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产期及发育期接触二恶英样化合物对动物及人类的影响

何冰;马刚

关键词:围产期, 发育期, 二恶英, 化合物, 动物, 污染事件, 社会影响, 禽类产品, 毒性损害, 乳制品, 脑组织, 内分泌, 比利时, 生殖, 神经, 免疫, 继发, 荷兰, 法国, 德国
摘要:1999年1月比利时、荷兰、法国及德国相继发生的严重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二恶英污染事件即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由此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及造成了巨大.围产期及发育期接触二恶英对人类及动物的生殖、内分泌、神经、免疫、脑组织等都有毒性损害,现就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对病人的健康教育

    在当前医院的门诊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此,作者就多年的门诊工作实践提出一些见解,供同仁们参考、商榷.

    作者:全彩梅;李丽林;莫英;江道桂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银屑病治疗的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功能失调、机体代谢、体内微量元素的增减及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故治疗方法繁多.目前其新的治疗药物的前景应是临床效果好的而副作用小. 现将本病近年来治疗上的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霍秀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的预防及护理

    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引起排尿困难的因素中,尿道狭窄是主要原因,狭窄与手术损伤后尿路感染有关.因此,术中避免损伤尿道及术前、术中和术后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是防止术后尿道狭窄的关键.护理上重要是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及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陈雨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B族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及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B族溶血性链球菌(简称GBS)阴道带菌的高危因素及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产检及分娩的孕妇160名(无异常自觉症状),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用革兰氏染色阳性加Camp 试验阳性来鉴定菌种.结果 GBS阳性组48名,阴性组112名,阳性率30%.高龄初产妇、既往有流产史的初产妇、经产妇以及个体经营或无业、少数民族者带菌率高.阳性组胎膜早破、羊水混染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孕母产时/产后发热、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亦为阳性组高于阴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期阴道GBS带菌的高危因素有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既往有流产史的孕妇及经产妇.与教育程度、职业和生活习惯亦有较大的影响.GBS易导致宫内感染.认为应将GBS的检测列入围产期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田矛;马刚;冯忠娜;梁淑燕;陈美芳;吴光;熊灏;李方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我区壮族内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我区壮族聚居地区内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探索我区继续医学教育新路.方法采取问卷形式,从198 0年~1999年对全区各级医院的内科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分壮族组与汉族组进行比较.共发出问卷800份,收回440份,其中壮族占24.5%,汉族占75.5%. 壮族组与汉族组对许多关于继续医学教育问题的看法均基本一致,要求进修迫切,希望到较好的医疗单位学习,尤其是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并要求有业务水平高的带教老师,同时希望增加电脑、外语、统计学等学习内容.结论教学医院的自身健设还需加大力度,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求知欲望,推动我区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

    作者:蒙碧辉;李铭邦;冼苏;李醒三;罗佐杰;刘红;俞锦兴;郑向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救治及护理

    我科ICU收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经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黄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国内资料统计,H IE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为30%左右[1],目前在治疗上尚缺特效疗法.我科于1998 年7月至1999年12月,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21例HIE患儿,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护理介绍如下 .

    作者:姚玉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加味人参白虎汤在治疗危重症患者中的作用(附44例临床分析)

    严重的创伤、休克、感染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一旦发生,病死率高达60%~70%[1].目前在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虽经胃肠外营养、抗感染等现代医学的综合处理,治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不少患者因出现MODS而死亡.我们运用中药加味人参白虎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44例危重症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美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护理

    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疾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吸入的物质有羊水、胎粪、乳汁等.羊水、胎粪、乳汁吸入后在肺部发生炎性反应,即可发生吸入性肺炎.胎粪在肺内潴留可抑制和替代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萎缩和肺透明膜形成[ 1 ].除了给予积极的治疗外,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抢救本病的重要环节.现将2000年3月至5 月收治的新生儿吸入综合征37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劳美琼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喉返神经麻痹的X线诊断

    喉返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征,本文分析39例喉返神经麻痹的临床X线资料,探讨喉返神经麻痹的X线诊断.

    作者:关德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生长激素抑制素在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

    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atin)是一种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简称为生长抑素(SS) ,它由Brzeaup等[1]在1973年首先在羊下丘脑发现.这种多肽在全身各器官均有分布,但在脑组织、胃肠和胰腺的含量较高.目前已知,生长抑素可抑制胃和胰腺的分泌,刺激粘液分泌,降低门静脉压力,松弛胆道口括约肌,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而减轻内毒素血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释放,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因子链产生细胞保护作用等[2 ].生长抑素分泌异常会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失常,从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3].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制剂施它宁(Stilamin)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出血、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胰腺炎、肠瘘、应激性溃疡的治疗及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后的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谭启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保证用药安全

    六十年代发生的反应停事件,在世界17个国家引起近万名儿童发生先天性畸形;我国广泛使用呋喃西林,也导致了为数不少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据WHO统计,各国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比例为10%~20%[1],ADR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者:黄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压宁定治疗高血压急症27例疗效观察

    我院急诊科1998年以来应用压宁定治疗27例高血压急症患者, 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吴旺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扩张型心肌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心脏结构与功能相关性.方法以3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甲状腺激素浓度,后前位X线胸片测心胸比例,彩色心脏超声测定舒张末期心脏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及二尖瓣口返流面积、时间、压力、速度.用SPSS分析结果.结果(1)扩张型心肌病血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减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及促甲状腺素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2 )T3浓度与心胸比例、舒张末期左室大小及二尖瓣口返流面积均呈负相关(r=-0.778,P<0 .001 ;r=-0.638,P<0.001;r=-0.513,P<0.05),T3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783 ,P<0.001 ),与二尖瓣口返流时间、压力、速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中T3明显减低,T3可能参与心肌病的发生发展与演变.

    作者:蓝景生;王晋明;李庚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颈侧切开术取出食管上段异物3例的体会

    食管异物是常见的急诊之一.由于食管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食管异物绝大部分均能在食管镜下顺利取出,但有些异物呈多角形或巨大异物则不易经食管镜取出,如强行钳取,有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危险.此类食管异物好改用外科手术取出.近20年来我们对3例食管上段难取性异物患者采用颈侧切开途径取出异物,效果较好.现摘要报告病例情况并予总结.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葡萄胎的发生、发展在细胞遗传学上的探讨

    为探讨葡萄胎的发生、发展与细胞遗传学的关系,我科从1985~ 1999年对138例葡萄胎患者的诊刮物进行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杨鸿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巯甲丙脯酸、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疗效观察

    我们自1989年至1999年9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18例,其中59例联合应用巯甲丙脯酸、酚妥拉明及多巴胺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戴国泽;卢晓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34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1988年至1998年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3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4例中,男24例(占70.6%),女10例(占29. 4%).年龄16~69岁,平均38岁.原发疾病:鱼胆中毒13例,药物中毒6例,急性胃肠炎,急性肾炎、红斑狼疮、挤压综合征、双肾梗阻、产后大出血各2例,溶血性尿毒症、过敏性紫癜肾炎、颅脑外伤各1例.

    作者:谭焕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退热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150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6年5月~1999年3月,采用退热解肌汤治疗外感1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佳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控制补液量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16例体会

    肝硬化并静脉曲张出血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防治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降低肝硬化死亡率的关键,我们自1997年8月至1999年5月,对16例肝硬化并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在基础止血治疗的同时控制液体入量,获得满意的止血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兰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