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压宁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3例临床报道

彭环庆

关键词:压宁定, 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尿嘧啶衍生物, 现报告如下, 乌拉地尔, 双重作用, 哌嗪取代, 临床观察, 选择性, 心功能, 商品名, 中枢, 外周, 静脉, 患者
摘要:乌拉地尔(商品名:压宁定)是一种苯哌嗪取代的尿嘧啶衍生物,作为选择性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具有外周和中枢的双重作用.我们通过静脉使用压宁定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3例,临床观察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54-2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迁延性泄泻

    泄泻为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以排便次数多为特点,因饮食不节或感受时邪,脾胃运化失常,升清降浊失司而成.1999~2001年10月我科对64例迁延性泄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654-2穴位注射作辅助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组作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大腿、臀部广泛性皮肤撕脱伤伴感染合并骨盆骨折的护理

    大腿、臀部广泛皮肤撕脱伤由于合并骨盆骨折,不能随意翻动身体,给创面的治疗、褥疮的预防以及会阴部的护理造成很大的困难.我科于2001年11月收治了一例因车祸致双大腿、臀部广泛性皮肤撕脱伤感染合并骨盆骨折,经抢救和多次植皮后创面愈合无褥疮发生,骨折已有骨痂生长,报告如下.

    作者:莫楚;罗远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卵巢癌腹腔联合全身化疗的护理

    我科1993年至2000年对60例卵巢癌患者采用单穿腹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卵巢癌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年龄小18岁,大67岁,平均44岁,按1987年TIGO国际分期标准:Ⅱ期10例,Ⅲ期35例,Ⅳ期15例.

    作者:郑小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34名儿童锌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锌元素和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心理卫生健康密切相关,笔者对南宁市某幼儿园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锌及膳食中锌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体格发育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友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多虑平与雷尼替丁、吗丁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itional dyspepsia,FD)发病率较高,有部分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我们将120例伴有抑郁、焦虑、失眠、情绪波动症状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多虑平与雷尼替丁合用及单用雷尼替丁治疗FD的疗效.

    作者:张卓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硒制剂对小鼠血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硒制剂对荷瘤小鼠和环磷酰胺化小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灌胃给药予荷瘤小鼠及环磷酰胺化小鼠,观察血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本品能降低环磷酰胺化小鼠对血细胞的毒性,使血细胞总数明显回升,能提高S180荷瘤小鼠的血细胞总数.结论本品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和环磷酰胺化小鼠的血细胞总数.

    作者:李伟芳;李茂;周军;覃良;韦宝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理疗法在辅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

    为探讨心理因素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过程中的作用,随机对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指在行椎板切除术或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仍有腰部、臀部或下肢的顽固性疼痛或其它不适症状.FBSS发病率约10%~40%[1].我院从1994~2001年8月对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板减压术23例,腰椎间盘摘除术143例.获随访116例,发生FBSS12例,现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FBSS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作者:崔彩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外伤性白内障Ⅰ期、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IOL植入术的手术时机及方式.方法比较28例外伤性白内障Ⅰ期IOL植入术(Ⅰ组)与35例Ⅱ期IOL植入术(Ⅱ组)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矫正视力>0.3者,Ⅰ组18例(72%),Ⅱ组30例(81.6%);矫正视力>1.0者,Ⅰ组5例(20%),Ⅱ组8例(21%).结论Ⅰ期IOL植入术适用于眼部损伤较轻者,Ⅱ期适用于儿童患者及眼部损伤较严重者.

    作者:梁皓;谭少健;卢荣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研究进展

    儿童肥胖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广州、上海、北京三城市的调查,7~17岁儿童的超重率是12%,肥胖率是11%.12~16岁是上海市男童超重率的高峰,可达51%,是女童的2倍.台湾城市小学儿童1974年肥胖者仅为2%,1990年其青少年肥胖率已达17.4[1].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形态、功能的发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心理行为,小儿肥胖也易发展为成人肥胖[2],成为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病的诱因之一.本文就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病因、生理机能、社会心理行为和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潘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卡托普利与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晚期患者伴肾功能损害,目前缺乏特异治疗.我院自1997年2月~2001年7月应用卡托普利配合黄芪注射液治疗DN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雨旺;刘勤;张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72例报告

    生后2天至1岁(主要为生后20天至3个月)的婴儿因维生素K(下简称vitk)缺乏所致的出血称晚发性vitk缺乏症.本病起病急骤,严重出血、贫血、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和凝血检验异常.我院儿科自1996年11月至2001年10月共收治本症患儿7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毅燕;黄章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3碳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慢性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3碳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在诊断慢性反复腹痛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116例反复腹痛患儿均作13碳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116例儿童HP感染阳性率37.9%,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HP感染率递增.结论 13C-UBT试验是一种简便、安全可行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作者:刘福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未成熟儿的发生、并发症及死因分析

    出生体重不足1000g称之超未成熟儿.本文对在我院分娩、资料完整的92例超未成熟儿的发生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宁怀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和血清微量元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我国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在我国死于胃癌的患者估计多达16万,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因此必须对胃癌的病因、诊断、预防等方面作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作者:孙淑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CT对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

    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并不少见,由于肿瘤巨大,邻近脏器和血管明显受压推移及变形,从而造成肿瘤来源的不确切性[1].因此,运用CT扫描进行定位上的诊断非常重要.现就CT对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综述如下.

    作者:李耀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如何翻译或用英文撰写医学论文结构式摘要

    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扩大,我国医学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这要求用外语(一般是英语)进行撰写论文摘要,即使在国内,有许多专业性医学期刊也要求写英文摘要.医学论文摘要一般有一定的格式,主要可分为传统式摘要和结构式摘要两种,各自在结构、格式、分段、顺序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当然也决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杂志各有其编排和投稿的具体要求.世界上已有近百种生物医学期刊应用了结构式摘要,我国中华医学会主办的50余种刊物中已有10余种应用了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的采用已成推广之势.本文拟就如何翻译或用英语写作医学论文结构式摘要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一一介绍.

    作者:林生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而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决定骨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能用于预测骨折的发生,也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指标,它受营养、运动、遗传及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是影响BMD的主要因素.单卵双生子和家系研究已显示基因对BMD的影响约占40%~60%,超过了其他因素如钙的摄入、运动或某些药物和疾病对BMD的影响[1].

    作者:朱敏嘉;王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过氧乙酸处理复用透析器的体会

    过氧乙酸杀菌作用强,副作用少,但在处理复用透析器时仍会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6月-2001年5月共使用过氧乙酸处理复用透析器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620例次,仅有8次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召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碘造影剂CT增强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附975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展,碘造影剂大量应用,使广大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但在CT增强检查时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增多,严重危及生命,必须引起重视.本文回顾我院近十年来使用离子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出现不良反应及如何预防和处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建华;刘聪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