管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使绝大部分病人得到微创治疗的满意疗效[1].胆漏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2].现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6例患者并发胆漏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范淑君;周燕秋;刘玲玲;李丽红;刘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ouns thrombosis,DVT)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的结果,可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进而引起下肢静脉型坏疽、肺栓塞甚至死亡.这个潜在的致残或致命性的疾病已被公认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1,2],常发生在高龄患者术后及康复的过程中.

    作者:莫景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分叉病变较为常见,约占30%[1].其处理是冠脉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因为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会导致斑块移位、分支血管开口弹性回缩等,甚至分支血管闭塞,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和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因此,冠脉分叉病变是复杂的冠脉病变之一.单纯的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分叉病变成功率较低,且再狭窄率很高.金属裸支架(baremetal stent,BMS)的应用虽提高了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成功率,但再狭窄率较高.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了分叉病变的临床预后.本文就冠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何贵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42例

    随着微创技术和理念在神经外科的推广和渗透,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逐渐取代以往骨窗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成为颅内血肿清除的重要术式,且疗效确切[1].我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42例,采取头颅CT定位下行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蒙贵仕;李受南;雷敬富;卢强昌;罗德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三通法38 例,普通温针组36例,西药组40例,分别采用三通法、普通温针组、西药治疗.结果 三通法组总有效率100%,临床控制率78.9%.普通温针组总有效率95.5%,临床控制率55.6%.西药组总有效率77.5%,临床控制率14%.三通法组痊愈率优于普通针刺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镇痛、抗炎作用明显.

    作者:梁修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配合体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交通意外和运动性创伤日益增多,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损伤也变为多见,治疗不当将引起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因此,ACL重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可达到微创、无出血、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共1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覃素娇;韦梅英;张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同时联合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用髌腱复合体和腘绳肌腱联合重建膝关节膝前、后交叉韧带复合损伤手术方法 和手术疗效.方法 确诊为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的患者16例,其中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6例,后外侧复合体损伤4例,半月板损伤6例,于伤后2~6周在关节镜下行自体移植物单束ACL和PCL联合重建术,用髌腱复合体中1/3重建ACL,腘绳肌腱重建PCL,同期用股二头肌腱的1/3重建PLC,界面可吸收挤压螺钉和横穿钉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13~28个月,平均23个月,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0~22分,平均(8.7±3.1)分,术后升至78~91分(平均86.1±4.8分).术前16例采用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为异常(C级),术后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14例,接近正常(B级)2例,14例恢复伤前运动水平.术后6~8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12个月可以剧烈运动.结论 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同时联合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能较好地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作者:俸志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减胎术的护理研究

    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近二十多年来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1].由于多胎妊娠对母婴的风险(如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使得高血压、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死亡、脑瘫的风险均高于单胎妊娠,易导致围生期死亡[2].不仅成为家庭经济的负担,也将影响社会的人口结构.因此,当多胎无可避免地发生后,选择性减胎作为一种可避免进一步损害的技术发展至今已渐成熟,是改善母儿妊娠结局有效的、必要的补救措施,而严谨细微的护理是完成减胎术的重要保证.现将近年来减胎术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李梦洁;李艳梅;何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诊治腹部闭合伤35例临床体会

    腹部闭合性伤为钝性暴力所致,受损器官、范围、程度不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治可减少并发症,明显改善预后.随着各种影像学检查不断发展,腹部闭合伤诊断准确率逐步提高,但仍有20%病例须在手术中才明确诊断.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伤的诊治中具有准确性高、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的特点.我院于2005年5月至2011年4月用腹腔镜对35例腹部闭合伤患者进行了诊治,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升;李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透析救治重症河豚鱼中毒的临床护理

    在国内因进食河豚鱼引起中毒者屡见报道,死亡率达到13.5%~30%[1].我院2008年5月至今收治20例急性河豚鱼中毒重症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透析(HP-HD)进行抢救治疗,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将救治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菊廷;钟雪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关系.方法 对538对(1 076例)复发性流产及271对(542例)无生殖异常夫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复发性流产组(RSA组)染色体多态性126例,占全部受检者的11.71%,明显高于正常组染色体多态性发生率2.58%,(P<0.01).染色体多态性中1、9、16号染色体次缢痕增长检出49例,D/G组染色体短臂和随体区延长31例,Y染色体多态性25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21例,RSA组各类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的发生率(P<0.05).随着流产次数增加,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增加.结论 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有相关性.

    作者:黄国娟;庞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心导管室介入耗材的零库存和二级库房管理

    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介入诊疗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治疗领域,人们越来越重视心血管介入诊疗耗材的使用和管理.卫生部对全国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集中采购,足以证明这类耗材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做好心血管介入耗材的管理,确保医患双方的利益,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心血管介入耗材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库存占用和浪费,优化管理流程,也将成为心导管室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科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医院计算机收费管理网络平台对心血管介入耗材的购进、验收、使用、收费、出库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既避免了漏收费、重复收费、资金积压及产品积压,又减少了因库存的不足而无法满足临床需要等问题, 同时对心血管介入诊疗耗材的质量跟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蒋巧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产前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临床价值

    颜面部畸形是胎儿常见畸形,以唇腭裂多见,轻者给患儿日后生活带来不便,严重者可造成围产儿死亡.产前及时诊断及处理,对减轻孕妇痛苦、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重大意义.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行超声检查中晚期孕妇95 399人,共检出颜面部畸形267例302个畸形,经引产或分娩证实,颜面部畸形有270例311个畸形,现分析如下.

    作者:林莲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颈环切术配合外用溃疡散治疗宫颈糜烂132例护理体会

    宫颈糜烂是一种好发于育龄妇女的宫颈疾病之一,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及治疗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对132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刀配合使用外用溃疡散治疗,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绍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房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26例除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健康对照者,使用SRI技术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左房各壁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SSR、ESR、ASR).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CM组左房壁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ESR)、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SR)均减低,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ASR)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I可定量评估左房功能改变,间接定量反映左室舒缩功能改变.

    作者:徐丽芳;吴棘;郭盛兰;张棣;罗帅伟;黄喜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对重度肾积水患肾功能的评价

    目的 探讨经皮肾造瘘术治疗重度肾积水的效果及其评价患侧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对48例重度肾积水患者(53个患肾)进行治疗,彩超测量积水肾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及肾实质厚度,术后记录24 h引流尿量并检测尿液pH.结果 经皮肾造瘘术后依据患肾24 h引流尿量及尿pH值分为恢复组、改善组及无功能组,各组间术前及术后肾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肾实质厚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内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可靠,能够准确评价和有效地改善患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曲仕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Oguz认为[1],ACL是膝关节受损伤后容易断裂的韧带,一旦断裂将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可导致膝关节内的半月板损伤、加速关节退行性变、骨性关节炎.随着关节镜的广泛应用,关节镜下重建ACL是目前治疗ACL损伤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韦庆军;陆定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