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贵新;何劲松;莫云秋;黄绍湘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手术操作的改进.方法 使用后路椎间盘镜,通过术前定位、切口选择、扩大侧隐窝和有效止血等手术方法的改进治疗185例209个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为55 min.术中出血50~300 mL,平均为90 mL.本组术中无改开放手术病例.随访10~22 个月,优良率达97.4%.结论 通过术前准确定位,恰当的手术切口,有效的侧隐窝扩大,确保神经根充分松解,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疗效满意.
作者:周先明;陈锋;廖康兴;邹冬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器械闭合束带松解术微创治疗臀肌挛缩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关节镜器械闭合束带松解术治疗36例臀肌挛缩症患者.结果 36例患者治疗后经随访2~36 个月,疗效评定全优.结论 关节镜器械闭合束带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佳、并发症少、经济、美观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适用于轻、中、重度病例.
作者:汤长华;王亮;朱冬承;凌梓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1999年12月至2006年4月共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56例,术后出现下尿路梗阻36例,现对各种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斌;黄向华;董彤;李强辉;李长赞;韦钢山;季汉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和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临床价值的肯定,这一技术在各大医院得以广泛开展[1].随着技术的成熟,设备的更新,各种导管工艺的不断改进,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术后勿需体位限制、不影响患者活动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者:林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我们对16例先天性膈疝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舸;覃洪斌;潘毓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常见病,烫疗和关节内注射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我们将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91例膝OA患者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欧兆强;欧阳建江;朱永林;钟伟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段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对二级预防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30例复发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分析复发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段血管病变特点.结果 DSA检查发现血管异常率为100%,颅内分支血管病变24例占80.0%,颅外段血管异常9例占30.0%,血管畸型及先天发育异常5例(16.7%).结论 本组复发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50岁,颅内段脑血管病变普遍及严重,而颅外段血管病变程度相对较轻且少,DSA在明确中青年患者病因及干预措施的选择上有重要价值.
作者:覃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角膜穿通伤为眼球穿通伤中较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眼病,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开展和普及,大大提高了角膜穿通伤的手术质量[1],尤其是加强术前及术后的精心护理,使手术效果得以明显提高.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角膜穿通伤169例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风湿性二尖瓣病变67例患者随机分为全电视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腔镜组)32例、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传统组)35例;腔镜组切口选择在胸骨右缘3或4肋间(第三孔:主要操作孔)、右腋中线3肋间(第一孔:辅助操作孔)和右腋前线6或7肋间(第二孔:胸腔镜孔),以及腹股沟处切口作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而传统组采取在全麻醉体外循环下行胸部正中切口,并以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行二尖瓣替换.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腔镜组体外循环时间、升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与传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腔镜组胸液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都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腔镜组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32例出院时复查心脏超声示瓣膜位置、活动良好,无瓣周漏,心功能(NYHA)Ⅱ级32例.结论 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美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正隆;凌毅;钟齐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脑室出血患者56例,经行侧脑室外引流并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方华;李齐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作为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胸腔积液可由多种良、恶性疾病引起,明确病因对进一步治疗至关重要.虽然目前临床诊断方法多种多样,但仍有部分病例无法确诊,而电视胸腔镜的应用为其病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作者:窦云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门静脉内出现气体往往被视为一种预后不良的征象,代表着较高的疾病死亡率.但引起门静脉内气体的原因有多种,疾病的预后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本文旨在分析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后门静脉、瘤内以及瘤周气体的表现及产生原因,以进一步明确该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赵迎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方法是结扎、切断和剥脱大隐静脉及其分支,但手术创伤大、对曲张静脉团及肢体远端曲张的细小静脉处理困难,术后肢体加压包扎时间长,复发率高.我院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开展了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EVLT)手术13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对210例中青年患者行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0例患者中男性129例,女性81例,年龄大59岁,小23岁.
作者:梁正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观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冠脉介入及IABP治疗后,23例主动脉内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分别由术前(33.86±3.14)mmHg和(47.14±5.17)mmHg,上升至术后(106.13±10.62)mmHg和(87.13±9.25)mmHg(P<0.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何贵新;何劲松;莫云秋;黄绍湘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院2005、2006年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共10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炜;李福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超声引导下早/中孕期多胎妊娠减胎术(MFPR)的临床经验及手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经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的12例多胎妊娠患者行阴道或腹部B超引导下减胎术.结果 早孕期行多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术8例,手术方式为B超引导下经阴道负压吸胚术,手术孕周为(7.13±0.35)周,共减灭9个胚胎,消减每个胚胎时间平均为(4.00±1.51)min,7例已分娩,其中4例早产,共14个新生儿,分娩孕周(36.43±2.64)周,出生体重为(2.05±0.46)kg.1例孕5月余时合并羊水过多流产.中孕期多胎妊娠减胎术4例,手术方式为B超引导下经腹部穿刺胎心区注射氯化钾,手术孕周为(12.75±0.96)周,共减灭5个胎儿,消减每个胎儿时间平均为(13.63±4.92)min,3例已分娩,其中1例早产,共6个新生儿,分娩孕周(37.67±1.53)周,出生体重为(2.45±0.37)kg,1例现孕6月余继续妊娠中,产检无异常.孕早期减胎与孕中期减胎两组相比,消减每个胚胎/胎儿时间(P=0.027)、穿刺次数(P=0.03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娩孕周(P=0.478)和出生体重(P=0.07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孕早期阴道B超引导和孕中期腹部B超引导下减胎术均为改善多胎妊娠结局的有效方法,但孕早期经阴道减胎更加简便、省时省力,并发症少,在感情及伦理方面,可能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李柳铭;李慕军;袁华;吴惠梅;马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微创手术在普外科领域内的深入发展,探讨创伤小、手术质量高、美观的术式是普外科界的热门话题.现将2005年1月至今在我院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蓝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3例,经腰池引流和尼莫地平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镍钛合金网状覆膜或无覆膜支架23例,其中食管癌性狭窄19例、吻合口良性狭窄3例、自发性食管穿孔1例;使用可取性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10例,其中食管癌性狭窄5例、吻合口良性狭窄4例、自发性食管穿孔1例;观察放置支架1个月以上支架内及其两端黏膜增生情况和支架可取出性.结果 镍钛合金网状支架组均有肿瘤或黏膜向支架两端及腔内生长,其中2例良性狭窄和1例自发性食管穿孔者之增生黏膜几乎全部覆盖支架并形成重度狭窄;4例良性病变患者均未能再取出支架.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置入的5例食管癌性狭窄病人中只有2例发生支架两端肿瘤增生性狭窄,行氩气刀治疗后再通,支架内无肿瘤组织长入;5例良性狭窄病人,支架两端均无明显黏膜增生并可取出.结论 镍钛合金支架价格低,滑移率低,可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生物相容性好,可取出,适用于食管的良、恶性狭窄及瘘或穿孔者.
作者:贾欣永;郭荣;吕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