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轶林
胃食道返流(下称GER)是引起或加剧支气管哮喘尤其是内源性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GER是由于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致使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GER可诱发支气管哮喘,哮喘发作亦可导致GER,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我院自1990~1998年收治的GER合并支气管哮喘4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明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运动态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对患者进行次极量踏车运动高峰时静注99mTc-MIBI并于不同时间断层显像,比较不同时间的缺血/正常放射性比值和1h、3h放射性清除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22例冠心病患者中,运动后15min与1h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基本一致,而3h与1h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差异较大(P<0.01).结论运动态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肖国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仪对产前、产时的儿率进行临护,对当优生优育和围产期保健是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表明[1],胎儿电子监护的优越性在预告正常胎儿方面比其他任何技术都要好,与血气分析和单纯听诊相比,假阴性率低,预告胎儿好坏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现将我院胎儿电子监护仪前后两年内接受与未接受的孕妇组的围产儿病死率分析如下.
作者:陈玉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冷冻治疗尖锐湿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冷冻治疗不当可导致急性阴茎包皮水肿.笔者采用激素配合湿敷等治疗60例冷冻后阴茎包皮急性水肿病人,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笔者根据日常工作总结出护理工作发生差错、失误或事故而引起诉讼的常见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作者:张志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颅内血肿清除术是医师抢救病人的的首选步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从1990年以来对54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梁艳群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胆源性休克病情重,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加强手术前后病情的护理观察和各种实验室数据监察,为及早提供病情及并发症的先兆症状,对提高治愈率均很重要.现就我院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以手术治疗胆道结石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并发感染性休克40例的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徐全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在诸多儿童牙病中,以乳磨牙的牙髓炎及根尖周炎为多见,目前我们对乳磨牙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治疗仍以干髓术和变异干髓术为主.由于乳牙的解剖和病变特点,治疗失败的病例不少.笔者自1995年以来共收集乳牙干髓术、变异干髓术治疗失败72颗牙(包括在本院治疗和在外院治疗的病例),现对其失败原因作出分析,并对提高乳牙干髓、变异干髓治疗效果作初步探讨.
作者:唐小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肺转移瘤较为常见.本文就我院近年来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及放化疗后的胸部检查随访确定有肺部转移灶的118例作一分析,对一些特殊的CT表现、转移途径进行讨论.
作者:列德新;列若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心室颤动是由于心室内局部折返微波持续快速和不规则的兴奋所致,是心肌梗塞的严重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时,心室颤动的发生率为4%~8%,多发生于梗塞后1~2周.从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监护资料看,心跳骤停有90%为心室颤动所致[1].可见心室颤动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1997年我科成功地抢救1例心肌梗塞并发心室颤动的病人,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盐酸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ide Narcan, NX)是1960年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临床上初仅有于麻醉镇痛药的过量和中毒治疗,随着近年来对镇痛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因而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将其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洁友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降纤酶为降低凝血因子Ⅰ的新药,现将其与复方丹参治疗高凝血因子血症作对比观察.
作者:赵广寅;刘永;李秀元;周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随着腹腔镜手术应用的推广及各种针型、微型腔镜器械的日臻完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亦得以发展.目前我们开展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式,适用于各种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该术式是我们参考其他医院有关疝腹腔镜手术后改良而创的.
作者:余健雄;庄骏;梁欣;关永祥;傅春利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近年来,对散发性急性肝炎,一般人群的病原学和血清学分型的调查报告较多[1~5],而对学龄前儿童感染各型肝炎病毒的状况报道较少.灵山县为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区,为了解我县学龄前儿童的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感染状况以及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1998年4月对该县448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锡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诊断为混合性中风的病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发生于老年人的混合性中风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认识与了解老年人混合性中风的临床特点、CT表现及发病机制,现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2例老年人混合性中风报告如下:
作者:邱维加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结缔组织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若有肺部浸润时则诊断有一定困难,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9例有肺部表现的结缔组织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军;潘顺全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银杏叶片治疗老年性高粘滞血症30例,着重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美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干扰素对一部分患者疗效肯定,但因其价格昂贵,故其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此,我们自1998年2月开始采用松之泰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卫国;李平;彭华彬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骨质疏松是日益重要的医疗保健及社会问题.据美国统计,全国共有骨质疏松患者2000万人,主要为绝经妇女和男性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有增高的趋势.临床上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如骨密度测量有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双能量X线放射检查(DEXA)以及定量计算机断层摄影(QCT)等来测量骨矿物质密度(BMD),其准确性大大提高.作者就国内外骨质疏松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雍军光;阮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临床较常见,大多数在良好的麻醉下能通过手法闭合整复成功,但也有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来手术治疗的17例报道如下.
作者:朱国庆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