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提高胎盘早期剥离(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胎盘早剥病例资料.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1.50%,产前确诊率41.18%,胎儿宫内窘迫率35.29%,胎死宫内率8.82%,失血性休克率11.76%;妊娠高血压综合征(41.18%)及胎膜早破(23.53%)为胎盘早剥的重要诱因;腰腹痛(92.65%)、阴道流血(51.47%)为常见临床表现.结论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但注意识别鉴别胎盘早剥的征象,且动态观察,重视病人的主诉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手术可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1],特别是非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的患者,由于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衣着、工作方式的不同,加之陌生的护理人员,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加重,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2].我们采用术前、术后护理访视表及术中护理,对148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两种不同分工的围手术期护理访视,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归芪补血口服液原名山珍血脉康口服液,由广西医科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广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的纯中药口服制剂,由黄芪、党参、当归、何首乌、丹参等十几种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具有益气养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气血不足、气虚血瘀所致的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及心胸疼痛等症.丹参作为方中主药,具有活血去瘀、养血安神、排脓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瘀血腹痛,惊悸不眠等[1~3].为保证质量,确保疗效,在试行质量标准申请转正中,应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增加丹参的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1],而妊娠期者少见,文献报道更少.临床中多误诊误治,失去手术机会.我院1996年3月至2004年3月经胃镜和病理证实的妊娠期胃癌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孔法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7例两孔法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取得成功,13例改为三孔法,3例改为开放手术.两孔法手术时间平均30 min,平均住院时间3 d.结论腹腔镜两孔法阑尾切除术是安全的,更微创的阑尾炎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本院1999~2003年共收治3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是护理文件中的精髓部分,它除有沟通、评估病人,调查研究、教育资源的意义外,也具有法律依据[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各项相关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结合本院1995~2004年收治的98例甲状腺癌病例及有关文献,对甲状腺癌各项相关检查进行比较,分析各项相关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价值.结果本组甲状腺癌各项相关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普通B超42.9%、彩色B超67.9%、CT62.5%、MR66.7%、放射性核素显验(ECT)、X线、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88.9%、冰冻切片检查98.0%.结论甲状腺癌各项相关检查都有一定的优缺点,B超、FNAB及冰冻切片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和左炔诺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方法202例患者按就诊时自愿选择药物随机分成两组,A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25 mg;B组102例,口服左炔诺酮0.75 mg,12 h后再服0.75mg.结果A组有1例失败,B组有2例失败,失败率分别为1%和1.96%.两组的副反应及对月经影响不大.结论米非司酮、左炔诺酮均可作为妇女在无保护性交后提供有效的补救措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本院急诊处方用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以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4年8月至2005年5月的急诊处方进行审查、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1 869张,处方书写错误占5.56%,不合理用药处方占5.19%,使用抗生药物的处方占42.6%,静脉注射用药占35.87%,人均用药3.16种,人均药费86.90元.结论用药情况基本符合急诊特点,不合理用药问题值得重视,仍需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紫外线(UV)治疗银屑病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近1个世纪,其疗效和安全性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中波紫外线(UVB,290~320 nm)辐射到人体皮肤,大部分为表皮吸收,仅小部分可达真皮乳头层;而长波紫外线(UVA,320~400 nm)小部分被表皮吸收,大部分可透入真皮,深可达真皮中部.311、312、313 nm的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皮肤病效果佳.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波长在300~313μm之间的UVB对银屑病有效,红斑效应相对较小,无明显副反应,且缓解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好.本文就NB-UVB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临床应用、副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VAP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布.方法对我院63例VAP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VAP发生率为47.7%,VAP的发生与年龄、病情、吸烟、抗酸剂的使用、手术、严重创伤及鼻胃管等有关;VAP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结论年龄、吸烟、抗酸剂的应用、手术和严重创伤是VAP的易感因素,VAP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尤以铜绿假单胞菌为多,合并真菌感染后病死率增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前,探讨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关系的研究报告有很多.普遍认为HP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的主要原因,并对此实施除菌疗法,获得一定疗效.但是HP与感染率、溃疡等病变之间的关系,因国家或地域不同而差异较大,这种存在差异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为此我院对于高原藏族地区成人和儿童HP感染率、HP感染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感染率与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百令胶囊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例分为4组:对照组66例用常规治疗;百令胶囊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百令胶囊;氟伐他汀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氟伐他汀;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氟伐他汀及百令胶囊;观察治疗前、后4组Tch、TG、LDL、Alb、Scr、BUN、24 h pro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治疗前后24 h pro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P<0.01),且明显优越于对照组(P<0.01)及百令胶囊组和氟伐他汀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ch、TG、LDL显著降低(P<0.001),且明显优越于对照组(P<0.01)及百令胶囊组和氟伐他汀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百令胶囊能更有效的降低血脂,降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高黏滞状态,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将480例经过充分试产的孕妇、按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分为两组,A组为第二产程时间小于或等于1 h;B组为第二产程时间1~2 h.比较两组产妇的宫缩、头位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B组的手术产率、宫缩乏力、头位异常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结论第二产程时间越长,难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应重视和积极处理第二产程,避免母婴不良预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促性腺激素(Gn)及克罗米酚等药物促排卵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院在1994年8月至2000年2月间共收治重度卵巢过度刺激征患者39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颈动脉海绵窦瘘(CCF)是颈动脉海绵窦段本身或其分支断裂,造成动脉血经瘘道直接进入海绵窦,致颈动脉与海绵窦的异常交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钙粘素(E-cadherin,E-cd)与脑胶质瘤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脑胶质瘤组织中E-cd的表达,同时随访其2年的生存率.结果E-cd正常表达组死亡率6.8%,异常表达组死亡率50.0%,比较两组的2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X2=7.62,P<0.01).结论E-cd与脑胶质瘤预后之间关系密切,且呈正相关(P<0.0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冠心病治疗领域重要的新技术,新方法.但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费用昂贵,担心手术出现意外,普遍都存在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状态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这对手术极为不利.本文就病人术前产生焦虑的原因、特点提出几点护理对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是脊柱骨科临床常见多发病,车祸、建筑坠落伤是颈椎骨折脱位的主要原因,其中70%合并有脊髓神经损伤[1].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利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并截瘫20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