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云
目的 探讨采用宫腔镜与B超联合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经B超联合宫腔镜电切术诊疗的80例因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析其检查结果与术后有效率、并发症情况和随诊结果.结果 在B超示子宫内膜厚度>5mm或宫腔内有占位、实性团块的病例中,宫腔镜检查均发现异常.8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1.67%,所有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玲;赵仁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脑室出血多因脑实质出血破入所致,少数为原发性脑室内脉络丛出血,传统的内、外科治疗病死率高达70%~100%[1].我科在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应用脑室镜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80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敏;汤树洪;甘渭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采取多种介入方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临时起搏器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在高危岛性心肌梗死(AMI)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1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临时起搏器植入、IABP支持条件下行急诊PCI治疗,观察抢救成功率、使用时限及临床效果.结果 抢救成功率76.9%,临时起搏器植入时间为(22.4±6.4)h,IABP置入时间(122.4±23.8)h.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结论 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时起搏器植入及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抢救成功率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芳勇;韦金儒;卓柳安;张林潮;韦红卫;孙立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临床常见,以往治疗多采用关节镜下机械刨削,篮钳、推刀咬切盘状半月板成形,手术操作困难,手术时间长,半月板表面比较粗糙.
作者:莫洪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国鼻内镜外科经过20余年的发展,正不断走向成熟[1].随着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在鼻窦外科中的应用日臻完善,进一步拓展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应用领域是提高诊疗水平的客观要求,更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黄旋平;周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恶性心包积液是肺部恶性肿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积液生长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往往容易形成心包填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作者:冯坚;梁永;刘航;龙健中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以迅速推广[1].保持术中视野的清晰和图像稳定是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镜头防雾的效果影响着图像的清晰,关系着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作者:雷陈丽;白小凤;李桂敏;马世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广泛应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已逐渐成为一种较常用的手术方式,但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肿瘤时需电凝卵巢创面止血,对卵巢剩余组织破坏较多,可能会会对患者将来的生殖内分泌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覃友爱;韦丽君;黄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对肺癌(瘤体)实行靶向综合治疗的疗效,并探讨综合治疗模式的作用机制.方法 由CT作导向工具经皮穿刺,以瘤体作靶点,通过穿刺针管将药物送达肿瘤组织间,对肿瘤这个靶心实行精确治疗,使瘤体内同时产生放疗、化疗以及血管栓塞的综合治疗作用.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治疗结束2个月后复查CT,靶病灶完全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8例,无变化3例,进展1例.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靶向综合治疗肺癌,方法简便,疗效明显,毒副反应轻,并发症少,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陆伟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年来,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备受重视.随着该项技术的日臻完善,术后脱位率已大大减少.但术后早期脱位仍是影响疗效的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
作者:陈海涛;张栋;蓝永波;黄巍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2007年1月至12月对29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在超声定位下行体外碎石治疗,本文观察碎石前后结石的大小及形态的改变,以及结石部位在碎石前后的组织回声特点.
作者:蒋江帆;斯明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250例(300眼)白内障患者施行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3d、7d裸眼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术后3d裸眼视力≥0.5者231眼(占76.85%),术后7d裸眼视力≥0.5者265眼(占88.33%).术中并发症36眼,其中上方虹膜反复脱出7眼,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3眼,晶状体上方悬韧带断离6眼.术后并发症145眼,其中角膜水肿103眼,前房出血26眼,一过性高眼压16眼.结论 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临床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海平;郝小波;钟舒阳;王云;宋艳;林柳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逐渐成为常用术式[1,2].1999年至2006年6月,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理体会;钟梅艳;莫忠贵;白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是近几年国外兴起的一种真皮替代物,就是将异体天然皮肤利用组织工程技术,用特定的方法将皮肤中的细胞成分去除,仅保留真皮中含胶原网架的细胞外基质.
作者:殷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LASIK术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6779例(13172眼)LASIK手术出现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有角膜瓣不规则游离13眼(0.099%),角膜瓣形成不全8眼(0.061%),角膜瓣位置偏离5眼(0.038%),角膜瓣皱褶10眼(0.076%),薄角膜瓣2眼(0.015%).经过处理,术后1个月视力均达到佳矫正视力.6个月~1年视力稳定.结论 需重视LASIK术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出现瓣相关并发症要及时正确处理.
作者:曾静;黄明汉;谭少健;卢荣强;蒋林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诊断性腹腔镜手术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原发性不孕症病因诊断上的应用.方法 40例诊断为原发不孕的妇女在我院接受单纯腹腔镜检查(单纯组)和腹腔镜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联合组),手术前后监测全血细胞计数、血糖、小便常规、心电图和胸部X线、基础体温、黄体激素、子宫内膜活检和超声检查.在腹腔镜下对所有患者采用0.5%亚甲蓝10~15mL进行输卵管通色素法,以判断输卵管通畅性.结果 在40例诊断为原发不孕的妇女中,腹腔镜发现12例(30%)输卵管梗阻,腹腔镜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发现20例(50%)输卵管梗阻,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对鉴别单侧输卵管梗阻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双侧输卵管梗阻的鉴别上,联合方法显著优于单纯腹腔镜检查(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可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单纯腹腔镜检查可疑的情况下采用则更为有效.
作者:黄立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总结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技术.方法 回顾分析6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2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结果 头痛、癫痫发作、局限性神经功能损害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临床表现;CT典型表现为脑实质内类圆形或结节状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灶;MRl特征性表现为T1WI大部分呈等或稍高信号区,T2WI一般为不均匀高信号区,部分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影.DSA多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并全切病灶,手术无死亡,效果满意.结论 MRI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的方法,对有症状者行积极的显微外科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寿堂;黄勤;李连;韦红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的技术、麻醉、体外循环和围手术期监护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方法已逐步成形,与心脏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也逐渐下降.
作者:温昭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占全部活产婴儿的0.6%~0.9%.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高达15万左右,其中半数以上的先天性心脏缺损可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张林潮;韦金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腹症是指突然发生剧烈腹痛而需要外科治疗的疾病,其原因很多,机制复杂,变化多端,尤其是原因不明者,要求外科医生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而不允许花费更多的时间做全面的辅助检查.
作者:梁善强;骆书秀;吴晓燕;胡桂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