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血压为直接感知血液内的压强,是将套管置于动脉血管内,连接延伸管、传感器及监测仪.先进的传感器具有将导管内液体压转换为电信号,将其转译成数字和波形,显示于屏幕上.它为持续的动态过程,不受人工加压、减压、放气听诊的影响,准确、直观,并且随时都可取值,利于医务人员及时、迅速地评估患者的病理、生理损害,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及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还可通过动脉置管采血做血气分析和其他检查,避免多次穿刺,既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愈24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是促进急性脑梗死康复的一种较理想的疗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国内9.4%,国外7%~12%.该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1].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高征的有效措施,而剖宫产是终止妊娠较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自1998年至2005年共收治重度妊高征25例,其中16例行剖宫产,母婴均平安出院,现将该病的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的效果.方法输卵管妊娠105例,其中96例未生育者及已生育仍有生育要求者行输卵管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另9例行输卵管切除手术.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4 d.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切开取胚术,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且安全有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不同量的肝切与肝细胞凋亡、肝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复合因素(CCL4,乙醇)制备肝硬化模型,于模型制成后(15周)再将实验组大白鼠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作15%、30%和45%肝组织量的切除.切除前后抽血作常规肝功能检测;对切除的肝组织进行石蜡包埋,连续切片作常规病理、细胞凋亡检测.结果A、B、C组大白鼠细胞凋亡指数(AI)肝切前后分别为15%组(25.94±7.24)和(34.17±11.8)、30%组(26.58±8.92)和(44.57±15.49)、45%组(27.16±5.94)和(49.71±19.98),肝切后均较肝切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肝细胞凋亡指数与肝切除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凋亡程度对了解其肝储备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无偿献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输血事业中直接、具体的体现,是中国输血事业发展的总方向.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肝癌晚期大量腹水引起患者胸闷气短,常需多次适量放腹水以缓解症状,但传统操作方法繁琐,我科自2001年3月以来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放腹水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与COPD患者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6例COPD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与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结果机械通气时间<7 d者9例、7~13 d者13例、14~20 d者9例、≥21 d者9例,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分别为1例(11.11%)、4例(30.77%)、4例(44.44%)、7例(77.78%),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发生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风险越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手术的麻醉新方法,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共采用CSEA施行妇产科手术171例,均获满意的麻醉效果,现将与麻醉的相关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本院急诊处方用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以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4年8月至2005年5月的急诊处方进行审查、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1 869张,处方书写错误占5.56%,不合理用药处方占5.19%,使用抗生药物的处方占42.6%,静脉注射用药占35.87%,人均用药3.16种,人均药费86.90元.结论用药情况基本符合急诊特点,不合理用药问题值得重视,仍需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鼻咽癌在鼻咽恶性肿瘤中占98%[1].笔者收集了本院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及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中山二院)2005年1~3月共53例鼻咽癌的MRI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贫血,临床治疗常以口服补铁为主,效果肯定.我们在常规口服补铁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益气补血治疗86例,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疑似梅毒感染者血清RPR和TPHA法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针对非螺旋体抗原的抗体RPR试验和针对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TPHA试验检测临床338份疑似梅毒感染者血清,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剂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38份血清检测结果中RPR阳性148份,TPHA阳性166份,其中RPR、TPHA法检测均为阳性为143份,RPR阳性、TPHA阴性5份,RPR阴性、TPHA阳性25份.TPHA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相一致.结论对疑似梅毒感染者应同时采用RPR和TPHA法进行血清检测,取长补短,以达到筛查、确证、疗效观察的目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1],而妊娠期者少见,文献报道更少.临床中多误诊误治,失去手术机会.我院1996年3月至2004年3月经胃镜和病理证实的妊娠期胃癌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常见的全身动脉系统血管病,可同时累及冠状动脉、颈动脉及其它全身大中动脉血管.AS是一种功能、形态损害共存的病变,功能损害出现于形态异常之前,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内中膜厚度增厚与粥样斑块是AS过程中的主要形态学改变.过去评价AS常用病理学检查和动脉造影检查,为有创性检查.现越来越多的无创性方法被用于检测AS,比较公认的方法有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本文就这三种无创性检测AS方法进行阐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舌癌是口腔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特别在我国南方,舌癌约占口腔癌的41.8%[1].其治疗以手术根治为主要手段,手术创面大,破坏性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建立和使用使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而当湿化充分时,即使是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病人,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从而保证有效的呼吸道分泌物引流,确保使用人工气道的病人气道通畅[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疗效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8例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的资料.结果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0例,良5例,中1例,差2例.骨折不愈合2例,钉道感染1例,钉道松动3例.优良率89.3%.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疗效是满意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孕妇在首次产前检查中常规行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感染的26例患者,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和宣传教育,对要求继续妊娠者实行严格的跟踪监测.结果孕前曾有梅毒感染的8例;Ⅰ期梅毒4例,Ⅱ期梅毒2例,隐性梅毒12例.11例确诊后予驱梅治疗并终止妊娠.1例死胎引产,1例新生儿死亡.10例经治疗分娩活婴,新生儿有3例确诊为先天梅毒.3例在妊娠中.结论妊娠期梅毒常无明显的症状及体征,故在孕产妇首诊时应常规行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及治疗,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梅毒患儿的发生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发病率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4%~1%[1],我院从1995~2004年共收治2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