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05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的效果.方法输卵管妊娠105例,其中96例未生育者及已生育仍有生育要求者行输卵管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另9例行输卵管切除手术.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4 d.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切开取胚术,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且安全有效.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效果.方法对HBsAg单阳性和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在妊娠第28、32、36周各注射HBIG 200IU,婴儿出生后12 h内注射HBIG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5μg,以后分别在1、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5μg,采脐血和9月龄静脉血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婴儿宫内感染率为3.94%;总阻断效果为94.97%;孕妇HBsAg单阳性的婴儿,阻断效果为95.77%;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的婴儿,阻断效果为93.50%.孕妇HBsAg单阳性,孕妇注射HBIG,婴儿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效果为96.06%;而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同样的阻断方法,阻断效果为93.79%.孕妇HBsAg单阳性,仅婴儿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效果为93.33%,而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同样的阻断方法,阻断效果为88.88%.宫内感染HBV的胎儿,阻断失败.结论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很好,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宫内感染胎儿的阻断方法应另外探索.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尿噻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双氢克尿噻、依那普利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18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依那普利、双氢克尿噻及依那普利加双氢克尿噻,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P<0.001).结论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联用依那普利和双氢克尿噻,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其中一种,且副作用少,症状反应轻.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两孔法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两孔法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7例两孔法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取得成功,13例改为三孔法,3例改为开放手术.两孔法手术时间平均30 min,平均住院时间3 d.结论腹腔镜两孔法阑尾切除术是安全的,更微创的阑尾炎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奥曲肽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观察护理

    原发性肝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待出现症状和确诊时多为晚期,已不适合作各种积极的抗肿瘤治疗,只能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疗效均不满意[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专人全程围手术期护理访视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手术可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1],特别是非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的患者,由于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衣着、工作方式的不同,加之陌生的护理人员,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加重,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2].我们采用术前、术后护理访视表及术中护理,对148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两种不同分工的围手术期护理访视,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开塞露不同给药方式对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提高开塞露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6例非器质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4例,对照组102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导尿管插入肛门20~25 cm后再衔接注射器缓慢注入开塞露,并加上腹部按摩;对照组按传统的给药方式直接肛注.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开塞露经导尿管注入肛门并在上股部按摩可提高便秘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目的评价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结果22例患者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6~36个月),疗效按Dienest功能评估标准:优1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占90.9%.结论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复位效果佳,稳固性好,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记录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是护理文件中的精髓部分,它除有沟通、评估病人,调查研究、教育资源的意义外,也具有法律依据[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无偿献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输血事业中直接、具体的体现,是中国输血事业发展的总方向.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前培训的体会

    目前,越来越多尿毒症患者选择腹膜透析治疗,而长期腹膜透析主要依赖患者自理或家人协助透析,因此,做好出院前培训对腹膜透析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36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了出院前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PHN患者20例,经常规药物疗效不佳,在阿米替林(每晚25 mg,睡前服用)的基础上口服加巴喷丁,剂量自300mg/d起,根据服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以及不良反应予以调整,每2 d增加剂量1次,直至VAS≤3,然后以此剂量维持,疗程4周.结果服药后,VAS评分均降低、24 h疼痛持续时间减少,而24 h睡眠时间延长;镇痛起效低剂量为300mg,1次/d,80%患者每日有效镇痛剂量在1 800~2 400mg,日大剂量达3 600mg.结论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确切,见效快,治疗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好,患者易于耐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延长其睡眠时间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分析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本院1999~2003年共收治3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儿高热惊厥78例的诊治体会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偶可见于4~5岁,5岁以后较少见.在各类小儿惊厥中,高热惊厥约占30%.现对我院自1998~2004年收治的78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软坚护肝片薄膜包衣的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用薄膜包衣预混剂对软坚护肝片进行薄膜包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新型包衣材料并进行质量考察.结果包衣后与糖衣片比较,薄膜包衣片包衣时间短,抗热性强,且耐磨损、崩解度适宜,外观均优于糖衣片,增加了中药片剂的稳定性.结论利用薄膜包衣预混剂进行包衣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减轻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术前焦虑的方法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冠心病治疗领域重要的新技术,新方法.但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费用昂贵,担心手术出现意外,普遍都存在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状态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这对手术极为不利.本文就病人术前产生焦虑的原因、特点提出几点护理对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微量元素和胎膜早破的关系

    胎膜早破(PROM)指临产前的胎膜破裂,其发生率国外5%~15%,国内2.7%~17%[1],是威胁母儿健康的一个常见产科并发症,因此PROM日益受到产科界重视.尽管对PROM发生的原因研究颇多,但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近年认为胎膜破裂与胎膜本身的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类结构中含Zn2+和Ca2+的蛋白水解酶,能降解细胞外基质中的所有蛋白成分,调控细胞外基质含量和胎膜结构.另外羊膜的弹性、脆性是由纤维母细胞层决定的,而铜参与赖氨酰氧化酶的生化过程,后者与弹性蛋白和胶原纤维的合成有关.本文就MMP-9、Cu2+和胎膜早破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龄老人白内障巩膜隧道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48例

    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对48例(75眼)80岁以上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人工晶体植人术,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概况

    冠心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目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尤为重要.现己知传统的危险因素多达几百种,其中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相关脂蛋白等,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较多被重视,并加以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但近年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约50%的冠心病患者不具备已经确定的传统因素[1],而与其他因素有关,现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选择素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p选择素属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又称颗粒膜蛋白140(GMP 140)或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PADGEM),存在于静息血小板的α颗粒膜上与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中,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分子标志物.有研究表明[1],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其中合并房颤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左房血栓更与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护理道德在护理管理的重要性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护理道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所产生的护理意识现象和在护理实践中用与调整护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1],是社会道德在护理上的具体表现.护理道德是护理管理的基础、是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指南、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保证[2].随着经济体制变革、护理模式转变和人们健康需求增长,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质量的保证越来越引起管理者重视.作为调整护患关系行为规范的护理道德,在护理实践和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随之越来越明显.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