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的微创治疗进展

李修蕃;梁安民

关键词:肝癌病人, 微创治疗, 微波消融术, 手术切除肿瘤, 射频消融术, 冷冻消融术, 激光消融术, 化学栓塞术, 肿瘤大小, 肿瘤部位, 中晚期, 肝功能, 状况, 乙醇, 文献, 疗效, 复习
摘要:中晚期肝癌病人虽可手术切除肿瘤,但因全身状况、肝功能、肿瘤部位和肿瘤大小等多种原因而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仍占很大比例,对这些病人采取微创治疗,如乙醇消融术、化学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激光消融术、冷冻消融术等,仍可取得较好疗效.现复习近年文献,将上述微创治疗概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6层螺旋CT在泌尿系三期扫描中的应用

    泌尿系统疾病是常见的一大类疾病,以往临床主要依靠超声、普通CT、MRI及X线检查.近年来,随着16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以其更快的扫描速度、更薄的扫描层厚及更强的图像后处理,为泌尿系疾病诊断提供了快捷的检查方法[1,2].

    作者:林盛才;邓东;梁美馨;李文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SEPS术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18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行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肢18例,行SEPS术后,常规作浅静脉点状剥脱及选择性行大隐静脉结扎抽剥术.结果 曲张静脉团块消失,下肢静脉血淤滞得到解决,色素沉着减轻,溃疡愈合,随访11~21 个月无复发;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缝合创口减少.结论 SEPS术适合个体化微创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李文静;胡世荣;姚红;赵雄;廖祥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癌的微创治疗进展

    中晚期肝癌病人虽可手术切除肿瘤,但因全身状况、肝功能、肿瘤部位和肿瘤大小等多种原因而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仍占很大比例,对这些病人采取微创治疗,如乙醇消融术、化学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激光消融术、冷冻消融术等,仍可取得较好疗效.现复习近年文献,将上述微创治疗概述如下.

    作者:李修蕃;梁安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近年来,妇科腹腔镜手术发展迅速,现已逐渐成为许多妇科良性疾病如良性肿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首选的手术方式.在妇科恶性肿瘤如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中的应用亦逐渐开展,使腹腔镜在妇科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作者:方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穿刺囊内注射消痔灵治疗小儿甲状舌骨囊肿7例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变了部分外科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我院2004年7月至2007年5月对7例小儿甲状舌骨囊肿行经皮穿刺囊内注射消痔灵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庭澍;罗蓬;李利波;王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烫疗配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常见病,烫疗和关节内注射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我们将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91例膝OA患者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欧兆强;欧阳建江;朱永林;钟伟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如何应对核医学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核医学是微创医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医学教学中,核医学是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重要的基础和临床必修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核医学不断融入相关学科的先进研究成果,如何把核医学技术传授给学生,使之今后在不同的医学学科里充分应用服务于患者,是核医学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覃伟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12例报告

    尿道尖锐湿疣(CA)因其位置隐蔽,治疗时病灶清除困难,故易复发.为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对12例久治不愈的尿道CA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烧灼法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祥林;刘成倍;徐伟;庞桂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和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临床价值的肯定,这一技术在各大医院得以广泛开展[1].随着技术的成熟,设备的更新,各种导管工艺的不断改进,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术后勿需体位限制、不影响患者活动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者:林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T引导下腹部病变穿刺活检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腹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18~22 G Bard Magnum穿刺针对腹部病变患者70例73个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其中肝脏病变27例,胰腺病变16例,肾脏病变5例,肾上腺病变3例,脾脏病变2例,腹腔肿物8例,腹膜后肿物7例,盆腔肿物2例.结果 70例73个病灶在CT引导下穿刺取材后均送病理检查,经手术证实及跟踪随访,活检阳性率97%(71/73),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5%(69/73).所有穿刺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是腹部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非血管性微创、安全而又准确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桂娥;白林;龙媛;黄德安;杨光;李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例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以C7~T1为穿刺点行高位硬膜外麻醉.结果 2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顺利完成,平均局麻药用量22 mL,术中无一例中转为全麻,术后恢复迅速,无咽痛、声嘶、痰多、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 高位硬膜外麻醉下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兴;李锋;陈凤坤;黄华;张福雏;范海鸥;谭宗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椎弓根微创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应用现状

    胸腰椎骨折发生率约占脊椎骨折的50%[1],由于脊柱的解剖部位深在、结构复杂,所以大多数脊柱外科的手术创伤较大,风险也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优缺点,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物力学稳定,减压复位、固定,缓解症状,尽量减少创伤,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文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诊治急腹症1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腹症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 对112例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腹腔镜手术实施率、治愈率、诊断明确率、中转手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术后止痛剂应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与传统急腹症开腹手术作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实施率96.4%,术中诊断正确率100%,治愈率100%,中转开腹率3.6%;术后应用止痛剂应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均比传统开腹手术明显降低或缩短(P均<0.01).结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比开腹手术更具优越性,具有诊断正确率高、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探查范围广等优点,可在不考虑后腹腔及深层组织器官病变的急腹症中作为常规探查手术.

    作者:廖章元;赵旁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先天性心脏病微创矫治的临床实践(附21例报告)

    采用微创技术可以达到心脏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美观等目的.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采用微创技术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锋;何家贤;陈桂荣;黄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带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是血管外科为凶险的疾病,发病24 h内死亡率40%,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1].

    作者:何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超与ERCP联合诊断胆道结石113例临床分析

    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本文对113例患者进行B超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评价B超与ERCP的诊断作用,为临床选择检查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勇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2例中央型肺癌CT早期转移征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央型肺癌CT早期纵隔转移情况.方法 对32例胸部X线仅呈现为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用平扫、增强或螺旋CT进行纵隔淋巴结筛查.结果 有纵隔转移征12例21处,转移率37.5%,其中病变类型为管外型16处、管壁型2处、管内型3处;转移部位为上腔静脉与气管之间间隙7例、支气管分支部7例、肺门部5例、主动脉弓旁2例.转移征与病变类型和病变部位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X线呈现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用CT对其进行肺癌转移的排查,可提高肺癌早期转移的确诊率.

    作者:李文强;李天资;罗维贵;马德智;李清锋;黄昌辉;黄德尤;吴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型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的手术,它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日短、并发症少等优点[1].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需3~4 个小切口,并且操作繁杂,手术时间较长而影响其推广[2].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对3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麦氏切口免气腹单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治疗晚期食管癌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在治疗晚期食管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行狭窄扩张术后,在内镜直视下置放金属支架,观察其对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置放支架,吞咽困难等症状均得到缓解,主要并发症是支架置放术后短期内轻度疼痛.结论 金属支架置放能明显地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食管梗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贾秋红;刘福建;韦爱昌;关航;廖远庄;陆兆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在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时,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了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术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我们在术前应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莲花;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