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选择素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关键词:选择素,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血小板活化, 颗粒膜蛋白, 分子标志物, 表面膜蛋白, 左房血栓, 内皮细胞, 家族成员, 活化状态, 整合素, 依赖性, α颗粒, 膜上, 房颤
摘要:p选择素属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又称颗粒膜蛋白140(GMP 140)或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表面膜蛋白(PADGEM),存在于静息血小板的α颗粒膜上与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中,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分子标志物.有研究表明[1],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其中合并房颤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左房血栓更与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64.4%[1].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UAE).1995年Ravina首次报道将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以来,由于其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可以保留子宫功能和正常生育能力[2,3]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妇产科学和放射介入学的研究热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加温肺方离子导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加温肺方中药离子导入对COPD缓解期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无创通气加温肺方中药离子导入治疗COPD缓解期47例,并于治疗前、后对COPD病人生命质量评估进行评分的凋查.结果COPD病人的生命质量分数由平均分114.5分降至83.5分(P<0.05).结论无创通气加温肺方中药离子导入可提高COPD缓解期生命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高凝状态的患者不宜行下肢逆行性静脉穿刺输液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管直径变小,血液黏度高.下肢静脉离心远,静脉向心性回流速度慢,如果在下肢行逆行性静脉穿刺输液,无形给血管内血流施加阻力,更不利于血液回流,尤其是老年高凝状态的患者易引起下肢局部静脉血栓形成.我院2003年元月31日至2005年6月30日对38例老年患者进行下肢逆行性静脉穿刺输液,4例出现下肢局部静脉血栓,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分析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结合在红细胞膜上,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本院1999~2003年共收治3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枸椽酸铋钾、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枸椽酸铋钾、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口服枸椽酸铋钾0.22 g,克拉霉素0.25 g,替硝唑0.5 g,均为2次/d,连续7d.对照组31例,口服奥美拉唑10 mg,1次/d;克拉霉素0.25 g,2次/d,连续7 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64.5%,对照组为41.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8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椽酸铋钾、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满意,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42例结核病患者免疫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免疫学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42例结核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TNF-α、IL-6、sIL-2R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结核病患者TNF-α、IL-6、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gG、IgM,IgM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TNF-α、IL-6、sIL-2R水平的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宫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

    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相关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对于穿透皮肤或黏膜才能进入无菌组织的器械,灭菌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1].而宫腔镜的内部结构纤细精巧,且价格昂贵,若不注意保养容则易发生故障和损坏,因此,正确掌握宫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与保养对于顺利完成手术、减少器械的损耗、保证器械的功能稳定、预防交叉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几年来我们对宫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及保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概况

    冠心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目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尤为重要.现己知传统的危险因素多达几百种,其中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相关脂蛋白等,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较多被重视,并加以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但近年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约50%的冠心病患者不具备已经确定的传统因素[1],而与其他因素有关,现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一些医疗机构已将疼痛作为第五生命征来对待[1].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2].因此,需要护士具备处理疼痛的多方面知识,掌握正确评估方法和治疗技术及恰当的护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白血病致红细胞A抗原减弱1例

    1病历资料患者,男,65岁,确诊为:AML(M2型).入院时HB 60 g/L,HCT 0.21,PLT 30×109/L,临床拟输O同型血.在输血前检查时发现,玻片法正、反定型不符,正定为O型,反定为A型.随即进行一系列血型血清学检查,后确证患者为A型,Rho(D)阳性.输注相配合的A同型红细胞2 U,无任何不良反应.6 d后因再次输注相配合的A同型红细胞2U、机采血小板1人份,过程均顺利.于入院第7天,患者自动出院,而无法进一步证实.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PHN患者20例,经常规药物疗效不佳,在阿米替林(每晚25 mg,睡前服用)的基础上口服加巴喷丁,剂量自300mg/d起,根据服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以及不良反应予以调整,每2 d增加剂量1次,直至VAS≤3,然后以此剂量维持,疗程4周.结果服药后,VAS评分均降低、24 h疼痛持续时间减少,而24 h睡眠时间延长;镇痛起效低剂量为300mg,1次/d,80%患者每日有效镇痛剂量在1 800~2 400mg,日大剂量达3 600mg.结论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确切,见效快,治疗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好,患者易于耐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延长其睡眠时间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原藏族地区成人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调查分析

    目前,探讨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关系的研究报告有很多.普遍认为HP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的主要原因,并对此实施除菌疗法,获得一定疗效.但是HP与感染率、溃疡等病变之间的关系,因国家或地域不同而差异较大,这种存在差异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为此我院对于高原藏族地区成人和儿童HP感染率、HP感染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感染率与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和红霉素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1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奥美拉唑和红霉素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8例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吸氧、解痉平喘、抗炎等基础治疗.治疗组1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红霉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效果.结果治疗组憋喘、咳嗽、反酸、及肺部体征均明显缓解.而对照组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美拉唑和红霉素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疗效显著,应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虑平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多虑平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120例肠易激惹患者采用配对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60例,口服匹维溴铵50mg,3次/d;多虑平12.5 mg,2次/d.匹维溴铵组60例,口服匹维溴铵60例,3次/d.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组显著效果22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匹维溴铵组显著效果10例,有效3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虑平联合匹维溴铵治疗IBS比单用匹维溴铵疗效要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输注机采血小板致急性肺损伤导致患者死亡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临床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合并甲亢、糖尿病.血红蛋白50 g/L,血小板8×109/I,白细胞2.6×109/L.入院后予输血等对症治疗,2 d后输注红细胞悬液4 U.由于患者血小板计数较低,5 d后输注机采血小板1人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研究及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后6周内第一次发病,以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惹、烦躁,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1].自1968年英国学者Pett首次报导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前培训的体会

    目前,越来越多尿毒症患者选择腹膜透析治疗,而长期腹膜透析主要依赖患者自理或家人协助透析,因此,做好出院前培训对腹膜透析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对36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了出院前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PR与TPH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对临床疑似梅毒感染者血清RPR和TPHA法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针对非螺旋体抗原的抗体RPR试验和针对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TPHA试验检测临床338份疑似梅毒感染者血清,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剂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38份血清检测结果中RPR阳性148份,TPHA阳性166份,其中RPR、TPHA法检测均为阳性为143份,RPR阳性、TPHA阴性5份,RPR阴性、TPHA阳性25份.TPHA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相一致.结论对疑似梅毒感染者应同时采用RPR和TPHA法进行血清检测,取长补短,以达到筛查、确证、疗效观察的目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1526例中老年人血压、吸烟、体重指数与全死因的8年随访COX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广西40岁以上人群全死因构成比及影响因素.方法在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40岁以上的11 526人进行随访调查,到死亡者死亡时所在医院核实死因,取得其全死因资料.结果死因顺位1~6位的疾病分别是脑卒中、肺部疾病、癌症、原因不明的死亡、心肌梗塞及消化性疾病.全死因COX回归分析表明,舒张压每增高1mmHg,总的死亡相对危险度增加0.01;收缩压增高未对总死因产生影响;吸烟者的总的死亡相对危险度是不吸烟者的1.48倍;有心肌梗塞史者的总死亡相对危险度是无心肌梗塞者的3.11倍;有脑卒中史者的总死亡相对危险度是无脑卒中史者的1.95倍;男性比女性的总死亡发生率高.各死亡原因的COX回归分析表明,血压升高增加脑卒中、冠心病、癌症和糖尿病的相对死亡危险;吸烟增加冠心病、脑卒中、呼吸性疾病、癌症死亡的相对危险;体重指数升高增加脑卒中、冠心病及癌症死亡的相对危险.结论高血压、吸烟、有心肌梗塞及脑卒中史、男性人群是中老年人总死亡的危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颅脑疾患继发的高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

    颅脑疾病患者继发的高钠血症远比低钠血症少见,但颅脑重症患者病情复杂,高钠血症症状的观察和治疗都比较复杂,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或致残率均较高.笔者查阅了近年有关高钠血症的文献,对颅脑疾患继发的高钠血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