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况

周英

关键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自身免疫性, 出血性疾病, 临床应用, 被动免疫, 儿童期
摘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P),是儿童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该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自Mchnam和Chu于本世纪早提出以人的免疫球蛋白(Ig)进行被动免疫至1979年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moglobalin, IVIG)问世以来,1981年Imbach[1]首先在临床应用IVIG治疗ITP,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现综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切除的绝经前妇女雌孕激素水平变化对骨代谢的影响

    绝经前切除子宫加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都会引起卵巢功能和性激素的改变,从而使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这点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单纯切除子宫即使保留一侧或双侧附件,也可使性激素,尤其是雌、孕激素水平下降,除了雌激素对骨代谢影响较大外,现发现孕激素与骨质疏松也有较大关系,现综述如下.

    作者:谭卫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04例颅内病变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颅内病变除本身典型症状外,常伴有心电图异常改变,即脑源性心电图改变,称之为脑心综合征.本文对1990~1998年本院收治104例颅内病变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此病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情况.

    作者:陈启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微波热凝治疗鼻咽喉疾患182例临床分析

    慢性鼻炎、鼻息肉、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及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患.过去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摘除或用冷冻、电烙、激光等治疗,尤其是慢性肥厚性或增生性鼻炎,过去仅采用药物或保守性粘膜下鼻甲切除[1].近几年来,我科应用该法对上述疾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均;谢惠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需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

    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临床较常见,大多数在良好的麻醉下能通过手法闭合整复成功,但也有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来手术治疗的17例报道如下.

    作者:朱国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眼镜蛇咬伤的局部早期处理

    在广西,眼镜蛇咬伤是各种毒蛇咬伤中之首位[1],咬伤的局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坏疽,严重者可致肢体功能不全甚至残废.因此,早期合理的正确处理,对减少上述严重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1992年8月至1998年8月收治眼镜蛇咬伤资料较完整的107例报道如下.

    作者:龚坚;李其斌;潘磊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新生儿脐炎52例分析

    新生儿脐炎是一种急性脐蜂窝组织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侵染脐部所致[1],易并发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及新生儿硬肿症,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新生儿死亡.现将我院从1993年7月至1998年12月诊治新生儿脐炎52例分析如下.

    作者:劳辉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合并DIC 2例分析

    我院1997~1998年共发生羊水栓塞合并DIC 2例,并抢救成功.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侯代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53Sm-EDTMP治疗转移性骨癌临床观察

    转移性骨癌是指原发于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经血运或淋巴系统等途径转移到骨骼的肿瘤.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约有43%并发骨转移[1].对多发性骨转移者,放疗有一定困难,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本文收集我科自1994年月至1997年多发性骨转移28例,用153Sm-EDTMP(乙二胺四甲基膦酸)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轶林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膀胱灌注丝裂霉素C防治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

    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CCB)是膀胱肿瘤中的主要类型,占90%以上,故此成为膀胱肿瘤防治的重点.由于保留膀胱的各种手术治疗膀胱癌者2年内超过半数肿瘤要复发[1],所以膀胱癌手术局部切除后再发的防治极为重要.在众多方法中,广泛应用且疗效肯定的是膀胱灌注化疗.1994年后我科常规选用高效低毒的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作为膀胱灌注化疗药.现将1994年9月至1998年10月我科收治的TCCB病例中用MMC行膀胱灌注化疗防治癌肿复发的情况收集整理如下.

    作者:李显文;张天禹;蒋雷鸣;杨燕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咯血51例临床观察

    前列腺素E1(PGE1)为强血管活性物质,有较强的血管扩张作用,而对咯血的影响研究较少.我院用于多种病因所致的咯血,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柏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胎儿电子监护仪在产科的应用(附701例分析)

    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仪对产前、产时的儿率进行临护,对当优生优育和围产期保健是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表明[1],胎儿电子监护的优越性在预告正常胎儿方面比其他任何技术都要好,与血气分析和单纯听诊相比,假阴性率低,预告胎儿好坏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现将我院胎儿电子监护仪前后两年内接受与未接受的孕妇组的围产儿病死率分析如下.

    作者:陈玉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可乐必妥治疗急、慢性感染性尿道炎89例临床分析

    我科从1996年8月到1997年5月,采用可乐必妥片(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生产)对急、慢性感染性尿道炎89例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煜林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颜面部缝合新方法--人头发丝缝合法

    笔者自1993年以来,根据文献报道[1],结合人发的结构特性,使用人头发缝合颜面皮肤伤切口,结果发现有组织反应小、感染机会少、愈合快、术后疤痕小,愈合后不需拆线及能自行吸收等特点,与丝线缝合相比较有明显差异,现根据有比较完整的病历资料统计,对颜面部污染不严重的外伤和小肿瘤切除后用人头发缝合与丝线缝合作一比较.

    作者:王正昌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灵山县学龄前儿童五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近年来,对散发性急性肝炎,一般人群的病原学和血清学分型的调查报告较多[1~5],而对学龄前儿童感染各型肝炎病毒的状况报道较少.灵山县为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区,为了解我县学龄前儿童的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感染状况以及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1998年4月对该县448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了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锡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例大疱型表皮松解症病人的护理体会

    该例是一种少见且伴有全身症状的严重药疹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蓝凡荣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降纤酶与复方丹参治疗高凝血因子Ⅰ血症的比较(附93例报告)

    降纤酶为降低凝血因子Ⅰ的新药,现将其与复方丹参治疗高凝血因子血症作对比观察.

    作者:赵广寅;刘永;李秀元;周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实习护生心态与临床带教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护士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从学校有规律的学习生活到医院繁忙的实际工作,接触众多陌生的医护人员及病人.加之青少年所具有的特殊心理,往往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所以,在带教工作中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因素施教,才能有效地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李翠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非医源性门静脉创伤(附3例报告)

    非医源性门静脉创伤,国内外均少见报道.近几年我们收治3例,现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报告.

    作者:吴幸;曾达才;王平;梁大昌;张凌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34例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体会

    我院1990年元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外伤肝破裂3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炳成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高能冲击波对机体组织细胞的影响

    水中高能放电产生高能冲击波(HESW),通常用来测试金属的变形特征.1972年西德开始应用这一技术来粉碎肾结石的实验研究,Chaussy首创将这一技术与X线定位系统结合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于1980年2月开始临床应用,开辟了尿路结石治疗的新纪元[1,2].目前,利用高能冲击波进行体外冲击波粉碎尿路结石,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

    作者:邓耀良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