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进展

杨小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治疗, 药物浓度, 心肌功能, 静脉给药, 动脉内, 血栓, 溶解, 控制, 峰值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静脉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给药的途径,使溶栓药物浓度迅速达到峰值,以达到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控制心肌梗死的范围,改善心肌功能的目的.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近几年来,汁算机多媒体和局域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文字处理和数据库软件技术的成熟,为护理信息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1].

    作者:吴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海舒必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40例临床观察

    海舒必是舒巴坦与头孢哌酮以1:1比例配制的联合制剂,其中舒巴坦的β-内酰胺酶抑制机能是1976年研究发现的,舒巴坦与第三代头孢菌素之头孢哌酮结合成为第一个新型超广谱强效抗生素.2001~2002年我们应用海舒必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卓青;唐秀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山东省邹城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1882年德国医学家罗伯特科霍发现了结核杆菌.100多年来,结核病还肆虐全球.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扩展,结核病与艾滋病的双重感染以及许多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不完善,致使结核病疫情呈蔓延趋势,目前,全世界60多亿人口中有20亿结核菌感染者,患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达1000万人,每年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作者:许静;李亚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肠道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胃肠功能性疾病,是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作者:莫思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开放性膀胱破裂12例报告

    开放性膀胱破裂临床较少见,但病情往往较复杂,合并伤多.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我院1986年7月至2002年7月共收治开放性膀胱破裂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3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伴多脏器衰竭的护理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心脏病之一[1].其病程长,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能临床缓解,生活质量差;急性发作期病情重,其主要表现为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肝肿大,胃肠道瘀血,全身水肿.

    作者:黄柳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低领切口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06例体会

    我院外科1990年12月至2002年6月,施行低领切口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06例(低切组),与同期传统切除术8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忠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例巨幼红细胞贫血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护理

    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性DNA合成障碍引起的.我科曾收治了一例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巨红细胞贫血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患者,口服维生素B12,静注弥可保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岚;曾环玉;杨素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的研究

    静脉输液不仅是一项护理技术操作,而且是对各类危重病人的生命支持手段.为此,有必要对静脉输液新技术进行研究探索,以逐步完善我国静脉治疗的护理管理,提高静脉输液的专业水平.现结合临床实践从以下四方面予以综述.

    作者:邢淑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氯氮平引起的发热及治疗

    氯氮平为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对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而且锥体外系反应较轻微,但是有些副作用比其他药物突出,如可导致粒细胞缺乏症、心动过速、便秘或肠梗阻、流涎、发热等.本文对其引起的发热进行归类总结.

    作者:陈昌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硬膜外阻滞时小剂量咪唑安定术中遗忘作用的临床观察

    椎管内麻醉术中记忆还未引起麻醉医师足够重视,术中记忆增加术后焦虑紧张、精神疲劳,对病人无疑是痛苦的,咪唑安定能减少椎管内麻醉术中知晓.本实验对椎管内麻醉的病人给予小剂量咪唑安定,观察病人术中记忆的遗忘效果.

    作者:李红喜;林玉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经颅多普勒对人工心瓣膜患者脑动脉微栓子的监测

    目的监测人工心瓣膜患者脑动脉微栓子(MES)情况.方法采用Multi-DopX4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20例人工心瓣膜患者脑动脉微栓子.结果微栓子阳性14例,阳性率为70%,出现频率为0~319个/30min,相对强度为11~42(均数为22.9)dB,时间延迟为0.9~35(均数为11.6)ms.结论TCD是监测人工心瓣膜患者脑动脉微栓子的较可靠的方法.

    作者:唐德萍;薛富英;林慧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细管闭式引流胸腔注入博莱霉素联合岩舒治疗癌性胸水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博莱霉素联合岩舒注射液胸腔注射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对癌性胸水29例均使用细管闭式引流,使胸水流尽后,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以博莱霉素40mg、岩舒注射液20ml分别注入胸腔;对照组14例,用博莱霉素60mg注入胸腔.结果观察组CR11例,PR 3例,NC 1例;对照组CR5例,PR 4例,NC 5例;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胸痛、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博莱霉素与岩舒注射液胸腔注射治疗癌性胸水有协同迭加作用,可减少博莱霉素的用量,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作者:陈孟;何报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上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之一,出血时常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及时治疗和有成效的护理是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我科1997~2002年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麦妹兴;陈小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麻醉恢复期、手术后各个阶段的看护,其目标是确保患者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同时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对有身体、心理危机的患者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帮助[1].现将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及适当调整双下肢长度等.2000年10月至2003年4月,我科收治12例髋关节疾患及股骨颈骨折病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一例以持续低血糖昏迷为主的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

    2000年2月我院收治了1例以持续低血糖昏迷为主要症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很好地配合了临床确诊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氯胺酮在人流术中的镇痛作用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工流产不仅危害孕妇的生殖健康,还影响妇女的心理机能,同时人工流产在非麻醉下进行使孕妇紧张、痛苦而且还会面临人流综合征的威胁.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共行人工流产87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萍;杨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腰椎滑脱症内固定治疗进展

    腰椎滑脱(Lumbar Spondylolisthesis)一般指上腰椎相对于下腰椎或骶椎向前或向后的移位,治疗方法重要的是内固定,经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完善,现综述如下.

    作者:孙宏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40例老年眩晕的病因分析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门诊老年人眩晕平衡障碍成为常见的主诉症状,而大多数患者都为脑血管疾病病人,现就门诊40例老年人眩晕的常见病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志耀;王锦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