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0例中青年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

梁正林

关键词:中青年患者, 电子结肠镜检查, 纤维结肠镜, 资料, 女性, 年龄, 男性, 方法, 报告
摘要: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对210例中青年患者行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0例患者中男性129例,女性81例,年龄大59岁,小23岁.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部肌肉分离切口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体会

    目的 介绍使用腰部肌肉分离切口的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体会.方法 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经腰部切口,长约5~8 cm,皮肤切开后,用小S拉钩将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腰背筋膜和背阔肌牵拉开,在腰大肌的前方找到输尿管与结石,取出结石后放置双-J导管.结果 26例均能顺利完成取石,残石率为0,同时处理输尿管息肉2例,输尿管狭窄1例.结论 腰部肌肉分离切口具有切口小、损伤轻、病人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和同时能处理病变输尿管等优点.

    作者:何壮;许宏贤;周师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

    作为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胸腔积液可由多种良、恶性疾病引起,明确病因对进一步治疗至关重要.虽然目前临床诊断方法多种多样,但仍有部分病例无法确诊,而电视胸腔镜的应用为其病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作者:窦云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带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是血管外科为凶险的疾病,发病24 h内死亡率40%,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1].

    作者:何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腰池引流和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体会

    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3例,经腰池引流和尼莫地平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对高血压病人呼吸循环的影响及处理

    我院自1993年8月开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至今已进行5 000余例.本文对其中68例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就二氧化碳气腹后对其呼吸、循环的影响及处理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陈录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

    当高处坠地或车祸足踏板撞击时,足与踝同时背屈,胫骨下端前缘与距骨颈之间产生对冲作用力,距骨颈发生垂直方向之骨折,且常常合并距骨体脱位.由于距骨位置及血供特点,骨折后不仅影响踝关节功能,并且因血供障碍而极易产生缺血坏死.我院自2003年9月以来,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晖;罗世东;黄健林;张伟中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致电切综合征的防治体会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与射频、微波、激光等治疗方法相比,具有适应证广、切除彻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持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由于术中需用非电解质溶液持续冲洗以保持术野清晰,常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颜耀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108例的体会

    我院2005、2006年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共10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炜;李福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风湿性二尖瓣病变67例患者随机分为全电视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腔镜组)32例、传统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传统组)35例;腔镜组切口选择在胸骨右缘3或4肋间(第三孔:主要操作孔)、右腋中线3肋间(第一孔:辅助操作孔)和右腋前线6或7肋间(第二孔:胸腔镜孔),以及腹股沟处切口作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冷血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而传统组采取在全麻醉体外循环下行胸部正中切口,并以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行二尖瓣替换.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腔镜组体外循环时间、升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与传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腔镜组胸液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都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腔镜组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32例出院时复查心脏超声示瓣膜位置、活动良好,无瓣周漏,心功能(NYHA)Ⅱ级32例.结论 全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美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正隆;凌毅;钟齐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两种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患者舒适度和焦虑情绪影响的对比

    目的 比较桡动脉和股动脉不同入径行冠脉造影术对患者舒适度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患者分为两组(经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舒适度、焦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造影成功率、血管痉挛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腰酸背痛、烦躁失眠、排便方式改变等均低于股动脉组(P<0.05);术前两组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桡动脉组比股动脉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能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术后焦虑水平.

    作者:邱小芩;金献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椎弓根微创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应用现状

    胸腰椎骨折发生率约占脊椎骨折的50%[1],由于脊柱的解剖部位深在、结构复杂,所以大多数脊柱外科的手术创伤较大,风险也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优缺点,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物力学稳定,减压复位、固定,缓解症状,尽量减少创伤,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文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诊治急腹症1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腹症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 对112例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腹腔镜手术实施率、治愈率、诊断明确率、中转手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术后止痛剂应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与传统急腹症开腹手术作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实施率96.4%,术中诊断正确率100%,治愈率100%,中转开腹率3.6%;术后应用止痛剂应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均比传统开腹手术明显降低或缩短(P均<0.01).结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比开腹手术更具优越性,具有诊断正确率高、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中探查范围广等优点,可在不考虑后腹腔及深层组织器官病变的急腹症中作为常规探查手术.

    作者:廖章元;赵旁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微创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随着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了解的不断深入,乳腺外科已经从局部解剖学为基础追求手术彻底性的根治性手术,向全身生物学改变为指导理论的防治方向发展.

    作者:刘剑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创鞘注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防治脑室系统积血之脑积水

    目的 探讨微创鞘内注射尿激酶及地塞米松对脑室系统出血及常见并发症脑积水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46例脑室积血患者予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入;用于预防时,以尿激酶5 000~20 000 U/次,同时予地塞米松2.5~5.0 mg,每日或隔1~2 日1次,至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为止;用于治疗时,以尿激酶10 000~20 000 U/次,地塞米松5.0 mg/次,行鞘内注入1次/2~3 d,直至脑室系统恢复正常.结果 在预防组鞘内注入上述药物后所有患者脑室系统通畅,近期无梗阻性脑积水,远期无交通性脑积水,亦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治疗组3例均恢复正常.结论 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室系统积血常见并发症脑积水,并无毒副作用.

    作者:莫万彬;杜贻庆;王文波;周晓坤;阳永东;唐乐剑;夏学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治疗晚期食管癌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在治疗晚期食管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行狭窄扩张术后,在内镜直视下置放金属支架,观察其对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置放支架,吞咽困难等症状均得到缓解,主要并发症是支架置放术后短期内轻度疼痛.结论 金属支架置放能明显地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食管梗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贾秋红;刘福建;韦爱昌;关航;廖远庄;陆兆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RI定位方法对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影响价值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时MRI定位的佳成像序列,评价定位技术对疗效的影响价值.方法 两组共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A组30例采用常规法定位,头架基础环平听眦线,SE序列2~3 mm薄扫;B组30例采用改良3D TOF法定位,头架基础环平行于听眦线向前开放15°夹角所形成的直线为扫描基准线,3D TOF序列扫描.输入图像资料进行定位规划后,以三叉神经根为靶点进行伽玛刀治疗.随访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期疗效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远期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改良3D-TOF定位法能完全清晰的显示三叉神经根,有利于伽玛刀的准确定位,对避免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用定位法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铁军;郭睿;马文生;邓奎品;郭光程;陈坦;李继辉;韦立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高龄高危大腺瘤前列腺增生症27例报告

    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9例,其中电切80 g以上前列腺增生症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71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官颈糜烂程度、病理类型对71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分类,聚焦超声治疗后2个月内随访,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轻度糜烂总有效率为100%,而治愈率则与糜烂程度、病理类型显著相关(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聚焦超声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慢性宫颈炎,且术后恢复快,无继发感染及瘢痕形成等,尤其适用于未生育的慢性宫颈炎患者.

    作者:李惠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122例

    慢性鼻窦炎是儿童多发病、常见病.Diamen[1]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50%患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已成为鼻窦炎发生的基础病之一.我科在2000年元月至2006年元月共收治122例伴腺样体肥大的慢性鼻窦炎儿童患者,并进行腺样体切除术,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韦善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例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以C7~T1为穿刺点行高位硬膜外麻醉.结果 2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顺利完成,平均局麻药用量22 mL,术中无一例中转为全麻,术后恢复迅速,无咽痛、声嘶、痰多、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 高位硬膜外麻醉下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兴;李锋;陈凤坤;黄华;张福雏;范海鸥;谭宗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