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蓝芳

关键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普外科, 微创手术, 外科领域, 手术质量, 护理体会, 创伤小, 术式, 患者, 报告
摘要:随着微创手术在普外科领域内的深入发展,探讨创伤小、手术质量高、美观的术式是普外科界的热门话题.现将2005年1月至今在我院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6例脑室出血的临床治疗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脑室出血患者56例,经行侧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方华;李齐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0例复发性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段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对二级预防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30例复发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分析复发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段血管病变特点.结果 DSA检查发现血管异常率为100%,颅内分支血管病变24例占80.0%,颅外段血管异常9例占30.0%,血管畸型及先天发育异常5例(16.7%).结论 本组复发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50岁,颅内段脑血管病变普遍及严重,而颅外段血管病变程度相对较轻且少,DSA在明确中青年患者病因及干预措施的选择上有重要价值.

    作者:覃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焦虑心理干预对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微波治疗的影响

    隆起糜烂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反复发作,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药物的刺激、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所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

    作者:宁康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108例的体会

    我院2005、2006年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共10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炜;李福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配合体会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病,鼻泪管阻塞后产生以持续泪溢为特点的症状,以往眼科多以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来恢复泪道通畅功能[1],但该术式须切断内眦韧带及造成眼轮匝肌损伤,易遗留面部疤痕,手术操作复杂.我院在2002年至2005年3月,应用鼻内窥镜下银夹固定泪囊黏膜与鼻腔黏膜吻合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9例(42眼)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术方式简单,操作简便,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韦春婵;韦旭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微创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监护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膝关节镜下经皮复位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0例,先用手法挤压髌骨或经皮钻入克氏针撬拨协助复位,大布巾钳抓持或克氏针临时固定,膝关节镜下观察或C臂X机透视髌骨复位情况,并做适当调整,在进钉处做小切口,钻孔、测深、攻丝,平行打入两枚钛螺丝钉或可吸收螺丝钉.结果 术后随访9~13 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根据胥少汀评分法,优22例(73.33%)、良7例(23.33%)、可1例(3.33%).结论 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副损伤少、复位确切、关节活动早、功能恢复快、治疗经费少,而且还可同时治疗膝关节内其它合并损伤.

    作者:王玮;金先跃;庄小强;白宇;莫忠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ST段早期回落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PCI)影响心电图ST段早期回落的相关因素.方法 测量并计算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1 h梗死相关导联大ST段抬高幅度.按术后1 h内ST段回落幅度分为A组(ST段回落≥50%)、B组(ST段下降<50%),对比分析两组相关临床特征与ST段回落幅度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在糖尿病、梗死前反复心绞痛症状、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心肌梗死面积积分、Killips心功能分级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梗死前反复心绞痛症状、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心肌梗死面积积分、Killips心功能分级可能是影响AM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蒙秋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食道癌根治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护理对策

    食道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高达40%~70%[1].术后胃液储留致吻合口张力加大是其诱发原因之一.因此术后加强胃管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然而临床上因各种原因发生非计划性拔除胃管,因此,须对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分析,探讨预防食道癌根治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有效对策.

    作者:刘小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场MR扫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附2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脑内动静脉畸形的CT、MRI、MRA、DSA等影像学表现,重点分析低场MRI、MRA对脑内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脑动静脉畸形20例,以手术病理或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影像成像技术本身的特点,分别比较CT与MRI,MRA与DSA在诊断cAVM中的优缺点,从而总结出低场MRI、MRA对cAVM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表现呈团片状、蜂窝状、结节状或条索状;MRI呈葡萄状、蚯蚓状或乱线团样无信号流空血管影;CT发现钙化及超早期出血较MRI敏感,MRI对血肿的分期及继发改变更为敏感;MRA、DSA可直接显示扭曲血管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MRA分辨率不及DSA,DSA对动静脉畸形内部结构的显示不及CTA、MRA.结论 不同的影像手段对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各具价值,结合不同的影像方法完全可以达到定性诊断的目的 ,MRI及MRA对于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爱华;毛一朴;郭春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型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的手术,它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日短、并发症少等优点[1].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需3~4 个小切口,并且操作繁杂,手术时间较长而影响其推广[2].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对3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麦氏切口免气腹单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术式具有不干扰腹腔器官,减轻肌肉损伤,病人术后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对6例肾癌患者实行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清兰;雷春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局麻下微创治疗外伤性亚急性颅内血肿43例

    我院于2000年3月至2007年5月采用微创疗法治疗外伤性亚急性颅内血肿43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18~65 岁,平均42.3岁.外伤原因:车祸伤21例,打击伤10例,坠落伤12例.

    作者:魏风;陈俭;姚洁民;卢科;朱晟;谢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癌的微创治疗进展

    中晚期肝癌病人虽可手术切除肿瘤,但因全身状况、肝功能、肿瘤部位和肿瘤大小等多种原因而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仍占很大比例,对这些病人采取微创治疗,如乙醇消融术、化学栓塞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激光消融术、冷冻消融术等,仍可取得较好疗效.现复习近年文献,将上述微创治疗概述如下.

    作者:李修蕃;梁安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

    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术中输尿管镜从尿道外口进入膀胱,然后经膀胱进入输尿管,甚至进入肾盂,要求麻醉平面在T5~S4范围,麻醉完善,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1].一点法硬膜外连续麻醉无法满足手术需要的麻醉平面.为此我们对此类手术常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梁治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小儿拇手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足趾移植再造小儿拇手指缺损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8例拇手指缺损患者行第2足趾或第2、3足趾移植术,其中拇指再造12例,示指再造4例,示、中指同时再造2例.结果 18例移植足趾全部成活,经过1年2个月至7年的随访,移植足趾再造的拇手指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足趾移植再造小儿拇手指缺损安全可靠,临床效果好.

    作者:江建中;谭海涛;陆俭军;覃天金;杨克勤;韦平欧;谢兆林;唐耀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SEPS术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18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行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肢18例,行SEPS术后,常规作浅静脉点状剥脱及选择性行大隐静脉结扎抽剥术.结果 曲张静脉团块消失,下肢静脉血淤滞得到解决,色素沉着减轻,溃疡愈合,随访11~21 个月无复发;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缝合创口减少.结论 SEPS术适合个体化微创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李文静;胡世荣;姚红;赵雄;廖祥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在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时,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了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术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我们在术前应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莲花;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治疗晚期食管癌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在治疗晚期食管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行狭窄扩张术后,在内镜直视下置放金属支架,观察其对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置放支架,吞咽困难等症状均得到缓解,主要并发症是支架置放术后短期内轻度疼痛.结论 金属支架置放能明显地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食管梗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贾秋红;刘福建;韦爱昌;关航;廖远庄;陆兆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体会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方法是结扎、切断和剥脱大隐静脉及其分支,但手术创伤大、对曲张静脉团及肢体远端曲张的细小静脉处理困难,术后肢体加压包扎时间长,复发率高.我院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开展了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EVLT)手术13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逆行插管造影和IVU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

    目的 观察逆行插管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IVU)联合定位碎石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逆行插管造影和IVU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76例,观察一次性碎石成功率、1个月内结石排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73例(96.1%),二次成功2例(2.6%),失败1例(1.3%),1个月内结石排净率为98.7%,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逆行插管造影和IVU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定位简便,易掌握和安全,碎石成功率高,尤其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向华;覃斌;董彤;李强辉;廖祖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