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文志云;陆国寿

关键词:清热解毒颗粒,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清热解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4%磷酸(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样品中绿原酸平均回收率为100.77%,RSD为0.81%,n=5;绿原酸在12~80μg·ml-1内,r=0.999 1,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结论绿原酸与其它成分能得到很好的分离.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75%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甘露醇是脱水剂及利尿剂.临床观察表明,快速静脉输入时局部浓度较高,可造成血管壁细胞脱水、变性,影响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痛等静脉炎的症状.为减轻患者的疼痛和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我科自2002年1月起在使用套管针输注甘露醇等高渗液体时采用局部75%酒精纱布湿敷,经过36例的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杏香;何萍;黄青群;农青彩;黄兰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如何做好门诊西药房药品咨询服务工作

    药品咨询服务就是药学人员在工作中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一切与用药或者与用药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作出的解释、解答及药物知识宣传工作.它早在美国药学界提出,实践表明:开展药品咨询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谢本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免疫吸附疗法的临床护理

    免疫吸附疗法(IA)是一种特异性血液净化新技术.葡萄球菌蛋白A吸附(PAIA)有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能清除循环中的致病物质,可以降低血浆IGg、IgA等免疫球蛋白[1],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和有效的手段.它是通过体外循环,以抗原-抗体或某些具有特定物理化学亲和力的物质作为配基与载体结合,制成IA柱,利用其特异吸附性能,选择性或特异性地清除血液中致病物质,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缓解病情的目的.

    作者:廖松;覃香芬;赖月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膀胱全切是治疗中晚期膀胱肿瘤、膀胱肿瘤复发行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膀胱全切术后的尿流改道对患者生理、生活和工作都有较大影响.2004~2005年8月我科成功地在腹腔镜下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8例,患者达到原位排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依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胆固醇(Chol)、甲胎蛋白(AFP)及血清栽脂蛋白(ApoA1、ApoB100)等多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评估重型肝炎预后的意义.方法对81例重型肝炎患者检测以上5个指标,分析5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HE、PTA、Chol、ApoA1、ApoB100等指标在重型肝炎患者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组病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存活组.存活组AFP明显高于死亡组.结论上述5项指标联合检测,能特异、灵敏、准确反映肝脏功能受损程度,对重型肝炎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等方面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洪波;储旭东;高太俊;鞠锦斌;刘国栋;沈效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 520例颅脑外伤的临床分析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颅脑外伤的发生率已经超过100/10万,接近西方发达国家150~200/10万的水平[1],是各种意外事故的主要死因.本文通过对2 520例颅脑外伤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因及临床特征,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黄少伟;吴全理;李齐广;韩方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技术是外科领域的一项技术革新.自1987年法国PhilippeMouret首先成功完成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至今,短短十几年,它以创伤小、疼痛轻、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迅速被医生和患者接受,现已扩展到外科的各个领域[1].

    作者:吴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腹水净化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浆过滤器净化腹水后再浓缩回输静脉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顽固性腹水35例,其中血浆过滤器过滤净化浓缩回输静脉治疗5例,直接浓缩腹水回输静脉治疗15例,腹水浓缩腹腔环注治疗15例.观察比较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尿量、腹围和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腹水净化后浓缩回输静脉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1例;直接浓缩回输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2例:腹水浓缩腹腔环注组有效8例.净化浓缩回输组、直接浓缩回输组和腹水浓缩循环注组治疗后腹围变小,尿量增加,治疗前、后均值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前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腹水净化后浓缩回输静脉治疗顽固性腹水通过减轻腹压,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等作用,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黎海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及观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手术改变了传统的剖腹手术方式,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在达到手术目的的同时,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且住院时间短,机体恢复快、不留疤痕,心理干扰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1],深受到患者的欢迎.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美琳;磨瑛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63例新生儿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新生儿低血糖是常见病,若诊治不及时可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由于大多数新生儿低血糖没有症状,不易被发现,故重视新生儿低血糖的监测与护理成为避免神经系统受损的关键.我们对63例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无1例发生低血糖性脑病.现将我们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日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护理技术》中护理技能训练模式的改革

    我校从1987年起开始招收护理专业学生,为不断深化护理教学改革,贯彻整体护理观念,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技术>中护理技能训练模式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在促进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培训中取得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相关内容回顾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发病率约为1‰,男女之比约为3:1,双侧发病者约占45%.主要畸形包括前足内收、踝跖屈、跟骨内翻、胫骨远端内旋等继发性改变.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以往对马蹄内翻足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该病与骨骼发育异常、神经肌肉病变、软组织挛缩、血管异常及遗传、宫内发育阻滞有关.近一些研究认为受孕月分及出生季节与该病有关[1,2].但大多学者均支持神经肌肉病变学说及骨骼异常学说.由于该病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本文就该病的病因及治疗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黄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必然带动人才国际化,促进人才流动,有利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但是,也将带来人才流失、人才竞争加剧等新问题.因此,要在日新月异的医疗科技市场中抢占先机,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吸引和聚集人才,提升竞争力,才能保证医院可持续快速发展.

    作者:全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护理体会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搭桥术(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ff-pump CABG)现在已成为国内外冠心病搭桥术中的一种常用选择.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在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手术2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伟霞;黄惠桥;陈湘;黄红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奥平栓治疗慢性宫颈炎40例临床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电烙、冷冻、激光等,上述方法虽然有疗效,但术后常常有阴道大量排液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副反应,令患者感到不安与恐惧.鉴于慢性宫颈炎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奥平(α-干扰素)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现就其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雷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樟脑酚治疗急性冠周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冠周炎在临床是常见病,主要以冠周冲洗上药及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多年来笔者使用樟脑酚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胸科手术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67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住院的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人均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的呼吸功能训练指导.观察记录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胸管留置时间短,出院快,呼吸道并发症低,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开胸手术病人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黄红燕;黄惠桥;梁伟霞;黄灵;陆雪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宣教与护理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方法,但剖宫产后疼痛剧烈,如处理不当,不仅给产妇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还可以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1].近年来,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已广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现将我院在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的宣教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方成华;黄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致严重毒副反应的护理

    应用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可明显提高其长期无病生存率[1].HD-MTX常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而严重毒副反应少见.我院2004年3月至2004年11月对35例ALL患儿进行HD-MTX冲击治疗,有5例发生严重毒副反应,病情危重,护理问题复杂,经过积极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5例患儿终能顺利渡过高危时期.

    作者:潘丽华;石靖;杜秋凤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目的观察24 h尿微量白蛋白(mA1b)的变化,探讨厄贝沙坦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保护作.方法住院老年糖尿病肾病患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BG)≤10.0 mmol/L.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d,第3、9个月检测血压、mA1b、肾功能和血清K+浓度,并与对照组同期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9个月,mA1b均较治疗前分别减少35.9%、43.96%(P<0.05);而对照组mA1b比治疗前略增加2.1%~4.8%,较之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肾功能和血清K+浓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厄贝沙坦可安全用于老年早期糖尿病患者,并可显著减少尿mA1b,保护肾脏功能.

    作者:钟立新;余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