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体会

刘晓琴

关键词: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曲张, 周围血管疾病, 手术护理配合, 肢体远端, 细小静脉, 手术创伤, 曲张静脉, 疗效满意, 加压包扎, 复发率, 单纯性, 术后, 结扎, 方法, 处理
摘要: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方法是结扎、切断和剥脱大隐静脉及其分支,但手术创伤大、对曲张静脉团及肢体远端曲张的细小静脉处理困难,术后肢体加压包扎时间长,复发率高.我院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开展了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EVLT)手术13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微创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监护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膝关节镜下经皮复位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0例,先用手法挤压髌骨或经皮钻入克氏针撬拨协助复位,大布巾钳抓持或克氏针临时固定,膝关节镜下观察或C臂X机透视髌骨复位情况,并做适当调整,在进钉处做小切口,钻孔、测深、攻丝,平行打入两枚钛螺丝钉或可吸收螺丝钉.结果 术后随访9~13 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根据胥少汀评分法,优22例(73.33%)、良7例(23.33%)、可1例(3.33%).结论 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副损伤少、复位确切、关节活动早、功能恢复快、治疗经费少,而且还可同时治疗膝关节内其它合并损伤.

    作者:王玮;金先跃;庄小强;白宇;莫忠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

    当高处坠地或车祸足踏板撞击时,足与踝同时背屈,胫骨下端前缘与距骨颈之间产生对冲作用力,距骨颈发生垂直方向之骨折,且常常合并距骨体脱位.由于距骨位置及血供特点,骨折后不仅影响踝关节功能,并且因血供障碍而极易产生缺血坏死.我院自2003年9月以来,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晖;罗世东;黄健林;张伟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

    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术中输尿管镜从尿道外口进入膀胱,然后经膀胱进入输尿管,甚至进入肾盂,要求麻醉平面在T5~S4范围,麻醉完善,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1].一点法硬膜外连续麻醉无法满足手术需要的麻醉平面.为此我们对此类手术常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梁治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下肢静脉曲张无创检查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下肢静脉曲张症(LEVE)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是多种下肢静脉疾病所共有的临床症状[1].因此,寻找LEVE的病因,对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术后复发率显得尤其重要.下肢静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2],但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伴有穿刺部位血肿、远端血管栓塞、下肢缺血加重等并发症,对碘过敏试验阳性患者、孕妇、肾功能损害及行动不便者无法进行.

    作者:苏芬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角膜穿通伤显微手术的护理体会

    角膜穿通伤为眼球穿通伤中较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眼病,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开展和普及,大大提高了角膜穿通伤的手术质量[1],尤其是加强术前及术后的精心护理,使手术效果得以明显提高.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角膜穿通伤169例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ST段早期回落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PCI)影响心电图ST段早期回落的相关因素.方法 测量并计算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1 h梗死相关导联大ST段抬高幅度.按术后1 h内ST段回落幅度分为A组(ST段回落≥50%)、B组(ST段下降<50%),对比分析两组相关临床特征与ST段回落幅度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在糖尿病、梗死前反复心绞痛症状、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心肌梗死面积积分、Killips心功能分级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梗死前反复心绞痛症状、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心肌梗死面积积分、Killips心功能分级可能是影响AM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蒙秋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门静脉气体的临床分析

    门静脉内出现气体往往被视为一种预后不良的征象,代表着较高的疾病死亡率.但引起门静脉内气体的原因有多种,疾病的预后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本文旨在分析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后门静脉、瘤内以及瘤周气体的表现及产生原因,以进一步明确该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迎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鼻窦囊肿切除术39例临床分析

    鼻窦囊肿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式采取鼻外或鼻内径路,患者创伤较大,还会留下面部瘢痕,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开展,使鼻窦囊肿的治疗创伤小、安全.我科1996年至2006收治的39例鼻窦囊肿患者,均经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韦孟灵;李玲波;陈焕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71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官颈糜烂程度、病理类型对71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分类,聚焦超声治疗后2个月内随访,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轻度糜烂总有效率为100%,而治愈率则与糜烂程度、病理类型显著相关(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聚焦超声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慢性宫颈炎,且术后恢复快,无继发感染及瘢痕形成等,尤其适用于未生育的慢性宫颈炎患者.

    作者:李惠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用超声引导对54位肾结石患者进行MPCNL治疗的情况.结果 54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路,52例行一期碎石术,2例行二期碎石术,其中单通道取石50例(92.6%),双通道取石4例(7.4%),平均结石清除率90.7%.手术时间50~210 min,平均110 min,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永兵;吴保安;宋体松;张成辉;葛玉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气管插管全麻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气管插管全麻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常规气管插管全麻,机械通气;Ⅱ组使用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5 min、气腹后10 min、放气后5min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清醒后的不适主诉和术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气腹后5 min、10 min,Ⅱ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与术前相比Ⅱ组气腹后10 min血压(BP)明显较术前低(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作者:阮浩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烫疗配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常见病,烫疗和关节内注射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我们将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91例膝OA患者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欧兆强;欧阳建江;朱永林;钟伟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的护理体会

    体外震波碎石术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的一种非手术疗法,对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具有安全、高效、痛苦小、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1].体外震波碎石术过程平稳,无须特殊护理.我院于2002年12月至2006年5月采用该方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28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小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静脉无痛人流围麻醉手术期的护理

    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短,是较易操作的门诊手术.传统的人工流产术是无麻醉或仅在宫颈口注入1%~2%利多卡因3~5 mL进行表面麻醉,后者只能稍微减轻患者在扩宫过程中的疼痛[1].

    作者:宁加娟;叶风青;黄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患者舒适度和焦虑情绪影响的对比

    目的 比较桡动脉和股动脉不同入径行冠脉造影术对患者舒适度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患者分为两组(经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舒适度、焦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造影成功率、血管痉挛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腰酸背痛、烦躁失眠、排便方式改变等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术前两组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桡动脉组比股动脉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能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术后焦虑水平.

    作者:邱小芩;金献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体会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方法是结扎、切断和剥脱大隐静脉及其分支,但手术创伤大、对曲张静脉团及肢体远端曲张的细小静脉处理困难,术后肢体加压包扎时间长,复发率高.我院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开展了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EVLT)手术13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食道癌根治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护理对策

    食道吻合口瘘是食道癌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高达40%~70%[1].术后胃液储留致吻合口张力加大是其诱发原因之一.因此术后加强胃管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然而临床上因各种原因发生非计划性拔除胃管,因此,须对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分析,探讨预防食道癌根治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有效对策.

    作者:刘小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

    微创外科与基因生物工程、器官移植并称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三大主流.微创手术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切口手术,而且强调在获得常规外科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精确的定位,减少手术对人体组织的创伤和生理功能的干扰,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促使病人术后早期康复和恢复功能.

    作者:李远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小儿拇手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足趾移植再造小儿拇手指缺损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8例拇手指缺损患者行第2足趾或第2、3足趾移植术,其中拇指再造12例,示指再造4例,示、中指同时再造2例.结果 18例移植足趾全部成活,经过1年2个月至7年的随访,移植足趾再造的拇手指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足趾移植再造小儿拇手指缺损安全可靠,临床效果好.

    作者:江建中;谭海涛;陆俭军;覃天金;杨克勤;韦平欧;谢兆林;唐耀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目的 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观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冠脉介入及IABP治疗后,23例主动脉内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分别由术前(33.86±3.14)mmHg和(47.14±5.17)mmHg,上升至术后(106.13±10.62)mmHg和(87.13±9.25)mmHg(P<0.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贵新;何劲松;莫云秋;黄绍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