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急诊处方的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急诊处方, 调查, 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急诊处方用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以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4年8月至2005年5月的急诊处方进行审查、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1 869张,处方书写错误占5.56%,不合理用药处方占5.19%,使用抗生药物的处方占42.6%,静脉注射用药占35.87%,人均用药3.16种,人均药费86.90元.结论用药情况基本符合急诊特点,不合理用药问题值得重视,仍需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诊断及治疗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一种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在周期中以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种状态存在,即细胞外具有感染性的原体(EB)和细胞内无感染性的始体或网状体(RB).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妊娠期胃癌11例临床分析

    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1],而妊娠期者少见,文献报道更少.临床中多误诊误治,失去手术机会.我院1996年3月至2004年3月经胃镜和病理证实的妊娠期胃癌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梗塞后癫痫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2例脑梗塞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梗塞后癫痫的发生率为10.5%,其中脑梗塞后2周内发生癫痫为5.6%,2周后发生癫痫为4.8%.脑梗塞后癫痫的发生与脑梗塞的部位(皮质或脑叶)密切相关(P<0.01),单纯部分性发作多(62%).早期癫痫的病死率为24.1%,明显高于无继发癫痫的病死率4.9%(P<0.05).结论脑梗塞后继发癫痫主要发生在皮质,癫痫作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多见,早期癫痫多数预后良好,而迟发性癫痫多数需长期服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院门诊实习护士带教探讨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后阶段.通过实习,可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得到巩固和加深,同时可进一步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通过临床实习,直接为病人进行护理服务,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出适应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全能护士.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VAP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布.方法对我院63例VAP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VAP发生率为47.7%,VAP的发生与年龄、病情、吸烟、抗酸剂的使用、手术、严重创伤及鼻胃管等有关;VAP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结论年龄、吸烟、抗酸剂的应用、手术和严重创伤是VAP的易感因素,VAP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尤以铜绿假单胞菌为多,合并真菌感染后病死率增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分析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本院1999~2003年共收治3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C臂导向下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

    目的提高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2例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椎间孔入路,利用穿刺针在小C臂导向下准确穿刺于椎间盘突出部位,注射胶原酶行椎间盘溶解术.结果总有效率为96%,优良率8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小C臂导向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的方法更直观、更安全,可提高术中穿刺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三七及黄芪注射剂联用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目的探讨三七与黄芪注射剂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89例确诊2型糖尿病并肾病入院后静脉点滴NS 250 ml+三七注射液210 mg和NS 250 ml+黄芪注射液40 ml,各1次/d,连续治疗20 d.治疗前后各查一次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空腹与餐后2 h血糖、肾功能(BUN、Cr、UA)等.结果治疗后的BUN、Cr、UAER等指标有明显下降(P<0.05);FBG、PBG、UA等指标的值虽然也有所下降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使用黄芪与三七注射液的均能明显减少尿蛋白排泄.两药联用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改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不孕症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不孕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器质性病变77例,其中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5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盆腔结核1例.结论盆腔炎输卵管阻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腹腔镜检查在诊断治疗不孕症中有一定价值,对因盆腔疾病引起的不孕症的预后作出一定判断,对于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更应及早行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波依定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波依定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以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波依定,10 mg/d,对照组加用尼群地平片,10mg/d,上午口服1次/d.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①波依定降压总有效率达92.5%,优于对照组(P<0.05);②波依定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能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与尿β2微量球蛋白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波依定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能较好的保护肾功能,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浅谈转化成绩差生厌学情绪的体会

    笔者在多年内科教学及统考辅导工作中,发现有相当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影响了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甚至出现低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损伤29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5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3.8%,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9%.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被漏诊.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术中探查并选择恰当的术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效果.方法对HBsAg单阳性和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在妊娠第28、32、36周各注射HBIG 200IU,婴儿出生后12 h内注射HBIG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5μg,以后分别在1、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5μg,采脐血和9月龄静脉血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婴儿宫内感染率为3.94%;总阻断效果为94.97%;孕妇HBsAg单阳性的婴儿,阻断效果为95.77%;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的婴儿,阻断效果为93.50%.孕妇HBsAg单阳性,孕妇注射HBIG,婴儿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效果为96.06%;而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同样的阻断方法,阻断效果为93.79%.孕妇HBsAg单阳性,仅婴儿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效果为93.33%,而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同样的阻断方法,阻断效果为88.88%.宫内感染HBV的胎儿,阻断失败.结论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很好,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宫内感染胎儿的阻断方法应另外探索.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虑平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虑平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120例肠易激惹患者采用配对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60例,口服匹维溴铵50mg,3次/d;多虑平12.5 mg,2次/d.匹维溴铵组60例,口服匹维溴铵60例,3次/d.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组显著效果22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匹维溴铵组显著效果10例,有效3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虑平联合匹维溴铵治疗IBS比单用匹维溴铵疗效要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行妇产科手术的护理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手术的麻醉新方法,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共采用CSEA施行妇产科手术171例,均获满意的麻醉效果,现将与麻醉的相关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概况

    冠心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目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尤为重要.现己知传统的危险因素多达几百种,其中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相关脂蛋白等,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较多被重视,并加以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但近年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约50%的冠心病患者不具备已经确定的传统因素[1],而与其他因素有关,现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肉瘤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部分酶切分析

    目的比较提取骨肉瘤基因组DNA,建立基因组DNA的佳部分酶切条件并制备其部分酶切产物.方法采用经典的基因组DNA提取法和改良玻璃棒缠绕法提取骨肉瘤基因组DNA,以限制内切酶Sau3A I部分酶切,采用玻璃珠(Silver Beads)DNA胶回收试剂盒与蔗糖梯度离心回收分离目的片段DNA.结果提取基因组DNA片段大于150 kb,37℃,Sau3AI 1:4(u/μg)部分酶切骨肉瘤基因组DNA 30 min获得18 kb ~23kb基因片段的富集,制备目的片段DNA.结论经改良玻璃棒缠绕法提取骨肉瘤基因组DNA具有纯度、产量高,方法简单,无蛋白和RNA污染,片段足够长,可被Sau3AI部分酶切,玻璃珠(Silver Beads)DNA胶回收试剂盒和蔗糖梯度离心回收分离目的片段DNA纯度高,无小的DNA片段混入,可满足构建入噬菌体载体(EMBL3)基因组文库.为构建骨肉瘤的入EMBL3载体基因组文库做好了前期工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喉返神经损伤防治的临床研究进展

    1喉返神经解剖的再认识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较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各有不同[1~5],大致在10%以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脑白质疏松症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随着CT和MRI在脑部疾病检查中的广泛运用,发现了大量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白质异常,这种异常改变称为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LA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伴有痴呆和脑血管病,甚至在无临床症状的老年人中也可发现[1].LA与年龄、高血压及其他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关,在健康者也能出现.现就影像学、发病机理、LA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60例临床分析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1].我院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