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俊彬
皮肤是维持内环境稳定和阻止微生物侵入的屏障,烧伤后发生的局部及全身问题均与丧失皮肤屏障有关,重整或恢复皮肤屏障就成为烧伤治疗的终目的.因此创面覆盖物在烧伤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成为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必备条件,它能恢复受破坏的皮肤屏障,减少体内成分的丢失,阻止细菌侵入,缓解疼痛,并能为自体皮移植,扩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是目前烧伤临床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就烧伤创面覆盖物综述如下.
作者:文育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几年来,我校教师普遍感到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成绩下降,补考人次增多,课堂上思想不集中,开小差的现象较普遍;课后认真复习向老师提问题的很少.为此,笔者于2001年5月对本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翠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近3年收治酒精性肝硬化4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3例患者为男性,32~72岁,平均51.8岁,病程2个月至8年.每日摄入酒类折合酒精量70~400克,平均168克,饮酒年限10~50年,平均24.1年.单纯酒精性肝硬化27例,另16例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作者:唐先锋;李运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IOL植入术的手术时机及方式.方法比较28例外伤性白内障Ⅰ期IOL植入术(Ⅰ组)与35例Ⅱ期IOL植入术(Ⅱ组)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矫正视力>0.3者,Ⅰ组18例(72%),Ⅱ组30例(81.6%);矫正视力>1.0者,Ⅰ组5例(20%),Ⅱ组8例(21%).结论Ⅰ期IOL植入术适用于眼部损伤较轻者,Ⅱ期适用于儿童患者及眼部损伤较严重者.
作者:梁皓;谭少健;卢荣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锌元素和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心理卫生健康密切相关,笔者对南宁市某幼儿园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锌及膳食中锌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体格发育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友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扩大,我国医学科技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这要求用外语(一般是英语)进行撰写论文摘要,即使在国内,有许多专业性医学期刊也要求写英文摘要.医学论文摘要一般有一定的格式,主要可分为传统式摘要和结构式摘要两种,各自在结构、格式、分段、顺序等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当然也决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杂志各有其编排和投稿的具体要求.世界上已有近百种生物医学期刊应用了结构式摘要,我国中华医学会主办的50余种刊物中已有10余种应用了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的采用已成推广之势.本文拟就如何翻译或用英语写作医学论文结构式摘要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一一介绍.
作者:林生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大腿、臀部广泛皮肤撕脱伤由于合并骨盆骨折,不能随意翻动身体,给创面的治疗、褥疮的预防以及会阴部的护理造成很大的困难.我科于2001年11月收治了一例因车祸致双大腿、臀部广泛性皮肤撕脱伤感染合并骨盆骨折,经抢救和多次植皮后创面愈合无褥疮发生,骨折已有骨痂生长,报告如下.
作者:莫楚;罗远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胃电图改变.方法对76例COPD病人空腹检测胃电图,其中11例进行餐前、后胃电节律对比.结果 COPD组的胃电节律过缓、过速、混合性节律紊乱比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有显著性意义(P<0.025).COPD组餐前、后胃电节律改变不明显.结论COPD病人胃电图的胃电节律过缓、过速、混合性节律紊乱高于正常健康人.可解释大部份COPD病人有消化道症状如纳差、恶心等现象.胃电图检查具有安全、方便、无痛苦、可重复的优点,而且对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钢;林宪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前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妇科常见病,但其术前误诊率甚高.现对55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误诊分析.
作者:莫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过氧乙酸杀菌作用强,副作用少,但在处理复用透析器时仍会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6月-2001年5月共使用过氧乙酸处理复用透析器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620例次,仅有8次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召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大面积烧伤创面休克期切痂与早期生物敷料覆盖的治疗对比,为基层医院医生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科大面积烧伤病人采用休克期切痂的29例、早期生物敷料覆盖的33例病人在治疗中发生的毒血症、MODS、手术面积、死亡率及近期生活能力的优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休克期切痂组毒血症、MODS的发病率显著低于生物敷料覆盖组(P<0.01),生物敷料覆盖组手术面积明显少于切痂组(P<0.05),而近期生活能力优良率也显著高于切痂组(P<0.01).结论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创面的治疗方法应综合考虑,不应盲从,如创面以Ⅲ度为主,可采用休克期切痂植皮,以抢救生命;如以深Ⅱ度为主的混合性创面,则可在密切监护下采用生物敷料覆盖创面,以减少对创面的损伤.
作者:彭云;梁茶;谭文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幼儿园集体儿童手足口病局部流行的原因及提出预防措施,以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方法对2001年龙岗区南岭村3家幼儿园集体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家幼儿园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1.2%~2.9%,3~岁年龄组幼儿的发病率较高.结论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采取预防措施对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宋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胫骨干复杂性骨折按AO分类为C型,我院自1995年5月~2001年9月对32例胫骨干开放性C型骨折病人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桂华;卜波;陈伟强;黄祖雄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进展,左心室假腱索的检出率逐年提高,但临床仍易误诊.我科于1988~1999年检出左心室假腱索患者20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任永林;刘锦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急性咽炎、喉炎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1998年以来,笔者用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成人急性咽喉炎3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梓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新生儿ABO溶血症(ABO-HDN)可致高胆红素血症,重症者可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可致新生儿死亡,或留有运动发育迟缓障碍.Robo等人于1991年首先提出了新生儿溶血患儿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来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从而减少交换输血的次数.我院于1996年6月起应用大剂量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平;李柏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新生儿脐炎是一种急性脐蜂窝组织炎,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新生儿出生时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易感染疾病,受感染后又不易控制,常可发展为新生儿败血症[1],临床上常用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由于新生儿服药、输液难,又不易配合,既增加产妇的心理痛苦,又不方便哺乳.近年来,我们将安迪灵粉剂应用于新生儿脐部炎症或者有少量渗液的患儿,直接外用于新生儿脐部,对新生儿脐炎疗效显著,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测定自体全厚皮片内前列腺素E2含量的动态变化,并观察其含量变化对黑色素细胞(MC)增殖的可能影响.方法借助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皮片PGE2含量,同时观察表皮内两种MC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7d以前,PGE2含量明显升高,而同期的MC密度经历了减少-缓慢增加这样一个损伤-修复过程.术后1月时,PGE2再次升高不伴MC密度的相应升高,但MC对3H-TdR的摄取明显升高,表明其处于较强的复制状态.结论我们有理由相信,PGE2含量的升高对于MC密度的恢复乃至超过术前水平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进一步研究PGE2的功能,并从控制皮片内的PGE2含量入手控制MC增殖,进而控制皮片的色泽,将是大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作者:李海洋;李武修;王丽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Nemosiderosis,IPH)是一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常反复发作,并以大量含铁血黄素积累于肺内为特征,影响肺功能.在临床上IPH易被误诊,预后不好,如不及时治疗,可因反复肺部大量出血或呼吸衰竭而死亡.我们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96年10月~2000年10月住院的IPH患儿18例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唐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33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失误10例,现将相关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陈海涛;任丰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