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温小凤

关键词:拉米夫定,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合成过程, 核苷类抗病毒药, 治疗慢性乙肝, 抗病毒活性, 药品监督, 外用, 推荐剂量, 疗效, 国内, 反转录酶, 细胞内, 螺旋型, 类似物, 聚合酶, 竞争性, 贺普丁, 脱氧, 停药
摘要:拉米夫定(贺普丁)是近年来治疗乙肝新一代的核苷类抗病毒药,是当前国内外用于治疗乙肝研究的热点.拉米夫定是核苷类似物(-)-2′,3′-双脱氧-3-硫嘧啶,它可以竞争性抑制HBV DNA聚合酶[1]和反转录酶,参与新合成的HBV DNA合成过程而终止新链的合成[2,3],从而抑制HBV DNA的合成,因此它对HBV有特异的抗病毒活性,但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病毒的超螺旋型cccDNA,一但停药,病毒可能再复制,因此要长期用药,才获得持久疗效.1998年底我国药品监督局及美国FDA已批准拉米夫定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国内外用其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推荐剂量成人每天100mg[4],儿童2~12岁为3mg/kg,每天1次口服[5],疗程暂定1年,并进行观察和随访,现综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器官衰竭的护理

    作者:梁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降纤酶在脑梗塞后遗症康复中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在Bobath运动疗法(BT)基础上辅以降纤酶治疗对脑梗塞后遗症(SCI)的康复疗效.方法 SCI 61例随机分为二组,在BT基础上,治疗组29例用降纤酶5u(首剂10u)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隔日1次共6次为1疗程;对照组32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右旋糖酐-40 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共1 0次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分别为11.00±5.21和8.56±2.99,P<0.05;治疗组显效2例,进步22例,总有效率82.8%;对照组分别为0、19和59.4%,P<0.05;治疗组于发病2月内开始治疗者疗效优于12月以上开始治疗(P<0.05)者.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降纤酶在SCI康复中有良好辅助作用,在SC I康复治疗中BT等康复手段包括辅助用药应强调早期、正规应用.

    作者:宋毅;刁瑞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骨科领域中的胚胎组织器官移植研究进展

    胚胎组织器官移植在骨科领域中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显示出诱人的前景.现就其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李世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自然分娩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

    1 病例介绍孕妇41岁,孕3产1,末次月经1997年6月22日,预产期1998年3月29日.平时月经周期30天规则,本次妊娠产前检查4次均正常,于1998年3月24日上午11点因不规则阵痛2小时入院待产.查体:血压100/70mmHg,心率140次/min,子宫收缩每5分钟1次,持续15秒,强度弱中.

    作者:胡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32例

    作者:陈启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SMMC-7721细胞诱导耐药培养中电镜形态的改变

    目的研究SMMC-7721细胞诱导耐药培养中电镜形态的改变.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MMC-7721及SMMC-7721/ADM 细胞P-糖蛋白表达;用电镜观察SMMC-7721及SMMC-7721/ADM细胞的超微结构. 结果随着培养液中阿霉素浓度的递增,P-糖蛋白表达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培养液中阿霉素达一定浓度时,与SMMC-7721细胞相比SMMC-7721/ADM细胞结构发生改变:多核巨细胞增多,内质网增多.结论随着P-糖蛋白表达量的增加 , 细胞内质网明显增加,说明SMMC-7721细胞形成耐药细胞株SMMC-7721/ADM后结构形态发生改变.

    作者:魏志霞;田韧;张保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甘露醇在颅脑外科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甘露醇作为一种高渗性脱水剂,在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等方面已广泛应用于颅脑外科,但在心、肾功能不全时应慎用.现将其在外科应用中须注意的几个护理相关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裴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手术治疗体会(附184例临床分析)

    作者:覃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26例宫外孕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妇科自1999年1月至11月共收治宫外孕患者126例,由于抢救及时,护理得当,12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姜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玻璃体腔内注气术后体位护理

    近年来,国内相继开展玻璃体腔内注气的方法进行治疗黄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率不断提高.我院1993年1月~1998年1月,采用国产全氟炳烷(C3F8)气体玻璃体腔内注入治疗黄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5例,获得较好效果.现将体位护理工作介绍如下.

    作者:薛燕雄;蔡敏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的特点与诊断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acute hibrid or mixed leukemia, HAL)又称杂合性白血病,其特征是急性白血病中髓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共同累及的一组疾病,这组疾病具有髓系和淋巴细胞系的双重特点[1,2,3].一般认为此类型白血病罕见,治疗棘手,生存期短, 预后凶险.如何准确诊断以便选择佳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是非常重要的.现将国内外有关文献复习综述如下.

    作者:覃桂芳;谭春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慢性期绞窄性膈疝胸内结肠破裂2例报告

    创伤性膈疝是创伤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在慢性期仍有半数病例发生绞窄性膈疝,死亡率25%~66%[1].现就收治的2例慢性期绞窄性膈疝并胸内结肠破裂报告如下.

    作者:黄元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前庭大腺脓肿灌洗术30例疗效分析

    作者:覃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

    我科自1997年6月开展整体护理以来,采用一对一教育和小组式教育两种形式及口头教育、书面教育、形象教育、示范教育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旭平;金献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35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急性感染性疾病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其恢复时间.方法对135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入院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观察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除6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升高多在正常值上限3倍以内,治疗第4 周异常肝功能指标治愈率分别为ALT92.4%、AST91.6%、GGT75.6%、ALP91.3%、SB100%、 SB'100%和TBA85.7%,HBsAg(+)携带者与HBsAg(-)者治疗第4周上述指标治愈率无显著差异 .第4周时GGT仍升高者恢复缓慢或不易恢复正常.结论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多呈轻度及一过性升高;HBsAg(+)携带者肝脏应急储备及修复功能较正常人无明显下降;GGT恢复缓慢或不易恢复正常者可能留有持久性的肝内毛细胆管损伤.

    作者:芮铭安;王曹锋;杜勤;郑慧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罗统铭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0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爱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牛黄解毒片(丸)不良反应58例分析

    作者:蓝美成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作者:钟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20例误诊分析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