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张小丽

关键词:神经外科危重病人, 常见并发症, 神经外科病人, 护理措施, 发生情况, 预防, 死亡, 本科
摘要: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并发症很多,严重的并发症是神经外科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作者通过总结本科3年来危重病人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癌22例误诊分析

    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甲状腺癌29例,其中22例术前并没考虑甲状腺癌,故仅作一般手术切除,误诊率为75.9%.现就甲状腺癌的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郭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思密达联合叶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36例

    腹泻是婴幼儿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秋、冬季发病数高,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亿人次发病和400万人死亡[1].现回顾我院收治264例腹泻病儿,总结如下.

    作者:刘宁;李苏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学龄前儿童龋病和矫治的调查研究

    龋病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范围内需重点防治的第三位非传染性疾病.由于儿童时期乳齿龋病是高发期,为了进一步科学地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我们结合年度儿童体格检查,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生和矫治进行了调查研究.

    作者:张锦明;朱菊芳;陆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检测并观察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乙肝两对半和HBV-DNA的相关性,探讨Pre-S1检测的意义.方法(1)用ELISA法检测200例患者的Pre-S1与乙肝两对半,按两对半结果分成5组;(2)用定量PCR检测上述标本HBV-DNA;(3)观察检测Pre-S1、乙肝两对半和HBV-DNA的相关性.结果Pre-S1在HBeAg(+)组中检出率(94.29%)高于HBeAg(-)组中(P<0.01),Pre-S1与HBV-DNA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项实验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血清Pre-S1检测是HBV感染与复制的新指标,在乙肝诊断、治疗、预后和评价治疗效果中有较实用的价值.

    作者:黄小珍;张志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41例白塞氏病的护理

    白塞氏病又称白塞综合征,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疾病.口腔、眼睛、生殖器、皮肤为本病好发部位[1].我科共收治了41例白塞氏病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钟柱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牙颌面畸形外科治疗的护理

    颌骨畸形可单发于上颌骨或下颌骨,也可同时发生上、下颌骨或与面部其它骨骼畸形伴发.通过正颌手术可以矫正严重的牙颌面畸形,以达到医治畸形、恢复功能、改建结构、实现美容的目的[1].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正颌外科与正畸科协作,成功治疗牙颌面畸形36例,伤口Ⅰ期愈合,达到术前设计效果.

    作者:文学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生长激素药物激发试验的护理指导

    生长迟缓儿童有一部分需要进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药物激发试验,以了解下丘脑-垂体-肝-软骨生长轴功能.激发试验需要分2个半天进行,每天抽血5次,因此患儿是否合作决定着试验能否顺利进行,加强护理指导十分重要.

    作者:黄小芳;戴艺;黄秀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2例乙肝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以seldinger技术用明胶海绵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后1周、3~5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上升,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缩小,肝CP积分上升,严重并发症死亡3例.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显著,注意栓塞面积及保肝治疗.

    作者:王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恶性淋巴瘤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结果恶性淋巴瘤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化疗缓解后D-二聚体水平降低,但仍较正常对照组高.结论D-二聚体随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而变化,检测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监测恶性淋巴瘤的病情变化.

    作者:梁智;洪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护理技术》教学中渗透护生综合能力培养初探

    实现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而教育事业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基本保证[1].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护理教育的现代化,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是值得护理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作者:陈运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护理工作探讨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日益发展,老年性白内障成为目前世界老年性眼疾的主要致盲原因.有报道致盲率达46.07%,60岁以上的老人为60.11%,80岁以上的老人为83.02%[1],目前手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有效手段.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超声乳化手术已经成为白内障复明的常规方法,且获得了良好的结果[2].现对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做一综述.

    作者:张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的诊治进展

    年龄≥60岁,收缩压(SPB)≥140 mmHg或(和)舒张压(DPB)≥90 mmHg者称老年高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一部分是由老年前期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在老年期才出现血压升高.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合并症多,致残致死率高.收缩期高血压可使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4倍[1],脉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3].本文就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小量乌拉地尔控制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小量乌拉地尔控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实验组17例,静脉注射乌拉地尔10 mg.麻醉插管后行控制呼吸,气腹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10 mg,记录充气前、充气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后1、3、5、10 min时SBP、DBP、HR数值.结果实验组在气腹后静脉注射乌拉地尔10 mg,能有效地缓解和控制腹腔镜手术气腹后血压的剧烈变化.与对照组比较1 min时SBP下降16.3%,DBP下降15.1%,HR无显著变化.用药后各时点血压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以3~5 min时为著(P<0.01).结论静脉注射小量乌拉地尔对控制气腹后血压剧增效果确切.

    作者:梁秀影;姚华国;方向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国内护士职业压力现状与对策

    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护理服务市场化趋势给护理专业自主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激烈的社会竞争也对护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1],加上当今社会个人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护士职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护士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2].

    作者:覃金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及材料应用的临床观察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90%以上住院病人通过静脉用药治疗疾病.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对静脉穿刺后拔针技术的方法、准确按压穿刺部位,避免按压部位不准引起皮下淤血、并有效的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疼痛.

    作者:关小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

    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的严重并发症[1,2],可引起心律失常和组织血液灌流不良[3],频发低血压加速终末期肾衰病人残存肾单位减少,且透析中低血压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作者:焦青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优化实验课,提高妇产科教学效果

    <妇产科学>是中等卫校妇幼、助产等专业的主课.实验课教学的好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实习及以后的工作.为了保证<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和满足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对<妇产科学>的实验教学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学生通过学习、练习、课间见习及岗前培训等环节,能更好掌握妇产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能理论联系实践,为毕业实习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伍惠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性病恐怖症的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护理模式的改变,如何使患者能够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身心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健康教育是指对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的与疾病有关的医学与护理知识的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患者及家庭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其健康行为和问题以利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1].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

    作者:杨燕珠;钟柱英;陈秀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奥曲肽、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来势凶猛,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达50%[1].目前对SAP主要采取早期综合治疗措施.自1999年8月至2003年12月,我科采用非手术方法,以奥曲肽、乌司他丁为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佩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性心导管术的发展,已有多种封堵器运用于PDA的介入治疗,Amplatzer封堵器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现将我院成功地用Amplatzer 封堵器治疗1例动脉导管未闭的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叶少武;莫丕立;黎志革;彭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