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态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肖国有

关键词:MIBI, 放射性核素显像, 断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态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对患者进行次极量踏车运动高峰时静注99mTc-MIBI并于不同时间断层显像,比较不同时间的缺血/正常放射性比值和1h、3h放射性清除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22例冠心病患者中,运动后15min与1h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基本一致,而3h与1h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差异较大(P<0.01).结论运动态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冠心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17例手术治疗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大多需要急诊手术等临床特点,及时、恰当处理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我院自1993年至1997年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6例,其中手术治疗117例.现将手术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韦彪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名急性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急性四肢对称性弛缓瘫痪,常伴有颅神经的损害和呼吸肌麻痹,病死率高.若帮助患者度过严重阶段,病人可逐渐恢复[1].其中重要是护理,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的护理.现将我科成功抢救1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伴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雪琴;康小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0例临床观察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中又以伸直型多见.笔者从1988年7月~1997年7月共收治总结了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250例,全部以Baumann角测量代替携带角的测量来判断骨折远段的内倾程度,以预防肘内翻的发生.

    作者:莫景木;梁伟国;宁敏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阑尾切除术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体会

    阑尾切除的手术切口小,术区显露相对较差,如果发生内脏牵拉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躁动、鼓肠、腹肌紧张、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等会直接影响手术进程,更为严重的是可导致一些手术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乃至发生术中意外.本院近4年来采用氟哌啶、芬太尼及度冷丁、非那根抑制术中牵拉反应,稳定术中血压、脉搏,小结如下.

    作者:龚兵;李熹;侯金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进展

    门静脉高压症(PH)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变病人的严重并发症.出血常导致休克、诱发肝昏迷、腹水而死亡.寻求防治PH及其食管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课题.现对PH外科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邓少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特发性两侧对称性大脑基底节钙化症(附7例报告)

    随着头颅CT的普遍应用,发现两侧对称性基底节钙化的病例有所增加,我院经临床及CT确诊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复方甘油与甘露醇治疗脑梗塞急性期178例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甘油果糖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ACI)及抗脑水肿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78例ACI患者随机分组,在同样治疗基础上一组加用10%甘油果糖250 ml,重度1次/6~8h,轻中度1次/12h,静滴;另一组用20%甘露醇250ml,重度1次/6~8h,轻中度1次/12h,静注.结果两组间治疗ACI及抗水肿疗效显著(P<0.05),两组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甘油组肾功能损害明显低于甘露醇组(P<0.01).结论甘油为治疗ACI有效、安全、方便的理想药物,除极需迅速降低颅内压外建议选用.

    作者:章成健;陈明华;陈如都;陈德宣;叶志楼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口腔粘膜扁平苔癣24例分析

    口腔粘膜扁平苔癣(简称OLP)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粘膜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特别的治疗方法,我院用强的松龙、维生素B12、普鲁卡因混合溶液作病损区粘膜下注射治疗24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德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肾盂空肠瘘误诊1例报告

    肾盂空肠瘘临床罕见,常延误诊断,笔者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53Sm-EDTMP治疗转移性骨癌临床观察

    转移性骨癌是指原发于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经血运或淋巴系统等途径转移到骨骼的肿瘤.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约有43%并发骨转移[1].对多发性骨转移者,放疗有一定困难,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本文收集我科自1994年月至1997年多发性骨转移28例,用153Sm-EDTMP(乙二胺四甲基膦酸)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轶林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眼镜蛇咬伤的局部早期处理

    在广西,眼镜蛇咬伤是各种毒蛇咬伤中之首位[1],咬伤的局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坏疽,严重者可致肢体功能不全甚至残废.因此,早期合理的正确处理,对减少上述严重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1992年8月至1998年8月收治眼镜蛇咬伤资料较完整的107例报道如下.

    作者:龚坚;李其斌;潘磊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36例老年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卡介苗的广泛接种和有效抗痨药的应用,使得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对本病的防治严重忽视,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或卷土重来,再次成为全球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老年结核病也相应回升,尤其对老年复治肺结核病人的管理及防治,是当前老年病学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1998年1月所收治的36例老年复治肺结核进行分析.

    作者:王金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感染性荨麻疹120例临床分析

    感染性荨麻疹常见症状为病情急、全身泛发性皮疹、高热等,为加深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科1990年1月~1996年12月所收治的感染性荨麻诊120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德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附21例报告)

    随着腹腔镜手术应用的推广及各种针型、微型腔镜器械的日臻完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亦得以发展.目前我们开展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腹腔镜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式,适用于各种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该术式是我们参考其他医院有关疝腹腔镜手术后改良而创的.

    作者:余健雄;庄骏;梁欣;关永祥;傅春利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纳洛酮在临床急救中的应用

    盐酸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ide Narcan, NX)是1960年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临床上初仅有于麻醉镇痛药的过量和中毒治疗,随着近年来对镇痛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因而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将其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洁友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相关的中耳气压伤

    高压氧(HBO)治疗中发生的中耳气压伤,在各种气压伤中发病率高.本文对其发病原因、发病机理、诊断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

    作者:许立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佳治疗是迅速而完全地恢复心肌血液灌注.近年早期应用溶栓治疗已成为AMI的有效治疗方法.现介绍我院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曾叶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

    70%以上的住院病人需要接受静脉给药的治疗方式[1].然而,反复多次静脉穿刺而造成的静脉炎是静脉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现将近年来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及防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覃利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高能冲击波对机体组织细胞的影响

    水中高能放电产生高能冲击波(HESW),通常用来测试金属的变形特征.1972年西德开始应用这一技术来粉碎肾结石的实验研究,Chaussy首创将这一技术与X线定位系统结合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于1980年2月开始临床应用,开辟了尿路结石治疗的新纪元[1,2].目前,利用高能冲击波进行体外冲击波粉碎尿路结石,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

    作者:邓耀良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鲎试验用于注射剂热原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自1968年F.Bang和J.Levin建立了鲎试验的方法以来,近30年,鲎试验法作为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新技术,以其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的特点日益引起关注,发展迅速.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共收载鲎试验检查品种13个[1],而美国药典第23版(1995年)已有471种药品的热原检查项被鲎试验检查项所取代[2],可以预见,鲎试验将用于更多的药物品种,以逐步代替热原检查.

    作者:张贵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