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滤过术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钟珊

关键词:青光眼, 术后,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摘要: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卢应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85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邓淑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羟乙基淀粉利多卡因复合液对硬膜外阻滞的影响

    作者:覃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晚期产后出血39例临床分析

    作者:钱存华;夏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快薇乔在会阴侧切分娩切口缝合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海琴;覃春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以憋气为表现的支气管哮喘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2岁,教师.因反复睡眠中憋气10年,加重1年于2000年 8 月 2 1 日入院.诉 1 0 年前无明显诱因在睡眠中觉憋气而醒,每月或数月发作 1 次 ,每次持续数秒钟,醒后无头晕痛、心悸、气喘,白天无头晕、嗜睡、乏力等症.近几年夜间偶有打鼾,一年来上症加重,憋气较频,每次发作一分钟左右,挣扎醒来后感口唇、手足发麻、倦怠无力,午睡亦时有憋气发作,劳累后易出现,有时症状较重,憋醒后惊慌,不能入眠,病情中从无胸闷、咳嗽、喘息,既往及家庭中均无哮喘史.

    作者:黄文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脉络宁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作者:薛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展望

    作者:李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两种靶细胞在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活性检测中的比较

    目的通过两种靶细胞在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活性检测的比较,选择一种较为合适的靶细胞.方法应用绵羊红细胞(SRBC)、鸡红细胞(CRBC)作为靶细胞,在效靶比为1:10、抗SRBC抗体1:2000 、抗CRBC抗体1:200稀释,37℃孵育4h后,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两种靶细胞的细胞毒指数.结果检测得PBMC对SRBC的细胞毒指数(%)为9.03±6 .74,对CRBC的细胞毒指数(%)为31.77±16.27.其中对10例同人相同浓度PBMC对SRBC、C RBC的细胞毒指数配对比较中,经相关性检验,对两靶细胞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r= 0.7152,P<0.05);经t检验,对两靶细胞的细胞毒指数具有极显著性差异(t=4.33, P<0.01).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对CRBC的细胞毒指数比SRBC高 ,用CRBC作为靶细胞检测人PBMC的活性较好.

    作者:冯宁;于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牛黄解毒片(丸)不良反应58例分析

    作者:蓝美成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2例报告

    精神病人易激惹,行为冲动,不计后果,常因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而实施人身危害行为.我科自1999年8月至2000年1月收治2例具攻击行为的精神病人,在轮换使用抗精神病药无效的情况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示娟;卢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药品采购计划管理系统的改进及应用

    作者:李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RP-HPLC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含量, 固定相为Nova-Pak C18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0:50:0.2),检测波长为276 nm,并与中国药典(一部,95年版增补本)收载的薄层扫描法相比较.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6~1.79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62%,RSD=1. 56%(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与薄层扫描法结果基本一致,但更为准确.

    作者:莫志江;莫可元;莫可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89例老年人结核性气胸临床分析

    作者:林国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顺铂加新福菌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分析

    恶性肿瘤伴发胸腔积液的出现,说明病期较晚,以往内科治疗效果较差,我院肿瘤科先后采用5-Fu、ADM、MMC、DDP、Vp-16等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999年2月~2000年5月,我们采用顺铂加新福菌素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6例 ,现总结如下.

    作者:申晓青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降纤酶在脑梗塞后遗症康复中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在Bobath运动疗法(BT)基础上辅以降纤酶治疗对脑梗塞后遗症(SCI)的康复疗效.方法 SCI 61例随机分为二组,在BT基础上,治疗组29例用降纤酶5u(首剂10u)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隔日1次共6次为1疗程;对照组3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右旋糖酐-40 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 0次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分别为11.00±5.21和8.56±2.99,P<0.05;治疗组显效2例,进步22例,总有效率82.8%;对照组分别为0、19和59.4%,P<0.05;治疗组于发病2月内开始治疗者疗效优于12月以上开始治疗(P<0.05)者.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降纤酶在SCI康复中有良好辅助作用,在SC I康复治疗中BT等康复手段包括辅助用药应强调早期、正规应用.

    作者:宋毅;刁瑞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成人急性会厌炎169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世铮;姜洪;赵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重型肝炎并发真菌感染23例临床分析

    作者:班俊;伍晓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特点与诊断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acute hibrid or mixed leukemia, HAL)又称杂合性白血病,其特征是急性白血病中髓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共同累及的一组疾病,这组疾病具有髓系和淋巴细胞系的双重特点[1,2,3].一般认为此类型白血病罕见,治疗棘手,生存期短, 预后凶险.如何准确诊断以便选择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是非常重要的.现将国内外有关文献复习综述如下.

    作者:覃桂芳;谭春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外周静脉营养在危重新生儿的应用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营养对危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并发症.方法以体重增长为指标,监测肝肾功能的改变 ,对实施静脉营养组与相应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外周静脉营养组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无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结论外周静脉营养能维持危重新生儿的体重增长与血浆白蛋白, 对危重新生儿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沈开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