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小儿膀胱结石5例报告

刘刚;梁建波;蓝志相;李伟

关键词:经皮膀胱取石术, 膀胱结石, 儿童
摘要:2004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采用耻骨上通道经皮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患儿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与传统开胸、关胸方法对胸部疼痛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改良与传统开胸、关胸方法对术后手术侧胸部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开胸手术病例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传统开胸、关胸方法为A组(n=25),改良开胸、关胸的方法为B组(n=25),A组采用切除选定部位的一根肋骨进入胸腔,关胸采用直接用7号丝线缝合切口上下肋间肌和壁层胸膜关闭胸腔;B组采用术中不切除肋骨,经选定的肋间进入胸腔,关胸时用克氏针在切口下位肋骨上钻三个等距小孔后经钻孔处缝人1号可吸收缝合线,并经上位肋骨上缘缝出后结扎关闭胸腔.分别于术后24 h、72 h、10 d,3 mo询问及随访病人,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有无胸壁疼痛及疼痛程度.结果 A组术后24 h、72 h、10 d、3个月疼痛评分分别为7.22±0.65、5.98±0.62、4.70±0.50、3.46±0.38,B组术后24 h、72 h、10 d、3啪疼痛评分分别为5.26 4±0.44、3.28±0.56、1.08 4-0.37、0.3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B组较A组术后疼痛消失快,远期效果好.

    作者:林荣繁;谢秀斌;蓝华;彭旭;李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浅表肿瘤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浅表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EMR适应证的166例患者,部分用超声内镜(EUS)探查证实病变浸润深度未超过黏膜层,应用EMR切除了184处病变,对手术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 EMR前123例患者行EUS检查,占74%.EMR切除病变184处,完全切除169处,完全切除率达91.8%.术后病理诊断鳞癌2例,腺癌3倒,小细胞癌1例,腺瘤或息肉伴重度异型增生6例,伴中度异型增生18例,伴低度异型增生21例,腺瘤不伴异型增生8例,平滑肌瘤63例,间质瘤13例,炎性息肉6例,幼年型息肉1例,增生性息肉41例,异位胰腺1例.并发症包括出血和穿孔,发生出血22例占13.3%,其中发生在EMR中/后24 h内的早期出血16例(73%),24 h后的延迟出血6例(27%).并发穿孔1例,经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好转.随访1-36个月,无1例复发或癌变.结论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浅表肿瘤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老年患者,效果好、易操作、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深人研究.

    作者:蒋建霞;施瑞华;汤琪云;李学良;杨树平;于莲珍;黄霞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胆囊切除方面的优劣.方法 选取需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LC组和MC组各25例,对比两种术式术中、术后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LC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MC组,而MC组的总治疗费用显著低于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和MC有各自优点,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克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动脉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动脉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近期疗效与毒性反应.方法 10例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经右股动脉穿刺,行主要肿瘤供血选择性插管,接受表阿霉索(EADM)+顺铂(DDP)+异环磷酰胺(IFO)动脉灌注联合全身化疗.EADM(总量60~90 mg/m2)第1天经导管持续灌注6-8 h;DDP(总量80 mg/m2)分成3-5 d使用,其中第1天的量经动脉导管推注,余量由外周静脉滴注;IFO(总量约5克/m2)分成5 d由外周静脉滴注.每3周为1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了2周期以上的化疗,平均3.2个周期.其中进展2例、稳定2例、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60%.Ⅲ+Ⅳ度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为50%、30%、40%,经相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动脉灌注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近期有效率高,无严重毒性反应,总体耐受性良好,但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余文昌;张孔志;陈示光;吴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中的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已成为老年病人常见的手术.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同时多伴随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行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较容易发生低体温、皮肤压疮、心跳骤停、假体脱位、髋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已被证明它具有创伤小、输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蒙少凤;欧春红;李明明;梁绍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颅内微创清除术后并发症及预防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50例,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振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76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大肠息肉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高频电治疗仪通过内窥镜实施治疗操作将息肉摘除.结果 765例(1175枚)息肉切除均获得成功,3例并发出血,经钛铗等止血治疗成功.切除的息肉组织为腺瘤性息内433枚,幼年性息肉15枚,增生性息肉97枚,炎性息内219枚,横结肠腺瘤伴早期腺癌1例.术后有689例在6个月至1年复查肠镜,共有11例息肉复发并再次摘除.结论 高频电摘除大肠息肉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以龙;黄丽静;杨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大隐静脉曲张是因股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浅静脉干的病变导致的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1].2005年10月我院采用激光治疗系统结合手术方法治疗下肢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66例(74条患肢),疗效显著,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林桦;赵仰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2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210例输尿管镜下使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碎石成功率97.7%(1182/1210),结石排尽率96.6%(1 169/1 210).主要并发症为输尿管穿孔9例,黏膜明显裂伤或黏膜下假道24例.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优点,可作为中下段和部分上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崔书平;陈文彬;孟宪涛;杜会改;李辉;刘军平;曾博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七氟醚面罩吸人麻醉在小儿烧伤换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面罩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烧伤换药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小儿烧伤换药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15例.A组面罩吸入3%七氟醚,B组吸入4%七氟醚,C组吸入5%七氟醚,K组静脉予以氯胺酮2 mg/kg,然后以0.1%氯胺酮静脉维持.记录入室、手术开始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睫毛反射消失时问、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中体动、辅助通气、咳嗽、呕吐、屏气及气道痉挛情况.结果 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应消失时间A组大于B、C、K组,B组大于C、K组;疼痛反应消失时间C组大于K组;术后苏醒时间K组大于A、B、C组;血压、心率K组手术时高于人室时及A、B、C组;术中体动A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七氟醚面罩吸入麻醉起效苏醒快,并发症少,更适于小儿烧伤换药等短小手术的麻醉,其中以5%七氟醚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瑜;章绵华;徐海容;高少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我科于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1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覃月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皮肾镜超声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一直是困扰泌尿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传统的开放手术结石清除率较低、创伤大且术后恢复慢.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我们应用瑞士EMS第三代超声联合气压弹道清石设备,对2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超声弹道碎石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瑞旭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例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及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率及正确选择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4月的消化道类癌内镜诊断和临床资料.结果 消化道类癌本组以直肠多,胃、十二指肠次之.内镜形态多呈广基隆起性病变,少数呈不规则溃疡或结节样肿块,伴淋巴结转移2例,腹腔转移1例.20例经消化内镜活检或电凝电切除后标本送检确诊.20例中单纯内镜治疗5例占25%(5/20),内镜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4例占20%(4/20),外科手术治疗5例占25%(5/20);类癌病灶直径多小于2cm占50%(10/20).结论 消化道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消化道类癌的重要手段,病理学、免疫组化是确诊方法,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治疗早期低度恶性消化道类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韦宗萍;聂海明;刘爱群;赖铭裕;李晓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ERK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ERK2)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IM)、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Dys)的病理资料各30例及胃癌(GC)4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ERK2蛋白的表达.结果 CSG、IM、Dy5、GC组织中ERK2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K2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黄亚平;雷琳;朱庆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经导管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6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间隔缺损病例经国产膜部室间隔封堵器行封堵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筛选,左室造影终筛选确定.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随访6个月,行胸超声心动图、X线以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左心室造影测定PMVSD直径为4.6~9.6mm,所选国产PMVSD封堵器直径为6~12 mm.共置入16枚VSD封堵器,成功率为100%.术后10 min左心室造影显示15例完全封堵无分流,1例有残留少量分流,1个月后经胸超声心动图示残留分流消失.随访6个月,原术后2例束支传导阻滞恢复正常,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封堵器移位或破损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发生.结论 经导管置人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安全、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微创介入方法,但其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何贵新;潘朝锌;卢健棋;何新兵;王庆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痉挛性睑内翻的微创手术治疗

    痉挛性睑内翻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生于下睑,常见于老年人,又称老年性睑内翻.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多样,但复发率较高.我科自2008年以来采用微创手术方法矫正痉挛性睑内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王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两种术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半导体激光行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光凝术联合复合式小粱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跟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以来在本院住院的38例(3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跟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先用半导体激光封闭虹膜表面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次日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常规小梁切除术.两组术后均记录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t=20.44,P<0.05),对照组眼压较术前亦明显降低(t=24.47,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6个月两组眼压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16眼,与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5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虹膜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回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前房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期前房变浅、引流管阻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行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光凝术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跟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珊;李莉;白海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间隙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与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的疗效.方法 703例椎间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MED椎间盘镜组326例,对照组为常规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组377例,观察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的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2.4%,对照组9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ED椎间盘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体疗效与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相同,MED椎问盘镜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韦建勋;李荣祝;尹东;梁斌;孙可;莫冰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联合冠脉血运重建治疗急重症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急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联合冠脉血运重建的治疗效果,寻求辅助无效和降低死亡的补救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运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联合冠脉血运重建治疗61例急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治疗有效率80.33%(49/61),患者总死亡率27.87%(17/6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有效率74.47%(35/47),死亡率36.17%(17/47),不稳定心绞痛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的有效率100%(14/14),死亡率0%.冠脉血运重建前死亡率12.77%(6/47),冠脉血运重建后死亡率23.40%(11/47).结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冠脉血运重建是治疗急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措施,与不稳定心绞痛和低左室射血分数的患者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

    作者:莫安胜;林辉;陆卫军;周一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去除卵丘细胞的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去除卵丘细胞的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共观察85个IVF-ET周期.根据去除卵丘细胞的时问将其分为2组:2~4 h组和16~18 h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两组的年龄(32.03±4.38 vs 32.35±4.28)、正常受精率(65.66%vs 67.48%)、异常受精率(11.45%vs 12.98%)、优质胚胎率(42.20% vs 39.75%)、种植率(33.33% vs 33.00%)及临床妊娠率(45.16% vs 4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将受精卵移出受精滴后,2-4 h和16-18 h去除卵丘细胞,可取得相似的临床结局.

    作者:方伟芬;冯贵雪;张波;舒金辉;周红;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