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癌腹腔联合全身化疗的护理

郑小琴

关键词:卵巢癌, 腹腔灌注, 全身化疗, 资料与方法, 分期标准, 病理诊断, 癌患者, 手术, 年龄, 护理, 病人
摘要:我科1993年至2000年对60例卵巢癌患者采用单穿腹腔灌注联合全身化疗,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卵巢癌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年龄小18岁,大67岁,平均44岁,按1987年TIGO国际分期标准:Ⅱ期10例,Ⅲ期35例,Ⅳ期15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双歧治疗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

    腹泻病为婴幼儿常见病,运用金双歧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5月~8月间门诊腹泻病患儿共83例.特点:①年龄≤3岁;②急性起病,腹泻病程于1周内;③大便次数>3次/日及粪便含水量增多;④大便镜检WBC<5次/HP.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进行系统观察.

    作者:郑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9例报告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mesh plug hernia repair,简称mesh plug修补术)因其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术式合理,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已被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采用该术式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19例,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发生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的征候.我院神经外科采用超早期(6h内)手术治疗脑出血3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秦媳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术后ICU治疗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是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高危人群[1].我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从1999年1月至2001年11月收治了19例.现将ICU治疗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彭劲松;黄海清;黄玉;谭冠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nm23-H1表达产物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nm23-H1蛋白产物在恶性黑色素瘤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恶性黑色素瘤和32例黑色素细胞痣中nm23-H1蛋白产物.结果 nm23-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恶性黑素瘤和黑色素细胞痣分别为39.2%和21.1%,差别无显著性(P>0.05),恶性黑素瘤转移组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 nm23-H1基因表达在抑制恶性黑色素瘤转移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检测nm23-H1蛋白的表达可作为临床预测转移的有用指标.

    作者:张增锋;李德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腹盆腔插管注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附40例分析)

    输卵管性不孕占不孕病因的30%~40%,多由盆腔感染引起,以往惯用静脉注入抗生素及中药灌肠治疗,但对于那些反复感染者及形成粘连包块的卵管炎症疗效并不理想.我院不孕不育诊疗中心自1996年1月~1999年6月,采用统一诊断标准及药物配方,行盆腔插管直接注药对输卵管慢性粘连梗阻所致不孕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王琳;叶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34名儿童锌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锌元素和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心理卫生健康密切相关,笔者对南宁市某幼儿园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锌及膳食中锌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体格发育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友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外伤性白内障Ⅰ期、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IOL植入术的手术时机及方式.方法比较28例外伤性白内障Ⅰ期IOL植入术(Ⅰ组)与35例Ⅱ期IOL植入术(Ⅱ组)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矫正视力>0.3者,Ⅰ组18例(72%),Ⅱ组30例(81.6%);矫正视力>1.0者,Ⅰ组5例(20%),Ⅱ组8例(21%).结论Ⅰ期IOL植入术适用于眼部损伤较轻者,Ⅱ期适用于儿童患者及眼部损伤较严重者.

    作者:梁皓;谭少健;卢荣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浅静脉置管采血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在新生儿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常需要采集血标本检测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的目的,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血标本质量密切相关.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标本质量的影响很大,临床上多见溶血、凝血等现象.为了寻求合理的采血方法,提高血标本质量,对248例新生儿作比较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周敏;史清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病程迁延,常见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经行腰痛、月经不调、带下异常和不孕等症.近年来共应用中药治疗3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大腿、臀部广泛性皮肤撕脱伤伴感染合并骨盆骨折的护理

    大腿、臀部广泛皮肤撕脱伤由于合并骨盆骨折,不能随意翻动身体,给创面的治疗、褥疮的预防以及会阴部的护理造成很大的困难.我科于2001年11月收治了一例因车祸致双大腿、臀部广泛性皮肤撕脱伤感染合并骨盆骨折,经抢救和多次植皮后创面愈合无褥疮发生,骨折已有骨痂生长,报告如下.

    作者:莫楚;罗远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发片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生发片由伏苓、丹皮、首乌、黑枣、桑椹子等十二种中药提取制成的一种中草药浸膏复方制剂,具有补血、健肝肾,促进头发生长,增强体质等功效,用于全秃、脂秃.生发片的质量标准已收入国家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七册,但缺少含量测定指示,本文主要对其主要活性成份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1],可有效地控制其内在质量.

    作者:黄蓓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心理疗法在辅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

    为探讨心理因素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过程中的作用,随机对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栓通治疗糖尿病阳痿17例疗效观察

    阳痿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至今仍未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多以严格控制血糖,恢复患者的精神及体质为基本的治疗原则,所获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我院自1995年开始用血栓通对17例糖尿病性阳痿患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104例诊治体会

    外伤性小肠破裂虽是常见的腹内脏器伤,但临床上延误诊断和处理不当仍时有发现.我院自1992~2001年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104例,现对其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赵辉;王青丽;刘昌胜;王金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安迪灵粉剂外用防治新生儿脐炎的体会

    新生儿脐炎是一种急性脐蜂窝组织炎,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新生儿出生时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易感染疾病,受感染后又不易控制,常可发展为新生儿败血症[1],临床上常用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由于新生儿服药、输液难,又不易配合,既增加产妇的心理痛苦,又不方便哺乳.近年来,我们将安迪灵粉剂应用于新生儿脐部炎症或者有少量渗液的患儿,直接外用于新生儿脐部,对新生儿脐炎疗效显著,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而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决定骨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能用于预测骨折的发生,也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指标,它受营养、运动、遗传及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是影响BMD的主要因素.单卵双生子和家系研究已显示基因对BMD的影响约占40%~60%,超过了其他因素如钙的摄入、运动或某些药物和疾病对BMD的影响[1].

    作者:朱敏嘉;王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头颅多用摄影架的制作与使用

    头颅颞骨许氏(Schülller)位、伦氏(Runstrom)位、梅氏(Mayer)位、斯氏(Stenvers)位、颞颌关节侧位、茎突前后位、视神经孔瑞氏(Rhees)位、蝶鞍后前位、舌下神经孔位、眶上裂位与眶下裂位等,在临床应用虽多,但解剖位置特殊,附近结构影像干扰大,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不容易照好,影响诊断,笔者根据上述位置的摄影原理,制作投照辅助工具--头颅多用摄影架(下称摄影架),经多年应用,效果满意好,兹介绍如下.

    作者:农俊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危重病,为多种心脏病的后期转归,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上升.本病在中医属胸痹、咳喘、水肿等范畴.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确有疗效.以下就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近年来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张学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

    CT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CT诊断主要是依据CT图像所提供的正常或异常的信息而作出诊断结论,可见优质CT图像是诊断疾病确切性的前提条件,因此对CT图像质量的要求就成为十分关注和探讨的问题[1-6]本文就影响CT图像因素及如何提高CT图像质量的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李强;陈茂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