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

何晖;罗世东;黄健林;张伟中

关键词:经皮撬拨复位,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治疗, 距骨颈骨折, 现报告如下, 血供障碍, 血供特点, 缺血坏死, 疗效满意, 胫骨下端, 关节功能, 垂直方向, 作用力, 骨折后, 撞击, 位置, 脱位, 踏板, 对冲, 车祸
摘要:当高处坠地或车祸足踏板撞击时,足与踝同时背屈,胫骨下端前缘与距骨颈之间产生对冲作用力,距骨颈发生垂直方向之骨折,且常常合并距骨体脱位.由于距骨位置及血供特点,骨折后不仅影响踝关节功能,并且因血供障碍而极易产生缺血坏死.我院自2003年9月以来,采用经皮撬拨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插管全麻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气管插管全麻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麻组(Ⅰ组)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常规气管插管全麻,机械通气;Ⅱ组使用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5 min、气腹后10 min、放气后5min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清醒后的不适主诉和术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气腹后5 min、10 min,Ⅱ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与术前相比Ⅱ组气腹后10 min血压(BP)明显较术前低(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更适合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尤其在防止低血压,控制患者二氧化碳蓄积方面明显优于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

    作者:阮浩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用超声引导对54位肾结石患者进行MPCNL治疗的情况.结果 54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路,52例行一期碎石术,2例行二期碎石术,其中单通道取石50例(92.6%),双通道取石4例(7.4%),平均结石清除率90.7%.手术时间50~210 min,平均110 min,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永兵;吴保安;宋体松;张成辉;葛玉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治疗晚期食管癌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金属支架置放术在治疗晚期食管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行狭窄扩张术后,在内镜直视下置放金属支架,观察其对食管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置放支架,吞咽困难等症状均得到缓解,主要并发症是支架置放术后短期内轻度疼痛.结论 金属支架置放能明显地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食管梗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贾秋红;刘福建;韦爱昌;关航;廖远庄;陆兆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椎弓根微创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应用现状

    胸腰椎骨折发生率约占脊椎骨折的50%[1],由于脊柱的解剖部位深在、结构复杂,所以大多数脊柱外科的手术创伤较大,风险也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且各有优缺点,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物力学稳定,减压复位、固定,缓解症状,尽量减少创伤,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文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下肢静脉曲张无创检查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下肢静脉曲张症(LEVE)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是多种下肢静脉疾病所共有的临床症状[1].因此,寻找LEVE的病因,对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术后复发率显得尤其重要.下肢静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2],但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伴有穿刺部位血肿、远端血管栓塞、下肢缺血加重等并发症,对碘过敏试验阳性患者、孕妇、肾功能损害及行动不便者无法进行.

    作者:苏芬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因素及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中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因素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情况,指导临床防治.方法 对中青年组(<55岁)32例和老年组(≥70岁)31例ACS病人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CAG)、PCI、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危险因素居首位的中青年组是吸烟(68.75%),老年组则为高血压史(74.19%).中青年组吸烟、饮酒、高LCL-C血症患者较老年组多,有高血压、冠心病史的患者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病变中青年组前降支累及多(81.25%),单支病变的比例较老年组(34.38% vs 16.13%)高,但闭塞性、弥漫性病变例数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青年组右冠状动脉病变达56.25%,多支病变(21.88%)较老年组(80.65%、48.39%)少,直接PCI的例数(31.25% vs 9.68%)多,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中青年ACS的主要危险因素与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吸烟居首位;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已与老年ACS患者差别不大,直接PCI安全且效果好.

    作者:陆建建;赵献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支架选择对食管良恶性狭窄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类型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镍钛合金网状覆膜或无覆膜支架23例,其中食管癌性狭窄19例、吻合口良性狭窄3例、自发性食管穿孔1例;使用可取性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10例,其中食管癌性狭窄5例、吻合口良性狭窄4例、自发性食管穿孔1例;观察放置支架1个月以上支架内及其两端黏膜增生情况和支架可取出性.结果 镍钛合金网状支架组均有肿瘤或黏膜向支架两端及腔内生长,其中2例良性狭窄和1例自发性食管穿孔者之增生黏膜几乎全部覆盖支架并形成重度狭窄;4例良性病变患者均未能再取出支架.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置入的5例食管癌性狭窄病人中只有2例发生支架两端肿瘤增生性狭窄,行氩气刀治疗后再通,支架内无肿瘤组织长入;5例良性狭窄病人,支架两端均无明显黏膜增生并可取出.结论 镍钛合金支架价格低,滑移率低,可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全被覆膜金属内支架生物相容性好,可取出,适用于食管的良、恶性狭窄及瘘或穿孔者.

    作者:贾欣永;郭荣;吕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近年来,妇科腹腔镜手术发展迅速,现已逐渐成为许多妇科良性疾病如良性肿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首选的手术方式.在妇科恶性肿瘤如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中的应用亦逐渐开展,使腹腔镜在妇科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作者:方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和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临床价值的肯定,这一技术在各大医院得以广泛开展[1].随着技术的成熟,设备的更新,各种导管工艺的不断改进,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术后勿需体位限制、不影响患者活动等优点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者:林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焦虑心理干预对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微波治疗的影响

    隆起糜烂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反复发作,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多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药物的刺激、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所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

    作者:宁康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研究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大部分需行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已成为常规,但存在着种种弊端.随着腹腔镜设备及操作的不断成熟,加之有关基础及临床研究的开展[1],国内外有报道对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不置T管引流而作一期缝合术,其较开腹手术有明显的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无发生T管相关并发症之虑,获得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优越性等做一综述.

    作者:陈景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烫疗配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常见病,烫疗和关节内注射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我们将2005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91例膝OA患者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欧兆强;欧阳建江;朱永林;钟伟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胸骨下段小切口与传统胸部正中切口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对比研究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成熟、手术安全性的提高以及对减小手术创伤和术后美观问题的重视,先天性心脏病的房、室间隔缺损修补常规手术方法受到了挑战.

    作者:方海宁;谭伟;吴锋耀;罗又桥;曹辉庆;李树松;许乃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乳腺癌微创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随着乳腺癌诊断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了解的不断深入,乳腺外科已经从局部解剖学为基础追求手术彻底性的根治性手术,向全身生物学改变为指导理论的防治方向发展.

    作者:刘剑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微创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监护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膝关节镜下经皮复位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0例,先用手法挤压髌骨或经皮钻入克氏针撬拨协助复位,大布巾钳抓持或克氏针临时固定,膝关节镜下观察或C臂X机透视髌骨复位情况,并做适当调整,在进钉处做小切口,钻孔、测深、攻丝,平行打入两枚钛螺丝钉或可吸收螺丝钉.结果 术后随访9~13 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根据胥少汀评分法,优22例(73.33%)、良7例(23.33%)、可1例(3.33%).结论 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副损伤少、复位确切、关节活动早、功能恢复快、治疗经费少,而且还可同时治疗膝关节内其它合并损伤.

    作者:王玮;金先跃;庄小强;白宇;莫忠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多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超声引导下早/中孕期多胎妊娠减胎术(MFPR)的临床经验及手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经辅助生殖技术(ART)受孕的12例多胎妊娠患者行阴道或腹部B超引导下减胎术.结果 早孕期行多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术8例,手术方式为B超引导下经阴道负压吸胚术,手术孕周为(7.13±0.35)周,共减灭9个胚胎,消减每个胚胎时间平均为(4.00±1.51)min,7例已分娩,其中4例早产,共14个新生儿,分娩孕周(36.43±2.64)周,出生体重为(2.05±0.46)kg.1例孕5月余时合并羊水过多流产.中孕期多胎妊娠减胎术4例,手术方式为B超引导下经腹部穿刺胎心区注射氯化钾,手术孕周为(12.75±0.96)周,共减灭5个胎儿,消减每个胎儿时间平均为(13.63±4.92)min,3例已分娩,其中1例早产,共6个新生儿,分娩孕周(37.67±1.53)周,出生体重为(2.45±0.37)kg,1例现孕6月余继续妊娠中,产检无异常.孕早期减胎与孕中期减胎两组相比,消减每个胚胎/胎儿时间(P=0.027)、穿刺次数(P=0.03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分娩孕周(P=0.478)和出生体重(P=0.07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孕早期阴道B超引导和孕中期腹部B超引导下减胎术均为改善多胎妊娠结局的有效方法,但孕早期经阴道减胎更加简便、省时省力,并发症少,在感情及伦理方面,可能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李柳铭;李慕军;袁华;吴惠梅;马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穿刺囊内注射消痔灵治疗小儿甲状舌骨囊肿7例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变了部分外科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我院2004年7月至2007年5月对7例小儿甲状舌骨囊肿行经皮穿刺囊内注射消痔灵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庭澍;罗蓬;李利波;王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

    微创外科与基因生物工程、器官移植并称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三大主流.微创手术不仅仅只是一个小切口手术,而且强调在获得常规外科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精确的定位,减少手术对人体组织的创伤和生理功能的干扰,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促使病人术后早期康复和恢复功能.

    作者:李远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高龄高危大腺瘤前列腺增生症27例报告

    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9例,其中电切80 g以上前列腺增生症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的护理体会

    体外震波碎石术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的一种非手术疗法,对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具有安全、高效、痛苦小、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1].体外震波碎石术过程平稳,无须特殊护理.我院于2002年12月至2006年5月采用该方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28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小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