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动脉型颈椎病致病因素及检查方法

高志明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致病因素, 中老年人, 临床应用, 方法综述, 发生机理, 发病因素, 患病率, 多发病, 常见病, 学者, 男女, 检查, 国内
摘要: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约为3.8%~17 .6%,男女之比约为6∶1[1].颈椎病的发生机理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普遍的重视.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随着CT、DSA及MRA的临床应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目前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确诊,有时还感到困难[2~4].现就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及检查方法综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例的临床观察

    我科1996年3月开始开展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8例,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AMI病人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50~75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2例,前壁4例,下壁并右室1例,前阔壁1例.

    作者:蒙莫珂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地卡因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

    人工流产综合征(以下简称人流综合征)是指在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术)过程中常出现的病理现象,表现为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减慢等症状.轻者大都于手术停止后逐渐恢复,但重者可致心跳骤停.我科自1997年3月起,试用1%地卡因作宫颈表面麻醉行人流术,以预防或减少人流综合征的产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雯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输浓缩红细胞致过敏性休克1例

    输浓缩红细胞致过敏性休克临床少见,笔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因子宫肌瘤、中度贫血于1998年7月2日入院,拟行子宫全切除术.2年前,患者曾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而输血2次,入院时查:T36.5℃,P80次/min,R18次/min,BP16/11 kPa,Hb 60g/L,RBC 2.58×1012/L.术前输浓缩红细胞2u,当输入约20ml时,患者突然头晕眼花、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神志模糊、脉细数、R35次/min,BP 8/4 kPa.

    作者:周瑞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浅谈基层医院健康教育的开展

    基层医院面对的服务对象普遍有着迫切的健康需求,医院也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健康教育阵地.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将逐步由单纯医疗型向综合保健型发展[1],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探索基层医院健康教育开展的模式,1997年起我院开展了如下健康教育试点工作.

    作者:农海波;何伟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老年肺结核并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的特点分析

    老年肺结核患者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多个脏器在一定时间内相继功能失常,这种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与传统概念上的MODS一即以严重创伤等为主要诱因导致的MODS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分析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老年肺结核并发MODS的特点作总结.

    作者:雷保中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哮喘持续状态32例综合治疗体会

    哮喘持续状态是危及生命的内科急症,应予积极综合处理.笔者自1994年1月~1995年5月共收集住院治疗的32例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德雄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外伤性桥静脉断裂致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颅脑外伤致静脉窦旁桥静脉破裂出血临床上不多见,此种损伤可造成特别危急的硬脑膜下血肿,此类血肿出血量多,可达200~300ml,常成为巨大血肿[1],故其病情发展迅速,病残率与死亡率较高.本文收集本院1990年至1998年期间收住该类外伤性颅内血肿16例,抢救治疗经过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曹奔放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多巴酚丁胺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治疗心力衰竭18例体会

    我院内科1995年8月至1996年10月选择了不适宜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18例,用多巴酚丁安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辅以适量的利尿剂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乃宪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CT定位锥孔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治疗脑出血15例

    脑出血已往多采用内科保守及开颅手术治疗,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近年,经CT导引下的颅内血肿穿刺抽吸术为治疗脑出血开辟了新途径.我院于1996~1997年采用CT定位锥孔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治疗脑出血1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盛武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自拟通尿饮治疗外伤性尿潴留80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25~50岁.病程:2~24小时者75例,2天以上者5例,胸12、腰1、2压缩性骨折所致尿潴留65例,下腹部直接外伤所致的尿潴留15例.

    作者:苏广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浅谈市场经济下实行整体护理模式的管理体会

    护理模式已由原来单一的功能制护理转为对病人整体身心健康服务的整体护理.如何实现这一转变以适应改革的新形势是护理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不少医院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如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工作价值得不到体现而积极性不高等,致使这一转化步履限难.下面就这一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朱桂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附24例分析)

    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在1991年1月~1998年12月间共对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者24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齐广;吴全理;韩方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胃肠道癌肿的化学治疗

    胃肠道癌肿占国内癌肿发病及死亡的首位[1].由于其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检测指标,CT、B超对早期的胃肠道癌无显著的分辨率,虽然内窥镜及上消化道钡餐、钡灌肠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由于受操作者水平及技术熟练程度、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较易漏诊,形成了国人胃肠道癌肿病人就诊时以进展期居多的特点.目前对胃肠道癌肿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加综合治疗为主,综合治疗又以化疗为首选.化疗效果受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及机体的肿瘤负荷等因素的影响,现就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法作一介绍.

    作者:韩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诊治的进展

    孕卵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发育,称异位妊娠.其中95%为输卵管妊娠.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1],由原来的8%上升至16%,同时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异位妊娠的确诊率也相应增加,急症型异位妊娠发病急、来势猛、病情危重,而相对稳定型表现为多样,易与其它疾病混淆,增加异位妊娠诊断的困难.本文将近年文献作一综述,以其在临床提高对异位妊娠的诊治率.

    作者:张玉荣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复方C148蛹虫草粉的滋补强壮及平喘作用

    冬虫夏草是虫草菌(Cordyeeps Sinensis)寄生于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ur)幼虫体内产生的菌体子及其寄主尸体的复合物,是一种强壮滋补药.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1].由于天然虫草受气候及地理位置的影响,产量供不应求,价格昂贵.为此,许多学者[2,3,4]从事虫草菌的分离、培养及药化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试图用虫草菌培养物代替天然虫草的药用.作者对广西体工大队张文涛教授研制的复方C148蛹虫草粉(简称蛹虫草)进行药效学研究,旨在提供临床用药依据.

    作者:李茂;覃良;李伟芳;周军;樊亦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138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38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年龄小17岁,大44岁,以25~33岁发病多,占69.5%.孕产次:无孕无产12例,占8.6%,有孕产史78例,占56.5%,剖宫史15例,流产史62例,分别占10.9%、44.9%,原发性不孕8例.带节育环36例,占26.1%,上环长时间6年,短2个月.行腹式输卵管结扎术42例,占30.4%,结扎长时间12年,短1个月.有盆腔炎史10例,占7.25%.

    作者:黄彩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1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强烈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经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进入人体.此类物质具有高度的脂溶性,故与机体内胆碱酯酶迅速结合,使失去催化乙酰胆碱水解为胆碱和乙酸,导致胆碱能神经发生功能紊乱,产生一系列的中毒症状.我院1984~1995年抢救有机磷中毒病人14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下.

    作者:陆庆霞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新时期医学情报人员素质和培养途径

    我国医学情报事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九十年代是一个跨世纪年代,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启动,卫生事业也将进一步发展,研究医学情报事业在新时期人才的基本素质及其培养途径,对于顺利实现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医药信息事业战略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政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87例甲状腺髓样癌临床分析

    甲状腺髓样癌是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及临床表现有别于其它类型的甲状腺癌.现将我院1976年至1996年收治的87例甲状腺髓样癌作一分析.

    作者:杨剑波;徐本义;周晓红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常规剂量洛活喜引起血压急剧下降1例报告

    常规剂量洛活喜引起血压急剧下降临床少见,笔者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卓群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