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门静脉气体的临床分析

赵迎喜

关键词:肝脏肿瘤, 射频消融术后, 门静脉内, 气体, 诊断和治疗, 疾病死亡率, 预后不良, 并发症
摘要:门静脉内出现气体往往被视为一种预后不良的征象,代表着较高的疾病死亡率.但引起门静脉内气体的原因有多种,疾病的预后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本文旨在分析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后门静脉、瘤内以及瘤周气体的表现及产生原因,以进一步明确该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内带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是血管外科为凶险的疾病,发病24 h内死亡率40%,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1].

    作者:何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配合体会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病,鼻泪管阻塞后产生以持续泪溢为特点的症状,以往眼科多以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来恢复泪道通畅功能[1],但该术式须切断内眦韧带及造成眼轮匝肌损伤,易遗留面部疤痕,手术操作复杂.我院在2002年至2005年3月,应用鼻内窥镜下银夹固定泪囊黏膜与鼻腔黏膜吻合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9例(42眼)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术方式简单,操作简便,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韦春婵;韦旭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逆行插管造影和IVU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

    目的 观察逆行插管造影和静脉尿路造影(IVU)联合定位碎石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逆行插管造影和IVU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76例,观察一次性碎石成功率、1个月内结石排净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73例(96.1%),二次成功2例(2.6%),失败1例(1.3%),1个月内结石排净率为98.7%,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逆行插管造影和IVU联合定位ESWL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定位简便,易掌握和安全,碎石成功率高,尤其适宜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向华;覃斌;董彤;李强辉;廖祖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型钛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护理

    下颌骨占据面下1/3、两侧面中1/3部分,体积大,位置突出[1].因其所处的位置及结构的特殊性,其损伤发生率占颌面损伤的70%,居首位.近年来我科采用微型钛板结合微创技术治疗下颌骨骨折32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爱凤;孙晋虎;莫苍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超与ERCP联合诊断胆道结石113例临床分析

    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本文对113例患者进行B超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评价B超与ERCP的诊断作用,为临床选择检查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勇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TURP术后下尿路梗阻常见原因分析及防治

    我院1999年12月至2006年4月共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56例,术后出现下尿路梗阻36例,现对各种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斌;黄向华;董彤;李强辉;李长赞;韦钢山;季汉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膜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术式具有不干扰腹腔器官,减轻肌肉损伤,病人术后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对6例肾癌患者实行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清兰;雷春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的护理体会

    体外震波碎石术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的一种非手术疗法,对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具有安全、高效、痛苦小、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1].体外震波碎石术过程平稳,无须特殊护理.我院于2002年12月至2006年5月采用该方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28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小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MRI定位方法对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影响价值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时MRI定位的佳成像序列,评价定位技术对疗效的影响价值.方法 两组共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A组30例采用常规法定位,头架基础环平听眦线,SE序列2~3 mm薄扫;B组30例采用改良3D TOF法定位,头架基础环平行于听眦线向前开放15°夹角所形成的直线为扫描基准线,3D TOF序列扫描.输入图像资料进行定位规划后,以三叉神经根为靶点进行伽玛刀治疗.随访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期疗效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远期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改良3D-TOF定位法能完全清晰的显示三叉神经根,有利于伽玛刀的准确定位,对避免并发症及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用定位法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铁军;郭睿;马文生;邓奎品;郭光程;陈坦;李继辉;韦立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在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例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以C7~T1为穿刺点行高位硬膜外麻醉.结果 2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顺利完成,平均局麻药用量22 mL,术中无一例中转为全麻,术后恢复迅速,无咽痛、声嘶、痰多、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 高位硬膜外麻醉下微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兴;李锋;陈凤坤;黄华;张福雏;范海鸥;谭宗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皮穿针和切开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好发于儿童,C臂X光透视下手法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已被证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1~3].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0~2006 年33例经皮穿针交叉固定和18例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树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先天性膈疝手术中的应用

    1998年6月至2005年6月,我们对16例先天性膈疝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舸;覃洪斌;潘毓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866例临床分析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传统的物理治疗后存在阴道分泌物增多、脱痂出血及宫颈疤痕形成等副作用.我院应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雪琴;胡肖玲;黄巧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内镜下热极治疗疣状胃炎33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4年3月起开始用热极治疗经胃镜诊断的疣状胃炎3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33例患者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32~56 岁.病变部位:胃窦部29例,胃窦部波及胃体4例,均为多发,计有101处病变.在形态学上均符合疣状胃炎的诊断[1].

    作者:罗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2例中央型肺癌CT早期转移征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央型肺癌CT早期纵隔转移情况.方法 对32例胸部X线仅呈现为支气管继发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患者用平扫、增强或螺旋CT进行纵隔淋巴结筛查.结果 有纵隔转移征12例21处,转移率37.5%,其中病变类型为管外型16处、管壁型2处、管内型3处;转移部位为上腔静脉与气管之间间隙7例、支气管分支部7例、肺门部5例、主动脉弓旁2例.转移征与病变类型和病变部位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X线呈现阻塞征的中央型肺癌,用CT对其进行肺癌转移的排查,可提高肺癌早期转移的确诊率.

    作者:李文强;李天资;罗维贵;马德智;李清锋;黄昌辉;黄德尤;吴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先天性心脏病微创矫治的临床实践(附21例报告)

    采用微创技术可以达到心脏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美观等目的.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采用微创技术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锋;何家贤;陈桂荣;黄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不明原因妇科急腹症诊治中的价值

    妇科急腹症包括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黄体破裂、急性盆腔炎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时存在困难.近年来,腹腔镜对外、妇科急腹症的诊治价值已得到公认[1,2].我院于2005年10月起开展妇科急腹症腹腔镜诊断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燕;黄涛;徐北兰;麦立鑫;郑清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肺结核介入治疗现状

    近年来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在全身化疗基础上配合局部介入治疗,是耐多药结核病、支气管内膜结核及大咯血、顽固性咯血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现将这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吕康言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下肢静脉曲张无创检查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下肢静脉曲张症(LEVE)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是多种下肢静脉疾病所共有的临床症状[1].因此,寻找LEVE的病因,对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术后复发率显得尤其重要.下肢静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2],但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可伴有穿刺部位血肿、远端血管栓塞、下肢缺血加重等并发症,对碘过敏试验阳性患者、孕妇、肾功能损害及行动不便者无法进行.

    作者:苏芬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鼻窦囊肿切除术39例临床分析

    鼻窦囊肿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式采取鼻外或鼻内径路,患者创伤较大,还会留下面部瘢痕,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开展,使鼻窦囊肿的治疗创伤小、安全.我科1996年至2006收治的39例鼻窦囊肿患者,均经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韦孟灵;李玲波;陈焕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