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31例并发症分析

孙一;董勇

关键词:心导管术, 并发症, 介入放射学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500例各类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31例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急诊冠脉球囊支架成形、临时心内起搏共200例为心脏急诊手术组;冠脉造影、冠脉球囊支架成形、瓣膜球囊成形、临时及永久心内起搏、房间隔缺损的封堵共751例为心脏择期手术组;周围血管球囊支架成形、血管闭塞的导管溶栓治疗、血管瘤及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共549例为周围血管组.结果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7%(31/1500),其中心脏急诊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6/200),心脏择期组为2.13%(16/751),周围血管组为1.28%(7/549).死亡率为0.2%(3/1500),急诊死亡率为1.5%.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机构是否该停止制剂或大型输液生产的探讨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的医药工业落后,缺医少药的现象尤为严重,国产药供应严重不足,进口药更是无望.为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用药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县一级以上级医院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通过广大药学技术人员的努力和一股为祖国药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勇挑重担,奋发向前,逐步建立了医院制剂室并有效地开展了工作,为解决医院临床用药供应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作者:张昭文;罗文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病理网络教学中的新型教师形象

    21世纪是医学高速发展的新世纪,其中信息网络技术为医学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同时对传统医学教育的模式、方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此,我们选择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代表性的病理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试点,在医学本科教育中将病理学教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病理学教学中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抽象改变通过动画、图片、视频等形式表现,使之具体化并易于学生的理解.

    作者:陈罡;李凡彩;曾思思;周英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无痛消化内镜临床应用进展

    传统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一般都在局麻下进行,病人常承受较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近些年来,临床上采用无痛技术,即静脉全麻下行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就无痛消化内镜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6):381~382

    作者:周瑞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工气道病人口腔护理方法的探讨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危重病人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后,病人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口腔内环境、吞咽功能和唾液功能发生变化,使口腔细菌易繁殖、下移,成为引起肺部感染的直接原因之一.口腔护理对清除口腔内细菌数量、改变口腔内环境,维持口腔防御体系有积极意义.但临床观察发现,传统的口腔护理法并不能有效地清洁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病人口腔.为探寻人工气道病人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取得更好的清洁口腔及洁牙效果,我院ICU 2001年以来,对建立了人工气道的危重病人应用3%双氧水+口腔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芳红;李丽菊;钮永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术前、术后护理

    我院于2001~2003年共收治3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手术治疗28例.经过精心护理等细致观察,取得较好的成果.

    作者:陈达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于创面的阴性观察

    目的考察和评估rhEGF确切的临床效果,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入选病例95例,采用随机自身对照试验,治疗区在对照区基础上用rhEGF局部均匀喷湿创面,每日换药,观察创面愈合,以创面愈合为标准,判断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用rhEGF治疗刃厚供皮区、中厚供皮区、烧伤浅Ⅱ°、深Ⅱ°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7.10±3.20)d、(15.8±3.30)d、(11.0±2.10)d、(21.7±3.84)d,治疗区愈合时间较对照区无明显差异.结论 rhEGF用于治疗各类烧伤创面无明显效果.

    作者:李德全;李建邦;梁敏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52例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鳞状上皮增生性疣状病变[1],是女性常见的性传播疾病.HPV感染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知机体免疫状态与尖锐湿疣发生有关[2].尖锐湿疣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微波是治疗尖锐湿疣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不能很好地解决术后复发问题.我院自2001年6月开始应用微波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尖锐湿疣,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瑜琼;周甘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心肺脑复苏的护理进展

    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护理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CPCR以基础生命支持(BLS)、进~步生命支持(ACLS)和持续生命支持(PLS)三期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地将复苏的全过程进行标准化操作训练已被广泛采用.近年来对CPCR的护理方法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综述如下.

    作者:路江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47例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死亡率是衡量围产保健和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本地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及死因变化趋势,以利于今后进一步做好围产儿工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现将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树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强的松预防妊娠梅毒治疗中吉-海氏反应的观察

    目的研究预防性口服强的松对减轻和预防妊娠梅毒治疗中吉-海氏反应的效果.方法 35例不同孕期的梅毒孕妇在青霉素治疗前口服强的松20mg/d,连续3d.结果 35例孕妇均完成了治疗,其中2例发生吉-海氏反应,发生率为5.71%.结论预防性口服强的松可有效地减轻和预防孕妇梅毒吉-海氏反应的发生.

    作者:彭石潜;张荣;杨帆;黄志明;周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喉乳头状瘤

    喉乳头状瘤(Laryngeal papilloma,简称LP)是侵及喉部的一种非浸润性上皮肿瘤,在临床上分为成人型与幼儿型两种,主要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引起.其特点是病变的侵袭性及易复发性,但临床上无可靠治疗方法,故临床处理颇为棘手.

    作者:宋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糖尿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记录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的24h心电信息,对SDANN、SDNNR、rmSSD、PNN50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组SDANN、SDNNR明显缩短,rmSSD、PNN50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动态心动图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发现及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坚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液分析仪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血液分析仪曾称为血球计数仪、血细胞计数仪等.随着电子、微机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功能也不断增加,早已超越计数的概念,已能用自动方法分析血液有形成分及其分布,故近年倾向称之为血液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的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测量数据向快捷、简便、准确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实验数据,因此,血液分析仪在现代医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将近年来血液分析仪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潘秀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脑出血急性期生命预后因素的分析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脑血管病中病死率高,预后较差.因此,研究其急性期死亡原因及预后的复杂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文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纳洛酮在新生儿临床的应用

    纳洛酮(Naloxone.NX)是1960年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人工合成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对NX的深入研究,纳洛酮在儿科危重病(窒息、休克、昏迷、药物中毒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纳洛酮在新生儿科方面的应用.

    作者:苏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丙泊酚预防全麻围拔管期时心血管反应的研究

    目的探讨丙泊酚预防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将3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全麻诱导相同,术中吸入异氟醚0.9~1.3MAC,间断静注阿曲库铵维持循环稳定.术毕前15min停吸异氟醚.拔管前治疗组静注丙泊酚1mg/kg,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治疗组拔管前后心血管反应较轻,SBP、DBP、HR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上述参数显著增高(P<0.05).结论丙泊酚能有效减轻全麻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梁秀影;陈丽;姚华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1986~2002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防城区位于广西南部中越边境,总面积2600平方公里,人口36.8万,辖15个乡(镇),农村人口29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5%.该区自1986年对性病监测以来,性病发病逐年增加.为了探讨性病在该区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和完善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现对该区1986~2002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冯华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美国护理教育的发展概况与启迪

    自南丁格尔于1860年创建了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以来,护理教育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相比之下,美国的护理教育发展更为迅速,教育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护理教育体制.

    作者:周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特点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T辅助细胞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一系列条件性感染或肿瘤,病死率极高.随着国际交流活动的频繁,AIDS传播迅速,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疾病[1].而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引起的深部真菌病.PSM好发于东南亚及中国南方[2].据文献报告,PSM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有严重消耗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于感染此病[3,4].PSM是东南亚AIDS患者常见的合并感染的疾病[5].在人类还未找到根治AIDS的有效方法前,做好AIDS合并PSM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燕珠;陈秀珍;钟柱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及护理

    腹股沟疝修补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目前,国内传统的较多术式均存在术后局部张力较高的问题,尤其是老年病人复发率高达25%[1].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新方法.我科1999年8月~2003年6月对17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施行了无张力疝修补术,无近期复发,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陆素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