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

李远文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小切口手术, 早期康复, 医学发展, 微创外科, 微创手术, 手术效果, 手术创伤, 生物工程, 生理功能, 人体组织, 器官移植, 恢复功能, 并发症, 术后, 基因, 干扰, 定位, 病人
摘要:微创外科与基因生物工程、器官移植并称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三大主流.微创手术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切口手术,而且强调在获得常规外科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精确的定位,减少手术对人体组织的创伤和生理功能的干扰,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促使病人术后早期康复和恢复功能.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术式具有不干扰腹腔器官,减轻肌肉损伤,病人术后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对6例肾癌患者实行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清兰;雷春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小儿斜疝的手术配合

    小儿斜疝气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具有组织损伤少、功能恢复快、腹部皮肤美观等优点,还同时具备利用高清晰电视图像系统可以检查到双侧的特点,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青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共完成小儿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手术11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何振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

    人工流产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在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时,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了解除受术者恐惧心理,减轻术中疼痛,减少人工流产术中引起的综合反应.我们在术前应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莲花;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高龄高危大腺瘤前列腺增生症27例报告

    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9例,其中电切80 g以上前列腺增生症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开展B超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的护理配合

    肾组织学活检广泛用于肾炎和肾病的诊断、病理分型等,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肾脏疾病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意义[1].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对49例患者行肾活检术,现将我们的经验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防止血栓形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一种经周围动脉(如桡动脉、足背动脉及股动脉)插入导管,通过换能器使电生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讯号并形成图像反映到荧屏上,供临床监测动脉血压的技术[1],它可以反映动脉压的动态变化,特别是低心排出量时经外周测量血压测不到,有创动脉测压则可以直接测量到动脉血压并可反映平均动脉压值;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避免无创测压时由于各种因素(如袖带的长短、宽度、位置等)所导致的血压测量数据不准确,避免无创测压的不连续性和因长时间袖带捆绑造成的肢端肿胀;同时经动脉置管也是采取动脉血标本的理想途径,避免了反复穿刺操作,既减少病人痛苦,又可及时而迅速取得标本并进行化验检测,以作为指导治疗和评价药物疗效的依据.

    作者:吴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治疗晚期食管癌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在治疗晚期食管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行狭窄扩张术后,在内镜直视下置放金属支架,观察其对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置放支架,吞咽困难等症状均得到缓解,主要并发症是支架置放术后短期内轻度疼痛.结论 金属支架置放能明显地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食管梗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贾秋红;刘福建;韦爱昌;关航;廖远庄;陆兆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低场MR扫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附2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脑内动静脉畸形的CT、MRI、MRA、DSA等影像学表现,重点分析低场MRI、MRA对脑内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脑动静脉畸形20例,以手术病理或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影像成像技术本身的特点,分别比较CT与MRI,MRA与DSA在诊断cAVM中的优缺点,从而总结出低场MRI、MRA对cAVM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表现呈团片状、蜂窝状、结节状或条索状;MRI呈葡萄状、蚯蚓状或乱线团样无信号流空血管影;CT发现钙化及超早期出血较MRI敏感,MRI对血肿的分期及继发改变更为敏感;MRA、DSA可直接显示扭曲血管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MRA分辨率不及DSA,DSA对动静脉畸形内部结构的显示不及CTA、MRA.结论 不同的影像手段对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各具价值,结合不同的影像方法完全可以达到定性诊断的目的 ,MRI及MRA对于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爱华;毛一朴;郭春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56例脑室出血的临床治疗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脑室出血患者56例,经行侧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方华;李齐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型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性的手术,它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日短、并发症少等优点[1].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需3~4 个小切口,并且操作繁杂,手术时间较长而影响其推广[2].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对3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麦氏切口免气腹单孔法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71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官颈糜烂程度、病理类型对71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分类,聚焦超声治疗后2个月内随访,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轻度糜烂总有效率为100%,而治愈率则与糜烂程度、病理类型显著相关(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聚焦超声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慢性宫颈炎,且术后恢复快,无继发感染及瘢痕形成等,尤其适用于未生育的慢性宫颈炎患者.

    作者:李惠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随着微创手术在普外科领域内的深入发展,探讨创伤小、手术质量高、美观的术式是普外科界的热门话题.现将2005年1月至今在我院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蓝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创鞘注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防治脑室系统积血之脑积水

    目的 探讨微创鞘内注射尿激酶及地塞米松对脑室系统出血及常见并发症脑积水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46例脑室积血患者予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入;用于预防时,以尿激酶5 000~20 000 U/次,同时予地塞米松2.5~5.0 mg,每日或隔1~2 日1次,至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为止;用于治疗时,以尿激酶10 000~20 000 U/次,地塞米松5.0 mg/次,行鞘内注入1次/2~3 d,直至脑室系统恢复正常.结果 在预防组鞘内注入上述药物后所有患者脑室系统通畅,近期无梗阻性脑积水,远期无交通性脑积水,亦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治疗组3例均恢复正常.结论 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室系统积血常见并发症脑积水,并无毒副作用.

    作者:莫万彬;杜贻庆;王文波;周晓坤;阳永东;唐乐剑;夏学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穿针和切开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好发于儿童,C臂X光透视下手法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已被证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1~3].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0~2006 年33例经皮穿针交叉固定和18例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树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致电切综合征的防治体会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与射频、微波、激光等治疗方法相比,具有适应证广、切除彻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持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由于术中需用非电解质溶液持续冲洗以保持术野清晰,常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颜耀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例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以C7~T1为穿刺点行高位硬膜外麻醉.结果 2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顺利完成,平均局麻药用量22 mL,术中无一例中转为全麻,术后恢复迅速,无咽痛、声嘶、痰多、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 高位硬膜外麻醉下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兴;李锋;陈凤坤;黄华;张福雏;范海鸥;谭宗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T引导下腹部病变穿刺活检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腹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18~22 G Bard Magnum穿刺针对腹部病变患者70例73个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其中肝脏病变27例,胰腺病变16例,肾脏病变5例,肾上腺病变3例,脾脏病变2例,腹腔肿物8例,腹膜后肿物7例,盆腔肿物2例.结果 70例73个病灶在CT引导下穿刺取材后均送病理检查,经手术证实及跟踪随访,活检阳性率97%(71/73),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5%(69/73).所有穿刺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是腹部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一种非血管性微创、安全而又准确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桂娥;白林;龙媛;黄德安;杨光;李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麦氏小切口阑尾切除术452例体会

    目的 探讨以小切口作阑尾切除术的优点、手术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对452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手术要点、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以微小切口完成手术412例,成功率91.2%;本组均治愈,小切口手术者平均住院3.5 d.结论 本术式切口小,损伤轻,手术疤痕小且美观,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不需特殊器械,经济节省,加快病床周转,对已有阑尾手术基础的普外医师来说,值得选择及推广运用.

    作者:谢桂生;韦涌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局麻下微创治疗外伤性亚急性颅内血肿43例

    我院于2000年3月至2007年5月采用微创疗法治疗外伤性亚急性颅内血肿43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18~65 岁,平均42.3岁.外伤原因:车祸伤21例,打击伤10例,坠落伤12例.

    作者:魏风;陈俭;姚洁民;卢科;朱晟;谢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目的 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观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冠脉介入及IABP治疗后,23例主动脉内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分别由术前(33.86±3.14)mmHg和(47.14±5.17)mmHg,上升至术后(106.13±10.62)mmHg和(87.13±9.25)mmHg(P<0.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贵新;何劲松;莫云秋;黄绍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