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欣;黄云辉;文飞球;王树滨;陈伟
妊娠合并重症肝病(重症肝炎和急性脂肪肝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严重危及母儿生命安全.我国重症肝炎患者病死率在60%以上[1].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终止妊娠是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手段,目前倾向于用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2].我院2000年10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妊娠合并重症肝病患者12例(重症肝炎8例,急性脂肪肝4例),本文就产时的抢救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零恒莉;潘敏;潘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Brugada综合征于1992年由西班牙Brugada兄弟首先报道[1].该综合征多见于东南亚地区无心脏结构异常的年轻男性,其发病与心脏钠通道基因SCN5A突变有关,患者有心室颤动发作,可致猝死.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为提高对Bru-gada综合征认识,本文对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治作一综述.
作者:罗骏超;李醒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0例成年人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探讨其声像图特征及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全部患者作超声检查,并行阑尾炎切除术作病理检查.结果90例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7例,占30.0%;蜂窝织炎性阑尾炎39例,占43.33%;坏疽性阑尾炎24例,占26.67%.结论熟悉阑尾炎的超声显像有助迅速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林春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电视胸腔镜是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一项外科新技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干扰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提高包括自身免疫功能在内的综合治疗效果[1].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癌(包括转移癌)、肺良性肿瘤(包括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等)等手术37例,现将护理配合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侯丹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以舒必利作对照研究利培酮治疗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用利培酮、舒必利各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分裂症各40例,以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得分结果来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得分情况评价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SANS总分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TESS总分利培酮组明显低于舒必利组(P<0.01).结论利培酮是一种对分裂症阴性症状有较好疗效且副反应较少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苏高民;韦盛中;唐全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过期流产中的效果.方法将66例过期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观察组)和用雌激素后行刮宫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流产成功率、阴道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流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效果满意,副作用小于传统方法.
作者:王为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6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膜破裂后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线缝线固定术,随访6个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0.5者占8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一种补救措施.
作者:卢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94例患者分两组,治疗组64例,以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30例,仅以持续牵引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14d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为83.33%,两组有显著差异(u=3.26,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确切.
作者:安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笔者近年诊治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T波呈巨大直立改变的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拇外翻患者采用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拇外翻患者34例46足,其中49岁以下为青年组(14例16足),均行改良McBride手术;49岁以上为老年组(20例30足),均行Killer手术.结果随访6~18个月,青年组优良率93.7%,老年组优良率96.6%.术后均无趾骨头缺血坏死.结论根据拇外翻患者不同年龄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术后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赵广;冯晰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恐怖性神经症(phobic disorder)是具有恐怖症状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持续一定时间的精神障碍.患者对某种物体或处境感到持久的,强烈而不现实的害怕和恐怖,自己也认识到这种害怕是不必要的,但又无法控制和摆脱,为了避免精神痛苦而采取回避行为[1].2003年我院收治一例严重恐怖症患者,经过系统的心理治疗与护理及辅助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如下.
作者:廖庆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多伴有血管、心脏、肾等器官组织的生理或病理性异常,同时又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及心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威胁人类健康和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生活质量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临床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容易产生耐药和毒副反应,不易被病人接受.因此,近年来非药物治疗逐渐成为防治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就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陈务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护理文书是病案资料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临床护理内容的客观反映,真实地记录着护士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治疗及护理实施的过程,也是有效的法律依据.现对我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200份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作者:邓旭;谢红宁;冯英;高艳;罗丽英;汤翠娟;王日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86例,分为早期康复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早期康复组加用Bobath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采用BI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6~8周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提高,但早期康复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仝军;张立湘;林耀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收治的78例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随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加重,主要表现为单瘫或偏瘫和运动性失语,以多发性梗死居多,危险因素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结论控制血糖对防治糖尿病性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股骨颈骨折以老年人多发,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也屡见不鲜,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我院1994~2004年10月共收治青少年股骨颈骨折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家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淋巴引流美容美体术是一种近几年兴起的多功能美容美体方法,我校美容中心近年进行淋巴引流美容美体230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梁勇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甲氰咪胍为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常用的药物之一.短期治疗时毒性低、副作用少,常见有头痛、头晕、肌痛、嗜睡、腹泻、皮疹、恶心等,但对心脏起搏传导系统的影响报道较少.我们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遇到甲氰咪胍致心律失常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巍;赵春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婴幼儿静脉输液是我们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操作,但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尚不完善,耐受力较差,对静脉输液引起的疼痛反应强烈.减少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焦虑,为患儿提供佳的治疗护理,是我们探讨的课题.
作者:黄小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子宫破裂是妊娠期和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现将我院10年来收治的12例子宫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黄卫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