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铮;姜洪;赵杰
作者:卢应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妇科自1999年1月至11月共收治宫外孕患者126例,由于抢救及时,护理得当,12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姜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唐(韦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是三甲综合性医疗单位,抗菌药物为使用广泛的药物种类之一.本文分析我院19 95~1999年5年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供应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RP-HPLC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 固定相为Nova-Pak C18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0.2),检测波长为276 nm,并与中国药典(一部,95年版增补本)收载的薄层扫描法相比较.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6~1.79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62%,RSD=1. 56%(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与薄层扫描法结果基本一致,但更为准确.
作者:莫志江;莫可元;莫可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裴红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魏训江;苗守华;董立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王强;吴清明;王小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腹膜透析是与肾移植和血液透析并用和互补的治疗肾功能衰竭,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手段[1].由于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膜透析已可居家进行,很少有透析反应,对心血管影响较少,对社会活动和旅游不受限制,开展家庭腹膜透析正越来越被广大腹透患者所接受.因此正确实施家庭腹膜透析病人及家属的理论与技术培训,对提高透析效果及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黄燕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黄静光;苏乘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恶性肿瘤伴发胸腔积液的出现,说明病期较晚,以往内科治疗效果较差,我院肿瘤科先后采用5-Fu、ADM、MMC、DDP、Vp-16等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999年2月~2000年5月,我们采用顺铂加新福菌素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6例 ,现总结如下.
作者:申晓青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梁莉苹;张逸;游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梁建新;王正东;甘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创伤性膈疝是创伤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在慢性期仍有半数病例发生绞窄性膈疝,死亡率25%~66%[1].现就收治的2例慢性期绞窄性膈疝并胸内结肠破裂报告如下.
作者:黄元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临床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恢复时间.方法对135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入院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观察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除6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升高多在正常值上限3倍以内,治疗第4 周异常肝功能指标治愈率分别为ALT92.4%、AST91.6%、GGT75.6%、ALP91.3%、SB100%、 SB'100%和TBA85.7%,HBsAg(+)携带者与HBsAg(-)者治疗第4周上述指标治愈率无显著差异 .第4周时GGT仍升高者恢复缓慢或不易恢复正常.结论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多呈轻度及一过性升高;HBsAg(+)携带者肝脏应急储备及修复功能较正常人无明显下降;GGT恢复缓慢或不易恢复正常者可能留有持久性的肝内毛细胆管损伤.
作者:芮铭安;王曹锋;杜勤;郑慧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卡托普利是第一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近年来它在治疗高血压、改善肾功能和心功能方面的作用已被临床认识和肯定.但它的副作用也受到临床的关注.我院内科应用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出现咳嗽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尔闻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唐晓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李曼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作者:黄常江;蔡恕一;刘俊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我国、我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差,自然生存期短.手术切除是当前治疗此病的佳方法,但临床上大部分病人首次就诊时已不能切除[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了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现就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作者:冯关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