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乐财;吕建文;李蓉安;白刘静
目的 分析湖南省中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患者治疗情况,为今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2011年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湖南省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及治疗转归情况.共确诊37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85例纳入项目进行标准化方案6Z-Km(Cm)-Lfx-Pto-PAS(Cs)/18Z-Lfx-Pto-PAS(Cs)治疗,纳入率75.6%.结果 治疗成功率(治愈+完成治疗)60.7% (173/285);女性治疗成功率(治愈+完成治疗)为69.7%(53/76),死亡患者均为男性共12例,不同性别的治疗成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20岁年龄组治疗成功率(治愈+完成治疗)高为73.3%(11/15);≥60岁年龄组治疗成功率低为44.4%(4/9),各年龄组治疗成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7,P=-0.003).不同登记分类中,初治失败者治疗成功率高为81.8% (18/22),复治失败者治疗成功率较低为53.9%(89/165),不同登记类别患者治疗成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18).新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2.4%(21/29),既往使用过一线抗结核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1.1%(108/152),既往使用过一线+二线抗结核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42.3% (44/104),不同用药史患者治疗成功率差异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目前实验室开展二线药敏试验能力和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对于同一类别的所有患者使用同一治疗方案的标准化治疗策略是可行的.
作者:易恒仲;罗丹霖;唐志冈;厉娟;杨坤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11-2015年南宁市部分高校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学校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获取南宁市部分高校学生结核病报告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南宁市高校学生累计报告结核病5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7.57/10万.各年份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3.05/10万、38.04/10万、34.65/10万、35.52/10万、37.47/10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学生结核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011-2015年南宁市高校学生结核病报告病例中,男性报告发病率为34.53/10万(337/975 891),女性报告发病率为43.20/10万(227/525 479).女性报告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20~22岁年龄组学生标化报告发病率为69.94/10万,为各年龄组中高;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1);在校生人数在2万以上的学校总报告发病率为44.15/10万,在校生人数在2万以下的学校总报告发病率为34.00/10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1-2015年南宁市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率无明显波动,女学生报告发病率较男学生报告发病率高,且以≥20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为高,在校生在2万以上的学校报告发病率较高,应在高校结核防治日常工作中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注.
作者:黄家运;黎舒;李小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现况,探索与就诊延迟相关的主要因素.方法 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导出陕西省2015年登记的结核病患者个案资料19 319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计算就诊延迟率;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地域、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治疗分类、患者来源、户籍类型的就诊延迟是否有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陕西省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为57.7%(11 152/19 319),就诊延迟中位数为19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域、性别、年龄、治疗分类和患者来源是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P<0.05).女性就诊延迟率是男性患者的1.095倍(OR=1.095,95%CI=1.030~1.164).复治患者就诊延迟率是初治患者的1.221倍(OR=1.221, 95%CI=1.051~1.420).结论 陕西省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比较严重.应根据就诊延迟的高危人群制定相应措施,积极有效的开展预防干预工作.
作者:赵燕;张天华;柳巍;孙小璐;刘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广西宾阳县常住人口新发结核病患者治愈或完成疗程后复发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广西宾阳县2009-2013年新发结核病患者资料,采用生存分析对其复发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3 151例研究对象,随访人年数为1 2517.10人年,随访期间共82例患者复发,人年复发率为0.66%人年.其中,1年、3年和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0.73%、2.01%和3.07%.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发现,男性复发率低于女性(HR=0.54,95%CI:0.35~0.85),涂阳患者复发率高于涂阴患者(HR=1.71,95%CI:t.08~2.70).结论 尽管本地区常住人口结核病各年复发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但结核病患者治愈后复发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提示应针对高危人群及复发危险因素,建立治愈后的复发随访机制,进一步完善本地区结核病防控策略.
作者:莫洁玲;林贵忠;邹占钧;陆兆华;梁长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10-2015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治疗情况,为下一步制定耐药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5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宜昌市共发现MDR-TB 218例,其中男性160例,占73.4%;女性58例,占26.6%;男女性别比为2.8∶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5.0%(120/218).发现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纳入治疗153例(70.2%),各年间纳入治疗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6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为70.6%,6月末痰培养阴转率为50.3%,各年间6月末痰涂片阴转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6月末培养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完成疗程76例,治愈36例,治愈率47.4%.结论 宜昌市通过实施国际项目在耐药结核病患者发现、诊疗和督导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病人纳入治疗和治疗效果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周萍;张晓雷;刘晓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信在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就诊的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专科护士及医师的指导下实施相同的健康教育内容.其中观察组采用微信视频进行服药督导及随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三级督导点服药及电话随访.6个月后进行耐多药肺结核核心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耐多药肺结核核心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患者规则服药率、按时复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信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核心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季乐财;吕建文;李蓉安;白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含环丝氨酸(Cs)的标准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过程中出现严重精神症状的发生情况,为环丝氨酸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1日-2014年6月30日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全球基金耐多药肺结核项目采用含有环丝氨酸标准化治疗方案的113例患者,对其中6例出现严重精神症状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13例耐多药肺结核中6例出现严重精神症状(占5.3%),出现严重精神症状后均停用环丝氨酸,经药物干预后症状缓解,后续治疗予PAS替代,均未再使用环丝氨酸.结论 环丝氨酸是较安全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二线抗结核药物,环丝氨酸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精神症状,出现严重精神症状需及时停药,药物干预,精神症状能在短期内缓解.
作者:王娅;李佺;杨澄清;冷凡;邓小琴;陆兰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NH耐药基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和改良罗氏培养加比例法药敏试验对疑似结核病患者的150份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0份痰液标本的涂阳率为60.0%(90/150),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62.7%(94/150),改良罗氏培养法阳性率为60.0%(90/150),比例法药敏试验异烟肼的耐药率为43.9%(36/82),异烟肼的katG/inhA基因总突变率为35.1%(33/94);以改良罗氏培养加比例法药敏试验为标准,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异烟肼耐药性和敏感性的符合率分别为97.7%、86.1%和100.0%.结论 DNA微阵列法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大部分疑似结核病临床标本的katG和inhA基因突变,可用于临床耐药性的检测从而指导临床用药,也可用于临床诊断中的推广.
作者:钟业腾;林明冠;林翀;陈灼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2011-2015年广州市番禺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流行特征的分析,探索更好的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肺结核病患者流行特征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登记的患者人数从2011年的769例下降到2015年的416例,减少了45.90%,2011-2015年菌阳比例为40.30%,从2011年的34.46%上升到2015年的45.43%,上升了31.83%.患者主要为男性青壮年,占61.01%,未填写职业、民工、无业人员,占93.96%;多属于首次发病,占96.39%;发病后以综合医院转诊发现(72.60%)和直接因症到结防机构就诊(17.97%)为主;病人不及时就诊延误率(52.60%)和未及时确诊率(18.47%)较高;初治涂阳患者2月末阴转率为84.21%,复治涂阳为72.00%;涂阳患者系统管理率为86.80%,治疗成功率为84.97%,丢失率为10.54%.结论 针对我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存在发病高、发现晚、系统管理难等特点,区结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企业等更应将流动人口结核疫情视作本地疫情,互相协助,为流动人口提供与本地户籍人口同样的健康均等化服务,采取包括主动入厂宣传、免费提供可疑者筛查、上门访视患者、提供人文关怀等服务措施,以促进我区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控制.
作者:郭婉如;由娜;林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武汉市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 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治疗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耐多药肺结核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6年12月1日-2014年6月30日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治疗的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359例MDR-TB患者,采用标准化与个体化方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分析治疗转归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59例MDR-TB患者治愈率为73.3%(263/359),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分别为76.6%(95/124)和71.5%(168/235),复治涂阳患者中的复治失败者的治愈率低(57.9%,22/38).359例MDR-TB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7%(315/359),耳鸣或听力下降、胃肠道反应和关节肿痛发生率分别为50.8%(160/315)、46.0%(145/315)和43.2%(136/315);环丝氨酸导致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3%(6/113).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多为治疗后的2~6个月.结论 武汉市MDR-TB治愈率较高,其中全程免费政策、合理治疗方案、规范化管理及患者社会支持和人文关怀策略是关键措施.
作者:周美兰;符志军;张和武;邱鸣;陆兰英;王坚杰;陈聪;陈梓;焦新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Xpert MTB/RIF对肺结核诊断和耐多药肺结核筛查的效果.方法 以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部504例可疑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痰涂片、痰培养和Xpert检测,以肺结核诊断为标准,分析三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MGIT960法为标准,分析Xpert检测RFP耐药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在可疑肺结核患者中,痰涂片、痰培养和Xpert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17.1% (86/504),28.4% (143/504)和28.8%(145/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2,P <0.01).以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为标准,痰涂片、痰培养和Xpert的灵敏度分别为32.8% (95%CI:27.4~38.7)、54.6%(95%CI:48.5~60.5)和51.5%(95%CI:45.5~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4,P<0.01).在痰涂片和培养的基础上增加Xpert检查,肺结核诊断的病原学证据比例由56.1%提高至61.5%.未确诊丢失和临床排除肺结核诊断的可疑患者中,Xpert阳性率分别为10.9%(6/55)和2.1%(4/187).以MGIT960法为标准,Xpert检测RFP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95%CI:35.9~91.8)和94.9%(95%CI:88.6~97.8).结论 Xpert对结核分枝杆菌检出能力高于痰涂片,与痰培养相当;在痰涂片和痰培养基础上补充Xpert检查可减少漏诊并提高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的病原学依据,适宜作为耐多药肺结核的初筛工具.
作者:张国钦;巨韩芳;钟达;张玉华;陈盛玉;傅衍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结核病防治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各市(县)2015年1月-12月期间发现的1 54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菌型鉴定.采用比例法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FP,R)、异烟肼(INH,H)、链霉素(Sm,S)、乙胺丁醇(EMB,E)、氧氟沙星(Ofx,O)、卡那霉素(KM,K)]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 54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1 339例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其中总耐药率为20.9%(280/1 339),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及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分别为17.3%(197/1 139)和41.5%(83/200),复治患者总耐药率高于初治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单耐药率为10.5%(140/1 339),初治患者单耐药率为10.4%(119/1 139),复治患者为10.5%(21/2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耐药率为3.6%(48/1 339),其中初治患者多耐药率为3.6%(41/1 139),复治患者为3.5%(7/2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耐多药率为6.9%(92/1 339),其中初治患者耐多药率为3.2%(37/1 139),复治患者为27.5%(55/2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耐单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Sm=INH>RFP>Ofx>EMB>Km.结论 海南省结核病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今后需要采取全面、积极的干预措施遏制耐药结核病的流行.
作者:黄静静;陈亚玲;熊昌富;王春雷;符彩云;罗兴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线性探针耐多药检测技术(Hain)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分析辽宁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drug 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DR-TB)的检出情况,为本地区结核病的控制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3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应用Hain、Xpert MTB/RIF和比例法鉴定利福平(rifampin,RFP)和异烟肼(isoniazid,INH)的耐药性;以比例法为金标准,分析另外两种方法检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ain检测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为81.8%(72/88),特异度为87.6% (92/105);Hain检测异烟肼耐药的灵敏度为81.2%(82/101),特异度为70.7% (65/92);Hain检测MDR-TB的灵敏度为76.7%(46/60),特异度为81.2%(108/133);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为90.9% (80/88),特异度为81.9% (86/105).Hain、Xpert MTB/RIF两种检测方法与比例法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in和Xpert MTB/RIF是快速有效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方法,适用于辽宁地区结核病患者耐药性检测.
作者:梁佳元;杨立军;刘敏;王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湘潭县农村居民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为农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湘潭县“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耐多药结核病与非耐多药结核病(泛耐药患者除外)的农村居民患者各76名进行人户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家庭总收入低、低体重(BMI<18.5)、文化水平低、结核病接触史、既往不规则结核病治疗史、复治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总收入低、结核病接触史、既往不规则结核病治疗史是结核病患者产生耐多药的主要危险因素OR及95%CI分别为1.667(1.105~2.391)、3.471(2.230~5.314)、4.836(3.119~7.538).结论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对家庭困难的结核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作者:邓伟;谢小莲;刘礼亲;谢和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已经开展了10年,但是进展缓慢,对实现我国终止结核病目标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目前,我国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MDR-TB防治服务体系能力不足,患者发现率低,纳入治疗率低,治疗管理不规范,结核病传染源控制措施不完善,患者医疗负担重等.建议今后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加强MDR-TB防治服务能力建设;加大MDR-TB患者发现力度;完善MDR-TB治疗和管理;提高MDR-TB医疗保障水平.
作者:成诗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湖南邵阳市肺结核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为制定耐药肺结核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为邵阳市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发生的耐药肺结核患者,对照组为同期非耐药肺结核患者,按性别、年龄(±5岁)1:1个体匹配.病例组和对照组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开展面对面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耐药和非耐药肺结核患者各6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首次治疗过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既往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首次治疗未在结防机构、首次治疗使用自费药、首次治疗未满疗程、首治期间中断治疗;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治疗未完成疗程(OR=7.26,95% CI:1.36~38.87)、首治期间中断治疗(OR=5.13,95%CI:1.08~ 24.41)是肺结核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结论 首次治疗未完成疗程和首次治疗期间中断治疗是邵阳市肺结核耐药的危险因素,治疗期间应强调全程和规范治疗,减少耐药结核的发生.
作者:邹霞丽;邓志红;胡世雄;伍子健;徐祖辉;张传芳;张斯钰;李艳红;唐琼;唐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三亚市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三亚市2013年11月-2015年12月确诊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经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的菌株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m)等6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 276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培养阳性252例,经菌型鉴定249株(初治216例,复治33例)为结核分枝杆菌,其中耐药51株,总耐药率为20.48%,初治及复治患者总耐药率分别为18.06%、36.36%;耐多药14株,耐多药率为5.62%,初治及复治患者耐多药率分别为4.63%、12.12%.单耐药29例,单耐药率为11.65%,多耐药8例,多耐药率为3.21%;任何耐药顺位是S(11.24%)、H(10.04%)、R(7.63%)、Ofx(5.22%)、E(0%)、Km(0%);初、复治患者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亚市结核病耐药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初治和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以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作者:林常勇;林永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发结核患者全治疗过程的自然感染史,对目前结核病影像学、细菌及免疫学检测方法进行系统评价,为制定合理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前瞻性纵向研究方法,收集河南省胸科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新发结核患者150例和健康志愿者45例,分别在0、2、4、6、8、16、24周进行痰、血、尿等标本的收集,并进行64排CT的检查,建立标本库,并进行队列检查分析.结果 建立了HRCT影像学建模分析技术,建立了三维立体模型.计算并直观显示病灶的大小以及治疗过程中病灶的变化或转移情况;筛选出了能够指征病人治疗和转归情况的免疫标志物,研究发现γ-干扰素对结核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证实结核病患者IL-1水平较低,用前列腺素E可以提高老鼠的IL-1水平;细菌学研究,所有病人的菌株进行培养,药敏试验以及基因型分型:获得的耐多药结核(MDR)耐药率为9.8%,广泛耐药结核(XDR)的耐药率为2.4%.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感染率为7.3%.首证一个病人体内有混合有不同的结核亚型,且耐药性不同.结论 三维立体模型重建技术可以量化表示结核病灶的变化情况;γ-干扰素检测可以用于评价疗效和鉴别诊断;复杂的子种群的结核菌可能共存于病人,有助于理解病变对抗生素治疗的不同反应.
作者:张国龙;苑星;刘新;杨瑞;王伟;李爱华;石瑞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自2006年10月启动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以来至2015年12月期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接受治疗的情况,以期为调整我市的耐多药结核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从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我市自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登记的全部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的痰涂片、培养、药敏及纳入治疗情况等资料,计算不同登记分类可疑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痰培养阳性率、耐多药肺结核病检出率以及确诊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纳入治疗率.结果 自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共登记可疑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9 624例;开展了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2 886例,其中痰培养阳性率58.5%;开展传统药敏试验1 635例,耐多药肺结核检出率为23.4%;确诊的431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中,在我中心接受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124例,纳入治疗率仅28.8%.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复治失败、初治失败、复发、返回、初治3月末涂阳)的检出率均远高于新患者,说明不规则治疗是造成耐药发生的重要原因;且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情况十分不理想,耐药结核病疫情控制形势严峻,尚需进一步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以及对医务人员和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车晓玲;吴清芳;李明珍;管红云;李蓉安;谭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耐多药结核患者对氧氟沙星(Of)、丁胺卡那霉素(Am)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兰州市肺科医院接诊的9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硝基苯甲酸法进行菌株鉴定,应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情况.结果 90例耐多药患者中,对Ofx和Am的耐药率分别为27.78%和12.22%,Ofx的耐药率明显高于A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耐Ofx和Am的患者3例,占3.33%.不同类型、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的耐多药结核患者对Ofx和Am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初治和复治患者、男性、中年组患者对Ofx和Am耐药率相对较高.结论 临床实践中应规范使用Ofx和Am,避免结核病患者产生广泛耐药.
作者:王建云;杨枢敏;同重湘;周莹荃;白少丽;梁云;魏宝楚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