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尹益民;周盈;何剑

关键词:医学院校图书馆, 社会服务, 学习型社会
摘要:学习型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社会。在医学院校构建学习型社会必须集医科师生个人与医学院校团体的力量,有效整合其机构的文化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其效益。在阐述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与构建意义基础上,分析医学院校图书馆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拥有构建学习型社会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及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系统平台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等优势,提出医学院校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有树立服务师生及员工的服务理念,开放常规服务,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等作用。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磁致热疗肿瘤用磁场发生装置的研制

    目的:设计一种磁感应致热疗肿瘤用的正弦波形磁场发生装置。方法:电路采用555时基芯片为核心,利用单运放与RC组成的电路,将脉冲波形信号转换为正弦波形信号,然后通过放大电路进行电流放大,加负载线圈后产生所需磁场。结果:所研制的磁场发生装置可调节产生频率范围为50~150 kHz的正弦波形磁场,加入微量纳米磁性粒子集合体后发生磁致产热现象。结论:所研制的磁场发生装置具有成本低,精度高,性能稳定,参数调整方便等优点,为研究磁致热疗肿瘤提供必要的手段。

    作者:翟明明;文峻;杨继庆;李维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军卫一号”系统中几种故障的解决方法

    目的:探讨"军卫一号"系统中出现的几种故障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法:调查"军卫一号"子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法。结果: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及对策。结论:"军卫一号"系统是医院医疗业务的核心系统,工程人员需要深入实践,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进一步提高医院的业务效率,维护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作者:赖家聚;杜喜枚;肖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的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在各级医院中是常规必备的极其重要的医疗设备,其质量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加强对CT设备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方法:以卫生部颁发的《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为准则,从CT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和维护等全过程加强对其的质量控制。结果:提高医院诊疗中的准确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创造医疗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通过加强CT设备从购置、验收、使用及维护等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提高医院诊断的准确率,并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黄祖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年献词

    日月换新元,天地又一春。在这年轮交替的时刻,我代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和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兄弟协(学)会、各级医疗机构、相关生产营销企业和业界人士,向各位理事、编委、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普通X线机特殊故障分析二例

    工频X线机可分为常规X线机和程控X线机,常规X线机价格低廉,且能满足一般的医学临床需求,因而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一级的医院中。基层医院的大部分X线机使用年限较长,维修和保养的条件较差,发生故障后检修起来较为困难。在日常工作中对FSK132—1型X线机特殊故障和FSB202—1型X线机特殊故障的出现,经细心查找发现了问题所在。检修X线机要对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完整的检修计划,按计划逐步进行检查,切忌无计划的盲动修理。

    作者:寻长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recise直线加速器电离室的维护和故障排查

    Precise直线加速器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的放疗中心,在医院的放射治疗中属于不可缺少且需频繁检修的医疗设备。电离室是一种高精度放射线辐射剂量检测器件,作为其检测射线辐射剂量的关键器件,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加速器的使用效果和治疗疗效。因此,做好电离室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汪鹏飞;张永寿;宋天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加强医疗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探讨

    医疗卫生装备的质量控制事关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保障,是确保医药卫生系统使用的仪器设备准确、有效、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是医药卫生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技术工作。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是医院安全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开展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中,应以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和条件建设为着力点,从建全组织领导、强化质控意识、加强基础建设、创新质控手段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做法和举措,确保实现医院卫生装备全过程、全寿命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琦;种银保;张云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用洁净手术车的研究与设计

    目的:为在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伤员进行有效的医疗手术救治,迫切需要研制出具有洁净手术舱室的医用手术车。方法:根据手术车作业功能定位,研究手术车内部的结构布局形式,开展手术车扩展结构形式的研究,并根据手术车的结构特点,研制适合车载的空调净化系统。结果:手术车采用液压扩展方式,车厢内划分为术前准备区和手术区,并配置相应的医疗仪器设备。在手术区配置车载空调净化系统,手术区实现水平单向气流运动,手术区空气洁净度可达到万级。结论:医用洁净手术车为进行伤员的有效救治提供良好的舱室环境,为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员进行医疗手术救治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孙景工;赵秀国;谭树林;段德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小波分析的胃电信号处理

    目的:体表胃电图(EGG)是研究胃动力学特性和功能性胃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而从人体直接采集的胃电信号都含有干扰成分,不能直接应用于临床诊断。将小波分析运用到胃电信号的处理中,对信号进行去噪、重构等实验,用此方法对胃电信号进行处理。方法:以矩阵实验室(MATLAB)为工具,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特性,将含有噪声的胃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得到不同频带的子带信号,对含有干扰频率的子带信号进行去除,选择与胃电信号频率为相关的子带进行重构。结果:此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胃电图。结论:小波分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信号处理方法,使EGG在临床诊断中更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续大伟;史学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院磁共振机房的屏蔽原理和设计原则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无损伤的核磁方法对人体任意断面进行成像的一种先进技术,在磁共振机房的建设时需要考虑其磁屏蔽系统及其原理,从电磁屏蔽的屏蔽原理出发,根据电磁屏蔽的分类及特点,并考虑设备使用寿命及成像质量等重要因素,使屏蔽体在设计时达到所需的屏蔽性能。由此总结出磁共振机房建设时需要注意的设计原则以及磁共振机房选址时的注意事项,以满足磁共振扫描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保证磁共振扫描设备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作者:李朝伟;贺建林;姚翔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无线传输的数字X射线成像与处理系统的研究与框架构建

    目的:研究探讨及构建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且方便使用的低剂量数字X射线成像仪。方法:采用二极管线性阵列(LDA)探测器和成像系统(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传感器相结合的组合方式进行构建。结果:可一步完成X射线光电转换、数字采集的过程,实现直接数字化成像。将数字X射线成像仪所获取的数字成像信号进行无线传输,通过无线传输,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以便医师进行分析。结论:构架出一个对X射线成像设备进行数字成像并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系统装置,并具有便携、易用、军民两用的特点。

    作者:刘建新;袁卫英;苏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野战低温冷藏箱的设计研究

    目的:设计一款质量轻便、体积适中、制冷效果好、保温时间长的野战便携式低温冷藏箱,用于野战及灾后救治过程中对血制品或疑似病毒的存贮转运。方法:将冷藏箱拆分成制冷、散热、电源、箱体与保温材料四个部分设计,逐一解决每个问题,使设计变得简单;电源的分开设计使冷藏箱既可使用交流电,也可使用车载电瓶,有效拓宽了野战低温冷藏箱的适用范围。结果:野战低温冷藏箱可有效满足野战及灾后救治过程中对血制品或疑似病毒的转运需求,为挽救伤员性命和减少国家损失做出贡献。结论:该设计具有方便携行、制冷速度快、效果好、保温时间长等诸多优点,既可车载,又可单人携行,在野战及灾后救治过程中是其他制冷设备所不能代替的。

    作者:王星星;朱兴喜;汤黎明;于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院洁净手术室装饰装修材料的比较与选择

    目的:对洁净手术室装饰装修的多种常见常用材料进行技术与经济比较分析,为洁净手术室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设置评价指标与内容,采用列表比较分析法对洁净手术室装饰装修的数种可供选择的材料进行评价。结果:PVC卷材地板、夹芯彩钢板吊顶、夹芯彩钢板隔断是医院洁净手术室装饰装修材料的佳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PVC卷材地板、夹芯彩钢板吊顶、夹芯彩钢板隔断是洁净手术室装饰装修佳用材方案。

    作者:吴慎青;王雨;覃润波;罗广福;黄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在大型设备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就我国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所产生的问题,分析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系统,探索引进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对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管理的积极意义。方法:以经济收益和使用效率两种参数指标为分析统计方法。结果:探索公正评价医疗设备配置的客观依据。结论:倡导重视并积极开展大型医疗设备分析,提高医院决策和使用管理水平,为政府提供大型医疗设备宏观调控的有益参考,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张恩科;高敬龙;李帅帅;韩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成本——收益模型的医院医学工程师流失现象分析

    目的:对医院目前存在的医学工程师流失严重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选择。方法:利用成本—收益分析的理论,建立关于医学工程师流失现象的经济学模型。结果:通过对影响工程师流失的模型分析,得出成本、收益和时间是造成医学工程师流失现象的主要变量。如果从成本、收益和时间这三个变量入手,就可能会解决医学工程师流失的现象。结论:通过对医学工程师流失模型的经济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提高医学工程师在医院的机会成本、增加其的预期收益、以及延长其预期工作时间,是减少医学工程师流失现象的主要对策。

    作者:郭新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北京地区计算机X射线摄影设备应用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计算机X射线摄影(CR)设备在北京市各级医疗机构中的应用状况、维护保养和性能技术参数的达标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获得稳定、高质量的医学影像,提高医疗诊断水平。方法:调查分析2010年度北京市92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119台CR设备检测报告。结果:CR设备年检合格率仅为29.4%,不合格设备达84台。不合格主要项目是照射剂量指示校准和IP响应线性,其次是IP响应均匀性、IP通过量和空间分辨力。结论:CR设备的IP板使用到一定次数后,其量子噪声增大,接受X射线的灵敏度会相应降低,因此IP板不能无限期重复使用,必要时应及时更换IP板。在日常工作中,应避免将IP板拿出暗盒外。在保养时,应使用厂家要求的专用清洗剂对IP板和激光读取器进行清洁保养。CR设备应安装在清洁防尘的房间内,使用单位应每周、每月和每半年对相关项目进行稳定性检测,并认真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作者:葛先权;王名声;王新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用氧舱空调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氧舱空调控制器,实现定时排水,使制热过程中内风机延迟工作,避免空调开始工作时吹凉风。方法:该设计过程利用空调的内、外风机及三通电磁阀,通过与交流接触器及微处理器的相互连接,以及继电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来实现,并利用继电器将高电压与氧舱隔离,使空调能够在氧舱内使用。结果:微处理器对空调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实现了定时排水,制热过程中内风机延迟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结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设计,实现了自动定时排水,制热延时启动的功能,避免了空调开始工作时吹凉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马明振;王华锐;孙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6排螺旋CT在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21例经手术证实的腹股沟斜疝患者的CT资料,并对其影像资料加以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疝囊部位、范围及其内容物,并能同时发现并发症。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患者1例,左侧疝内容物为结肠,右侧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单侧腹股沟斜疝患者20例(左侧15例,右侧5例),1例疝内容物为大网膜,19例疝内容物为小肠,并发肠梗阻的3例,合并鞘膜积液的3例。结论:16排螺旋CT通过薄层断面和多平面重建术可多角度显示疝囊、疝囊内容物以及并发症,且CT影像具有特征性能,为临床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手术提供很重要的信息。

    作者:郑许强;周振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对常用耗材供应商资质管理的思考

    目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审查常用医用耗材供应商的资质,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购到合格的常用耗材把好入门关。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用耗材供应商资质的管理规定,对疾控中心常用的医用耗材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汇总,比较分析各类不同类别的医用耗材所需的资质证明文件,定期评价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做好存档和电子化管理工作,提高供应商资质管理的效率。结果与结论:加强供应商资质的管理工作,严格审查医用耗材供货方的资质材料,促进疾控机构医用耗材采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保证所购医用耗材的质量,保障疾控机构科研和防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陈润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图像重建技术在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CTU)不同的后处理重建算法在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例经过临床诊断及病理确诊的输尿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延迟扫描、薄层重建等处理方法。后处理重建采用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方法,分析不同的重建方法对图像质量、疾病判断的准确度及毗邻关系的应用价值。结果:①CPR:图像质量评级优良为27例(占90%)、评级差为3例(占10%)。疾病判断准确率为:输尿管结石100%(18/18)、输尿管肿瘤60%(3/5)、输尿管囊肿100%(3/3)、先天性输尿管狭窄100%(2/2)、输尿管炎症100%(2/2);②MPR显示:图像评级优良为24例(80%)、评级差为6例(20%)。疾病判断准确率为:结石100%(18/18)、肿瘤80.0%(4/5)、囊肿100%(3/3)、先天性狭窄100%(2/2)、炎症100%(2/2);③MIP显示:图像评级优良为19例(占63.3%)、评级差11例(占36.7%)。疾病判断准确率为:结石83.3%(15/18)、肿瘤40.0%(2/5)、囊肿66.7%(2/3)、先天性狭窄50.0%(1/2)、炎症50.0%(1/2)。结论:根据输尿管疾病的显像程度,通过选择合适的重建方法能够完整显示输尿管的解剖关系,并可辅助临床做出正确的诊断,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沈剑辉;刘志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