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科素亚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廖耀云;林柏;莫贵国

关键词:科素亚, 卡托普利, 高血压
摘要:目的评价新一代抗高血压药物科素亚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试验的方法,将10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2例,口服科素亚50mg,1次/d;对照组52例,口服卡托普利12.5mg,3次/d,疗程为6周.用偶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ABPM)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降压有效率分别为96%、92%,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且均能有较好的谷/峰比值.对照组主要副作用有咳嗽.结论科素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长效降压药物.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胺与硝普钠联合治疗心衰疗效观察及护理

    2000年11月至2002年12月我科采用微量静脉输液泵泵入多巴胺、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疗效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凤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婴幼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改变的临床价值

    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6均符合1988年婴幼儿川崎病(KD)16例,本文着重观测其冠状动脉改变情况,探讨其诊断及治疗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王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患者综合干预96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主要决定因素是生活方式[2].本文通过对大厂矿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年的综合干预,并进行家庭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玉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结果分析

    目的利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探讨高血压患者心肌灌注的情况.方法对47例高血压患者、16例对照组进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分析其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结果.结果高血压组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66%)显著高于对照组12.5%(P<0.005);高血压组心梗发生率23.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内心肌缺血患者中吸烟者的比例为71%,显著高于不吸烟者的25%,(P<0.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较易并发心肌缺血和心梗,吸烟是其危险因素.

    作者:陈江林;唐淑萍;林兆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抢救小儿特重烧伤中的应用

    小儿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增高,大量体液外渗,血容量锐减,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扩容治疗,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的重要措施是多管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由于烧伤补液量多,时间长,使用普通针头穿刺,因创面及病情的影响,穿刺较困难,经常不能有效保证补液的需要,延误抢救时机,影响病人生命.

    作者:陈成丽;毛德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加强医院医疗服务行为的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影响,国家人事部计划5年内完成对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因此,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的管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作者:张培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癌症患者对护患关系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随着社会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十分重视人文服务,尤其是肿瘤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了解癌症患者对护患关系认知情况,以便正确运用交流技巧与癌症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我院于2002年1月至7月对41例癌症患者进行了护患关系认知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日惠;吕小红;陈丽君;陈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出院指导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所致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需要终生的抗凝治疗,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或栓塞是瓣膜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在患者出院前给予及时、正确的出院指导十分重要,避免患者及家属忽视甚至中断治疗,从而导致血栓形成或栓塞,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47例院外心肺复苏特点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院外心肺复苏的特点和对策.方法对1998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开展院外心肺复苏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47例,心肺复苏成功72例,脑复苏成功30例,心搏骤停原因以不明原因猝死和心血管疾病多见.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0.77min.结论院外复苏的特点是:复苏率低、急救条件差、极少目击者会施行CPR、医疗配备不足、围心搏骤停期的救治空白、搬运困难等.提出对策为: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完善急救设备的配备、研究提高现场CPR成功率的药物和器械、建设城市住宅急救通道,对心搏骤停早期CPR患者及时转动回医院抢救.

    作者:李雄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4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机体免疫力下降,经常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使陈旧性结核病灶复发或感染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较大的困难,如果不认真进行鉴别诊断,则非常容易误诊或延误治疗[1].现就我科1990~2002年收治的45例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

    作者:覃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进展

    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近来研究发现,交感神经系统长期激活具有不良的生物学效应,在心衰进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1].

    作者:邵宏华;李德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略论中医养生与老年保健

    当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比例也日益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祖国医学是养生保健的一大宝库,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老年养生保健,对这方面有十分详细的论述.本文结合历代和当前医家对老年保健的研究成果,就老年保健及中医养生进行粗略的探讨.

    作者:黄泗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对329例唇腭裂患儿的双向心理护理

    唇腭裂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先天性发育畸形,我国的发生率为1.82%[1].我科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唇腭裂患儿329例,其中男246例,女83例,年龄小2个月,平均2岁11个月.

    作者:莫苍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胎龄<35周,体重<17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出生第7d皮下注射rhEpo 250u/kg.d,1次/2d,每周3次,用药共5周;对照组未用rhEpo.两组均口服维生素E及铁剂.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输血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01).治疗组早产儿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rhEpo可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早产儿输血率.

    作者:潘新年;刘先知;陈少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近年来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大多数患者患了癌症后常有明显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要,因为他们从正常的社会角色转变为患者的角色,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及生活,而是要面对新的住院环境及新的人际关系,还要面对各种检查、治疗及护理等,这些均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怀疑、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绝望等,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体贴和关爱.

    作者:黄玉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血管病事件的调脂外作用

    近年来,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都证实,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statins,他汀类药物)不仅可调整血脂水平,而且可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作者:严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几种输血传播疾病研究现状及进展

    在已知的输血传播疾病中,病毒性疾病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对目前血站尚未开展常规检测但国内外有较多研究报道的几种新型病毒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荣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一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防感染的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其他实体瘤的一种新方法,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从病人外周静脉血中采集造血干/祖细胞进行移植的方法.2003年元月我科成功地进行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整个移植过程病人无任何感染现象,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锦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芬太尼伍用普鲁卡因用于PCIA疗效观察

    目前,吗啡和芬太尼作为术后镇痛主要药物,无论是经静脉或硬膜外给药,在剂量足够的条件下,可使90%左右的病人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1].硬膜外给药,用药相对少而镇痛完善,但尿潴留机会增多;静脉给药,常伍用一些镇静药以加强芬太尼的作用,减少用药量,但随之而来的中枢副作用增加.我院在不改变芬太尼浓度情况下配伍应用0.25%普鲁卡因应用于PCIA,效果满意,减少了并发病症和副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雪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放疗并医院真菌感染及耐药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易感因素的不断增加,医院感染问题日趋突出,且医院真菌感染的比例随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及放疗时间延长而增加.为了解放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状况,对住院放疗患者395例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现将结果报告报下.

    作者:李晖;陈艳华;陆一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