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下段出血32例临床报道

吕晓顺;李文英;王洪萍;孟宪华

关键词:子宫下段,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特殊类型, 首位死因, 收缩乏力, 临床观察, 产妇死亡, 病因分析, 收集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首位死因,宫缩乏力是常见的病因[1].通过近5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并收集了32例特殊类型的宫缩乏力性出血--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出血(下段出血),现就这一病因分析报道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池州地区宾馆业一次性化妆品卫生学调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逐渐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池州地区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很快,一次性化妆品纷纷进入各大宾馆.为了解本地区宾馆内供顾客使用的一次性化妆品的卫生学状况,在安徽省卫生防疫站的指导和帮助下,于1998年4月20日至26日,在本区内随机对贵池市和九华山旅游区12家宾馆使用的一次性化妆品--洗发液和淋浴液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正马;童志礼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2钳法的应用

    1992~1998年,我院对5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病人,在施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采用3+2钳法切除甲状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无显微外科条件下断指再植治疗体会

    手是劳动的器官,手指受伤离断的机会很多.自从有了显微外科技术以后,断指再植的存活率已达到90%以上[1].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仍不具备显微外科的条件,但在断指再植上并非无可作为.近年来我们利用病人就诊及时的优势,对6例8指进行了无显微外科条件的再植,存活7指,手指功能基本恢复,一指无菌性坏死.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崇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肥胖者行皮下超量灌注吸脂术治疗进展

    脂肪抽吸术是本世纪70年代由法国的Iuouz医生所首创,而后在整形美容界迅速发展,并一跃成为当今欧美国家排列第一位的美容手术.早期的脂肪抽吸术是干性锐性法,即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用锐性吸引头直接在皮下脂肪层进行抽吸,这种手术方法失血量大,约占抽出物的40%~50%.

    作者:麦慧;彭福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分离、分析技术及其产前诊断应用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蓬勃发展,诊断技术日新月异,目前在产前诊断领域,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产前诊断,因其具不对胎儿构成危害、损伤小,且适用于低风险孕妇大群体筛查等优点,因而被认为是今后具潜力的非侵入性产前遗传学诊断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母血分离胎儿有核红细胞进行产前诊断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朱剑文;邹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耐诺氟沙星菌株对其他抗生素交叉耐药性调查

    近年发现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菌种已达10多种[1].为了解耐诺氟沙星菌株对其他抗生素交叉耐药的情况,给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信息,我们选择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并对诺氟沙星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6株菌种,采用K-B纸片扩散法同时测定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氨苄等10种抗生素交叉耐药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庆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例鼻腔恶性肉芽肿放疗及化疗的护理体会

    恶性肉芽肿为好发于鼻腔或口腔中线部位的进行性坏死病症,治疗主要采用放疗或放疗合并化疗[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右鼻腔恶性肉芽肿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卢杏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外剥内扎加后位切开扩肛术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56例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外剥内扎术与后位切开扩肛术相结合,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56例,对维护肛门自制和排便生理功能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成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磁性分离技术检测T3、T4的应用探讨

    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技术是SERONO公司发明的一种非同位素免疫检测的先进技术,它将免疫磁性微珠分离技术引入酶联免疫测定领域.磁性微珠连接的单克隆抗体与相应的标本抗原结合后,在磁力的作用下,特异性结合的抗原与其它物质分离,再通过酶联免疫显色反应,测定其含量,我们用这一方法对不同浓度的T3、T4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改变置针方式对减轻含钾输液疼痛的观察

    静脉补钾是防治钾缺乏症或低钾血症的重要手段.但是,输入含钾的液体却常常会引起局部疼痛或放射痛,给患者带来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波动,也直接影响了液体的输入效果,为探索减轻含钾输液疼痛的方法,1998年3月至1999年9月,对20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针尖斜面向上的正确注射方式和针尖斜面向下、针柄反向固定的置针方式进行临床应用和对比检验,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吴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54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生命,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1].自1995年元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共处理产后出血54例,分析如下.

    作者:梁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加尼群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40例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目前认为,联合应用2种以上降压药仍不能取得满意效果的高血压属难治性高血压.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依那普利片加尼群地平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4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嘉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传统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模式的转换,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要求护士必须从单纯护理角色向多种护理方式转变.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模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着重阐述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根治术病人的心理、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及出院前的指导作用.

    作者:陆利生;董雪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皮下植入式输注泵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的应用现状

    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某些恶性肿瘤如肝癌,介入治疗已成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70代年初,Blackshear[1]首先设计研制了皮下植入式输注泵继而用于临床,国内从1988年起陆续在临床应用治疗恶性肿瘤病人,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皮下植入式输注泵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病人的应用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叶海洪;梁安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后囊Ⅰ期切开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晶体后囊混浊白内障在施行白内障摘除术后,往往因晶体后囊混浊而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发率高达100%.1995年1月~1999年6月,作者对此类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后囊Ⅰ期切开术,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宝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的应用

    1995年4月至1996年12月我们在30例上肢手术中应用锁骨下血管旁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瑞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不典型心肌梗塞误诊13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AMI)大多于发病时有典型的左胸痛症状,但有部分病例于发病时无明显的胸痛症状,而以其它部位疾痛或其它症状为主要表现,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收集我院从1991年元月至1995年10月收治的117例AMI病例,发现13例因胸痛症状不明显而被误诊、漏诊,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凤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滥用催产素致子宫破裂的临床护理

    催产素是一种子宫兴奋药,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其收缩.作用强度取决于剂量和子宫的生理状态.1例滥用催产素引起不良后果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培芳;卞合香;李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S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

    经椎弓根固定技术(SF)已广泛用于脊柱骨折及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目前常用的固定系统较多,我科自1997年7月起应用洪天禄等设计的SF内固定器,临床应用15例,取得较满意结果.

    作者:肖荣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银杏叶浓缩口服液药理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索银杏叶浓缩口服液(缩写G.C.L)的抗脑缺氧、抗脑缺血药理作用.方法以生理盐水组为空白对照,进行药理实验方法的平行比较研究.结果 G.C.L能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喘息时间及KCN所致小鼠翻身反射消失时间;可降低结扎两侧颈总动脉所致脑缺血大鼠脑水份的含量;能抑制大鼠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的生成.结论提示该口服液具有抗脑缺氧、抗脑缺血及改善脑循环的作用.

    作者:宋明娜;李宁;张毅贞;李鉴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