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甘油与甘露醇治疗脑梗塞急性期178例对比分析

章成健;陈明华;陈如都;陈德宣;叶志楼

关键词:复方甘油, 甘露醇, 急性脑梗塞(ACI), 脑水肿,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摘要:目的比较甘油果糖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ACI)及抗脑水肿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78例ACI患者随机分组,在同样治疗基础上一组加用10%甘油果糖250 ml,重度1次/6~8h,轻中度1次/12h,静滴;另一组用20%甘露醇250ml,重度1次/6~8h,轻中度1次/12h,静注.结果两组间治疗ACI及抗水肿疗效显著(P<0.05),两组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甘油组肾功能损害明显低于甘露醇组(P<0.01).结论甘油为治疗ACI有效、安全、方便的理想药物,除极需迅速降低颅内压外建议选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诊断假说的建立与验证

    假说是探索真理的向导,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提出假说的目的,是为了在科学上有所发现,有所前进.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过程与一般科研过程非常相似,都是针对所需解决的课题,通过实验获及资料,在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假说来说明已知事实,推测未知事实和规律,进而设计新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说.因此,如何建立和验证符合客观实际的诊断假说,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作者:梁谷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结缔组织病的肺部表现(附9例分析)

    结缔组织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若有肺部浸润时则诊断有一定困难,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9例有肺部表现的结缔组织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军;潘顺全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IL-6的观察研究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白细胞介素-6(IL-6)的改变.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与同期11例对照组正常足月新生儿血IL-6含量.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血IL-6浓度增高,其均值±标准差((-x)±s)为(432.23±256.84)ng/L,对照组为(28.82±9.66)ng/L,P<0.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增高,白细胞介素-6可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钟丹妮;刘悠南;秦雪;刘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复方甘油与甘露醇治疗脑梗塞急性期178例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甘油果糖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ACI)及抗脑水肿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78例ACI患者随机分组,在同样治疗基础上一组加用10%甘油果糖250 ml,重度1次/6~8h,轻中度1次/12h,静滴;另一组用20%甘露醇250ml,重度1次/6~8h,轻中度1次/12h,静注.结果两组间治疗ACI及抗水肿疗效显著(P<0.05),两组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甘油组肾功能损害明显低于甘露醇组(P<0.01).结论甘油为治疗ACI有效、安全、方便的理想药物,除极需迅速降低颅内压外建议选用.

    作者:章成健;陈明华;陈如都;陈德宣;叶志楼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疣必治与疣必治加除疣汤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肛门部位表皮瘤样增生的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易复发,在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男性科自1993年6月至1998年3月,使用疣必治(25%足叶草脂)治疗尖锐湿疣120例,其中60例加服自拟中药除疣汤预防复发,现将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文华;梁建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名急性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急性四肢对称性弛缓瘫痪,常伴有颅神经的损害和呼吸肌麻痹,病死率高.若帮助患者度过严重阶段,病人可逐渐恢复[1].其中重要是护理,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的护理.现将我科成功抢救1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伴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雪琴;康小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前列腺摘除术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我院对于前列腺增生体积较大或疑有恶变者,采用耻骨上经膀胱作前列腺摘除术.由于前列腺血供较丰富,腺体切除后,腺窝主要用热盐水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或羊肠线贯穿缝扎,因此术后极易发生出血,要及早采取有效护理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1995年采取一些护理预防措施,使前列腺摘除术后出血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凌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抢救心搏骤停40例临床体会

    心搏骤停是指病人原来全身与心脏情况较好,心脏意外地停止搏动.近年来抢救方法有些改进,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抢救的40例作临床总结如下.

    作者:朱江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南宁市1万名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1990年全国(西安)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制定的0~14岁儿童哮喘的调查方案,于1990年8月~10月间,我们对南宁市1万名0~14岁儿童进行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于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的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是日益重要的医疗保健及社会问题.据美国统计,全国共有骨质疏松患者2000万人,主要为绝经妇女和男性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有增高的趋势.临床上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如骨密度测量有单光子吸收法(SPA)、双光子吸收法(DPA),双能量X线放射检查(DEXA)以及定量计算机断层摄影(QCT)等来测量骨矿物质密度(BMD),其准确性大大提高.作者就国内外骨质疏松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雍军光;阮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结肠炎丸治疗结肠炎112例临床观察

    我院急诊科肠道门诊自1997年5月~1998年8月患结肠炎病人日益增多,在此期间我们挑选的病例均采用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出品的结肠炎丸治疗结肠炎,取得了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肖亚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例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我科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例,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季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P),是儿童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该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自Mchnam和Chu于本世纪早提出以人的免疫球蛋白(Ig)进行被动免疫至1979年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moglobalin, IVIG)问世以来,1981年Imbach[1]首先在临床应用IVIG治疗ITP,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患病及受累瓣膜的构成情况.方法用超声心动图仪对心脏作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及心底短轴切面,观察房室大小、瓣膜形态结构及活动度、室壁厚度、返流部位及程度.结果 1163例中检出97例,检出率8.3%.受累瓣膜以主动脉瓣为主(60/97),其次为二尖瓣(37/97),未检出三尖瓣受累.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可能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临床因其疾病特点常致漏诊误诊,应提高警惕.

    作者:刘波;韦德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46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胎儿娩出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5%,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所以,提高产科质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和做好预防工作.1996年1~12月,我院产科共收治1213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46例,现对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叶燕丽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输精管结扎术的一点改进

    1982~1998年,我们采用改进的方法共行输精管结扎术1500例,深感该法简便实用,组织损伤小,节育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加升;黄厚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严重胸腹多发伤的救治

    我院自1980年至1996年共收治75例严重胸腹多发伤病人,这类病人病情危重,诊治难度大,现将救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阳世雄;韦涌初;梁驰;曾建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透刺足少阳经穴为主治疗非洲人偏头痛

    科摩罗地处东非,偏头痛为该国多发病之一.笔者参加中国援科医疗队于1997年11月至1998年9月在该国米察妙利市工作期间,在临床采用透刺足少阳经穴为主治疗该病120例,效果显著持久,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怀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老年菌阴肺结核126例误诊分析

    老年肺结核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1],而且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所以,了解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对于控制传染源、根治结核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收集我院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收治的126例被误诊的老年菌阴肺结核病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曹子中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链扣缝合膀胱颈行前列腺切除术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仍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常用方法,减少手术出血和避免术后膀胱颈狭窄仍为临床医生重视的课题.笔者采用链扣式缝合膀胱颈加气囊压迫腺窝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23例,经与同期采用传统术式治疗33例对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森达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