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珍;钟先荣;卢榜裕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治疗阑尾炎的手术效果,探讨其在基层医院的临床推广的价值.方法 对135例LA与同期55例OA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比例、残余脓肿发生率、使用止痛药比例、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 135例LA手术成功.与OA组对比,LA组手术时间比OA组短(t=5.6087,P<0.01),术中出血量少(t=17.73,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t=19.69,P<0.01),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比例低(χ2=8.4211,P<0.01),术后使用止痛药比例低(χ2=41.86,P<0.01),住院时间短(t=11.004 8,P<0.01).两组均无残余脓肿发生,LA组疗效优于OA组.结论 LA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安全、可行的,可作为各种病理类型阑尾炎的首选术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韦卓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目前宫腔镜和腹腔镜已联合应用到妇科手术的诊治当中[1].现对本院妇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的80例患者的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的首选术式[1],而腹胀是LC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腹胀对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均有不良影响[2].腹胀处理不当将导致麻痹性肠梗阻、肠粘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4].但如何预防和减轻LC术后腹胀的发生探讨不多.我科对LC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林映;曹少华;张桃;黄玉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32年历史.世界上第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简称PTCA)于1977年由德国医生Gruentzig完成,从此开辟了冠心病经皮介入治疗的新纪元;而1987年Sigwart首先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应用于临床,是冠心病治疗的第二个里程碑.中国的第一例PTCA完成于1984年,与世界第一例相比整整晚了7年,但是在此以后,从第一例PTCA到第一例支架置入,再到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时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作者:米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直径仅为1.0 mm 的自制疝囊高位结扎针(微针)、经单孔直径为2.7 mm 的针式腹腔镜(微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19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华;谭友春;彭先美;黄海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有经皮切吸术、胶原酶融解术、激光汽化术等.我院2009年引进射频靶点热凝及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亮;王元明;方亚敏;魏汉卿;严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85例.结果 手术时间18~60 min,平均35 min.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碎石取石率分别为85.7%(24/28)、96.5%(55/57).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1例为输尿管穿孔,1例为输尿管壁损伤,2例为假道形成.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安全高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仁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并发肠坏死,故需要急诊处理.临床常用的处理方法为X线引导下灌肠复位术,但术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医务人员及患者遭受X线的辐射.B超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近年来对27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B超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阳;黄芸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是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i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常见并发症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58例行ERCP/EST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运用护理技巧实施护理,对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极大影响,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翠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周围性肺癌、肺严重裂伤、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等疾病常需要采用肺切除术来治疗.但因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现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施行肺叶切除术的20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
作者:徐燕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12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和对照组(开腹手术组)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腹腔镜组从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方面比较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效果理想,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继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慢性软组织损伤是指软组织受到各种形式的损伤后,在治疗和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在特定条件下而导致的一种新的软组织损伤疾病, 它不仅包括急性损伤因延误治疗演变而来的疾患,还包括慢性劳损所致的软组织损伤疾患.针刀疗法是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它把中医的针灸疗法与西医外科手术疗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疗法[1].由于其具有疗效好且持久,简单、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受到广大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的欢迎.现将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农泽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术中B超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临床.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超声影像在当今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因具有实时、灵活、移动方便、无创等优点,已成为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的影像诊断工具之一,术中超声已发展为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术中B超在肝胆外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苏芬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重度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重度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硬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术后留置1根6F~7F双J支架管,1~3个月后拔管.拔管后3~12个月进行超声、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 41例手术成功,4例手术失败改开放手术.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血尿,1例术后发生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治愈,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3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有效32例(84.2%),好转4例(10.5%),无效2例(5.2%).结论 输尿管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重度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谢光宇;付杰新;黄恒前;吕艳红;植凡;刘超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凝钩法联合拖出式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诊断为中低位直肠癌的60例病人分别施以腹腔镜下电凝钩法联合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手术(A组,n=30)及腹腔镜下超声刀及吻合器(B组,n=30)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电凝钩法联合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其无腹部辅助切口,更微创,且住院费用低,适合于推广应用.
作者:陈延林;秦诚;秦伟;何德云;黄海旺;李有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VCO)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0眼采用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治疗,30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TE)治疗.观察两组患眼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2~12个月,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组视力无1例下降,平均眼压由术前43.15 mmHg改善为出院时11.20 mmHg,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传统小梁切除术组视力下降5例,平均眼压由术前42.77 mmHg改善为出院时11.50 mmHg.术中前房出血4例;术后浅前房5例,脉络膜脱离1例,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能很好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推广应用.
作者:黎海平;郝小波;唐勇华;林柳燕;钟舒阳;宋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结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通过电子结肠镜诊断的42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肠镜结果资料.结果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大肠癌77例(18.12%),其中发生在左半结肠及直肠52例,发生在横结肠至盲肠25例;结直肠息肉68例(包括幼年型息肉)(16.00 %);结直肠炎症改变117例(27.53%);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73例(17.18%);肛周疾病81例(19.06%);其他9例(2.12%)等.大肠癌及息肉者男性比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 结直肠癌及息肉是下消化出血的主要原因,年龄、性别等与病因相关.
作者:陈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而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其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预后与抢救时间紧密相关[1].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使相关血管再闭塞以及复发缺血、再梗死等重大临床事件均显著减少[2],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护理关系到AMI患者手术的成功及疾病康复进程.现将有关AMI介入治疗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常伴有细菌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常规治疗方法是抗生素治疗加体位引流排痰,引流不畅容易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进一步损害肺功能.支气管灌洗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在解除患者痰液阻塞深部气道所致呼吸困难,控制感染,救治患者的生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我院55例支气管灌洗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腹腔镜A组和开腹B组各50例,均行静吸复合全麻.记录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麻醉前、术毕及术后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数量.结果 术毕各组 CD3+ 、CD4+、CD4+/CD8+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开腹组较腹腔镜组下降明显(P<0.05);术后72 h两组各项指标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术后恢复快.
作者:刘燕洁;梁宁;甘丽霞;张学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