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时期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的法律问题

张海玲;张伟;许金平

关键词:时期, 临床护理工作, 存在, 法律意识, 涉及的法律问题, 护理管理者, 医护纠纷, 社会经济, 赔偿问题, 科学知识, 经济意识, 护理人员, 合法权益, 防范风险, 法律责任, 法律观念, 处理结果, 病人, 增强, 医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医学科学知识和法律观念的逐渐普及,病人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一旦发生医护纠纷,病人的合法权益受到维护,处理结果涉及的就是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1].因此,探讨护理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在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能力,是摆在广大护理管理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注射川芎嗪治疗小儿脑外伤失语症疗效观察

    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进步.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而来的则是车祸等原因造成的脑外伤逐年升高.因脑外伤引起的失语临床上较为多见,特别是小儿外伤性失语,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以往多采用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我们采用颈动脉注射川芎嗪的方法,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0例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器质性精神障碍,又称器质性脑症状群(Organic brain syndrome,OBS),是由严重脑或躯体器质性损害所引起.由于OBS与器质性损害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使病情更趋复杂.1994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OBS病人30例,未发生任何意外,且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于福荣;王兴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全科医疗在养老机构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科医疗在养老机构应用的方式和作用.方法:论述全科医疗在养老机构应用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和目的,提出了在养老机构中应用全科医学的方式和具体做法.结果:全科医学在养老机构的应用主要包括:建立医疗合同、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老年病的整体治疗与预防、老年心理卫生与社区诊断、临终关怀等.结论:全科医疗在养老机构的应用将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完善的综合性服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黄永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舒血宁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DSM-Ⅳ血管性痴呆标准的50例老年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及4个月,应用MMSE和ADL量表分别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银杏叶片治疗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其MMSE评分提高,ADL评分明显下降(P<0.001).继续治疗至4个月再次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更显著,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片能有效地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服用方便、疗效确切,可以长期服用.

    作者:师桂萍;潘登;贺雪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肛温测量时间的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科肛温测量多长时间达大值;方法:随机选择0~7岁患儿181例1360次测量;结果:小儿肛温测量lmin达大值占89%,lmin30s达大值占11%;结论:教科书中规定的小儿肛温测量时间为3min的做法不恰当,不利于人性化护理,小儿肛温lmin30s就可准确测出.

    作者:陈利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强化精神科护士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已逐步受到人们重视,护士的护理行为涉及到社会法律问题也引起护理界的极大重视.由于传统的社会影响,目前护士工作中仍存在法律意识淡漠的现象.要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特别是从事精神科的护士,面对的是思维、情感、行为都异常的精神病人,更要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保障病人及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张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及机制.方法:34例脑卒中失语症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头皮针、体针和语言训练等方法进行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检查法对语言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在听理解、复述、命名及阅读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失语症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语言功能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君忠;杨小霞;张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每日热量计算:按病人的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计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参照理想体重和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年人休息者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予热量105~125kJ(25~30kcal);轻体力劳动者125~146kJ(30~5kcal);中体力劳动者146~167kJ(35~40kcal);重体力劳动者1671J(40kcal)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或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酌减,使病人体重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

    作者:陈月新;林盈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脉输液一次性排气成功的方法

    静脉输液时,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按无菌操作方法打开输液器插入针头后,右手迅速使莫非滴管下端向上,当莫非滴管存液量达2/3时,右手拇指把莫非滴管下端折叠,使其下端向下,然后松开右手,使液体缓缓流向下方,排气一次即可成功.

    作者:刘顺杰;耿喜娥;陈月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精液白细胞检测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价值

    精液分析是男性不育检查首选的检查项目.精液白细胞增多也是精液检查常见的异常现象.精液白细胞检测需要进行殊染色处理,因嫌麻烦而往往被忽略.本文对精液白细胞增多现象与男性不育的关系进行分析,以评估其对男性不育诊断的价值.

    作者:赵晶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氯氮平致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目前,氯氮平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精神病,其不良反应引起血小板减少较少见.现将所观察到的1例血小板减少报道如下.

    作者:邱堂威;黄巧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康复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康复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编问卷收集17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康复相关资料,由精神科医生对患者评定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结果:轻度精神残疾者为60.7%,中度及以上者为39.3%.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首次发病年龄、病程、住院次数、治疗依从性、病情严重程度、精神症状及自知力与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显著相关.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社会功能恢复较好,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治疗依从性和病情严重程度影响康复状况.

    作者:张健翎;潘忠德;孙保和;任雪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疗效观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育龄妇女及更年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10%.过去,一般用诊刮术配合激素治疗,但复发率高,副反应大.顽固性功血多采用子宫切除术,但患者难以接受.米非司酮具有拮抗孕激素的作用,对性激素依赖性疾病具有治疗作用.本文观察米非司酮对功血40例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继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人立体视觉的发育

    立体视觉研究是现代眼科的新领域,是人类和高等动物在三维空间中后天获得的视觉功能,是双眼视功能的高形式,是人类从事各种精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Banks[1]通过对动物及人的研究发现,大脑皮质存在双眼视细胞,它对立体视觉发生和完善起决定作用.近年来,电生理研究也发现和证实了双眼视细胞的存在.尽管人类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尚不清楚,但许多研究从多方面均表明,人类的双眼视觉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发育,在此时期内受到任何异常因素影响特别是斜视导致视轴不平衡,一眼受到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均可导致未发育或发育未完善的的立体视觉丧失或停顿.同时,也只有在立体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去除阻碍双眼视觉发育的因素才可能获得正常立体视觉.

    作者:李超;孔德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癫痫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癫痫是由于大脑功能短暂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突发性疾病,并且由于其中枢神经对行为的失控导致对社会和家庭十分严重的危害.癫痫也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可能性很大,当再次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刺激时,其发病的几率大大提高.因此,对患者加强身心健康教育和进行必要的家庭护理,并作好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现将近几年来对66例癫痫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家属进行家庭护理的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韦照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豆状核变性致精神障碍1例

    本病在临床上所见不多,现将所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患儿,女性,岁,浙江人,小学二年级学生.患儿进行性出现不语,强制性苦笑,动作怪异,冲动打人,易激惹,生活失理.

    作者:李建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卡巴克络与地塞米松配伍静脉注射治疗输液反应

    应用卡巴克络与地塞米松各10mg(小儿半量)配伍静脉注射治疗输液反应155例,15min内临床症状均缓解.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作者:宋云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循证医学探讨福利院中老年骨折的特点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探讨福利院中老年骨折的特点(原因、好发部位、骨折时骨骼的状态).方法:在循证医学指导下对福利院369名老年人中3年间发生骨折的病人进行X线摄片和骨密度、骨生化代谢指标测定.结果:3∞人中有73人骨折,其中50人患中度以上骨质疏松症;骨生化测定仅骨钙素与骨密度呈正相关;骨折常见于髋、腕和脊柱等部位.结论:骨质疏松为老年骨折的主要原因,骨密度下降提示骨折的可能性增高;髋、腕和脊柱是老年骨折好发部位.

    作者:毛亚莉;张晓忠;刘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四参补肾活血汤治疗室性期前收缩30例疗效观察

    室性期前收缩,临床上较为常见,控制心律失常的药物又常易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副作用较多.为此,于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采用自拟四参补肾活血汤合用普罗帕酮(心律平)治疗室性期前收缩30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郑洪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712例青少年精神疾病与个性特征应激因素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个性特征、应激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6月间712例首次住我院,年龄17岁及其以下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自制调查表,对他们进行个性特征、应激因素与其发病之间关系的调查.结果: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其个性特征、应激因素有重要的关系,个性中以内向型性格的患病率高(63.6%),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次有明显应激因素诱发患病的占70.2%,其中以学习紧张,压力大,升学落榜占多数(53%).结论:青少年其个性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易诱发各种精神疾病,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王俊凤;赵树美;于兰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