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大咯血病人中的应用

潘彩芳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术, 大咯血, 肺结核病人, 静脉通道, 现报告如下, 周围静脉, 血压下降, 失代偿, 重症, 休克, 抢救, 穿刺, 操作, 补液
摘要:大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重症之一,一旦发生大咯血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把握早期、快速、足量补液三个环节,尽快使休克得以纠正.因此,建立有效静脉通道是抢救大咯血成功的关键.以往常用周围静脉,虽然操作简单,快速,但失代偿后血压下降,静脉萎缩,而导致穿刺困难.我院2001年12月至2003年8月开展经颈中心静脉置管术,经11例的使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联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65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联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气化术(TUVP+TURP)治疗BPH患者165例.结果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疗效满意,术后随访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8.1分,无严重并发症,提高了高龄高危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联合电切术治疗BPH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易掌握、出血少、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

    作者:彭新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500例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体会

    人工流产术是妇科门诊常开展的手术之一.手术时产生的疼痛容易导致受术者出现恐惧心理,甚至发生人工流产反应综合征(RAA).为了减轻受术者术时疼痛程度和缓解其不良心理,防止RAAS发生,对受术者进行镇痛和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聂宜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拱墅区集贸市场熟肉制品卫生状况调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区个体摊贩熟肉制品经营户不断扩大.虽然街头食品业对活跃市场、方便群众、解决多余劳动力就业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业人员构成复杂,违法违章等诸多食品卫生管理问题却很严重.为了解我区集贸市场熟肉制品经营卫生状况,针对性地做好熟肉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食用安全.我们在今年6月对集贸市场熟肉制品进行了卫生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奚多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精神科院内感染的临床护理

    精神科患者因没有手术切口、侵入性操作少等易感染因素院内感染被忽视,以致造成并发症,威胁着患者生命.我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病人共566例,发生院内感染40例,经采取有效护理对策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金宁;黄瑞荣;陆晓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现状

    近几年来,射频消融治疗(RFA)肝癌已经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微创、安全、可重复性、对肝功能损害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就其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唐安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支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

    支原体感染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常见致病菌,在人泌尿生殖道中常可见到,在孕妇泌尿生殖道有较高的检出率[1],并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流产、早产、羊膜炎或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低体重儿、新生儿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我们对628例妊娠合并支原体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翠丽;刘洁冰;刘淑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辅助生殖技术中卵巢储备功能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不育妇女解决了生育问题,但是ART的疗效远未达到人们的期望值,许多因素影响ART的成功,如卵巢储备功能、卵巢反应性、卵子质量、免疫因素、子宫条件以及精子质量等等.其中卵巢储备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红玉;李柳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注射毒品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溃感染围手术期的护理

    我院1994~2004年10月共收治因毒品注射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溃感染的患者17例,4例急诊手术,13例择期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梅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易启康治疗浅部真菌病102例临床总结

    我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采用易启康治疗浅部真菌病10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秀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防治

    单肺通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病侧肺的分泌物或血液流入对侧肺,确保气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和病灶扩散,同时塌肺也有利于手术进行,减轻非切除部分肺的损伤.临床上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本文着重谈谈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防治.

    作者:蒋廷忠;封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度腰椎滑脱内固定术后神经根损伤原因的研究进展

    腰椎滑脱指腰椎峡部存在裂隙或骨折后未能连接、腰椎退行性变、外伤、医源性等因素引起的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发生滑移.据Meyerding等[1]分期:重度腰椎滑脱指滑脱程度超过50%的滑脱.Marchetti等[2]将重度腰椎滑脱分为发展性腰椎滑脱和获得性腰椎滑脱,并认为前者或多或少有发育异常和继发骨骼解剖结构的改变.

    作者:王永亮;金莹;李世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脾脏的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腹腔镜脾切除术(LS)已成为腹部外科中常见腹腔镜实质脏器手术,甚至有人认为LS正成为因血液病而行脾切除术的金标准[1].然而由于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质脆并深藏于左上腹的脏器,这些特点增加了LS术中出血的风险,一旦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即需中转开腹[2].

    作者:许景洪;卢榜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转归.结果婴幼儿MP感染主要累及呼吸道,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易于发生肺炎,占89.47%(68/76),出现肺外合并症42例,胸部X线检查呈现支气管肺炎影相学改变为主,MP-IgM抗体滴度1:80~1:640,确诊时间为起病7~42 d.用阿奇霉素治疗有效,如合并细菌感染加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7例抗体滴度低(1:80)者未治自愈.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一般呼吸道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不易区别,临床表现差异大,易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使病情复杂化,应提高警惕,尽早检测血MP-IgM抗体,提高早期诊断率.对阿奇霉素疗效不佳者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感染轻微者存在自愈倾向性.

    作者:姚臻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5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Baumann角测量临床观察

    肘内翻畸形是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用携带角来判定肘关节是否发生内翻畸形.然而,在实践中,对携带角的测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其中突出的是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多以屈肘姿势固定,故在骨折愈合前常无法对携带角进行准确测量.1998~2002年7月笔者用Baumann角测定代替复位术后携带角的测定,对25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进行了临床观察,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段朝霞;梁伟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症颅脑损伤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气道管理不仅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治疗护理方法,更是危重病人抢救和监护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近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为进一步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道管理质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重症颅脑损伤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头皮式套管针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头皮式套管针因易于固定,保留时间长,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给药的通道,从而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时有各种问题发生,影响了预期效果,也给病人增加了费用.现就我科使用中发现的问题与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吴金花;张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麻醉药品是否严格管理,是否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为了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本文对我院2005年1~10月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陈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药源性铅中毒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明确铅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避免铅中毒误诊或漏诊.方法分析10例药源性铅中毒患者铅绞痛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药源性铅绞痛早期症状、体征与职业性铅中毒无差异.结论药源性铅中毒铅绞痛易误诊,检测血铅、尿铅含量可以确诊,驱铅治疗可缓解腹绞痛.

    作者:韦建华;刘慧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手术病人的人性化服务护理

    目的探讨将人性化服务运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手术病人术中生理、心理反应.方法将460例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236例采用人性化服务护理措施,对照组224例按常规护理.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病人心理负担减轻,焦虑程度降低,能积极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结论将人性化服务运用于手术全过程,能使病人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和人格的尊重,在生理、心理方面均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对手术充满信心,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手术质量.

    作者:魏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红细胞免疫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伴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但文献报道仅限于白细胞免疫系统.作为人体血液循环-免疫系统中数量多而又唯一不具备细胞核的细胞,红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及进展方面一直受到忽视.

    作者:窦坚;徐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