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照科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尿潴留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方法:对32例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尿潴留,且其它物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采用针刺中极、水道(双侧)治疗,观察疗效及起效时间.结果:针刺治疗尿潴留的总有效率为87.5%,多在30分钟内起效.结论:针刺治疗尿潴留方法简便易行,疗效较好,无副作用,值得在精神科临床中应用.
作者:侯振成;李卯和;刘力芳;李淑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进步.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而来的则是车祸等原因造成的脑外伤逐年升高.因脑外伤引起的失语临床上较为多见,特别是小儿外伤性失语,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以往多采用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我们采用颈动脉注射川芎嗪的方法,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诱因与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2753例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病状况进行原因分析.于2003年1月开始对2869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研究护理干预对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干预前精神病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为3.6%,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下降至2.4%,发病率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高,应引起重视,只要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是可以控制的.
作者:费静霞;张紫娟;周玉英;钱锡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使精神病人得到良好的心理护理,缩短病程,早日恢复,回归社会.方法: 本文利用问卷的形式对本市两所精神病专科医院的150名护士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护理人员第一学历多为中专;以自学获得心理学知识者占大多数;在实施心理护理中:精神科护士掌握心理学知识与心理护理技能有限;护士与精神病人之间存在沟通障碍;精神病人家属与护士缺乏合作意识;少部分护士缺乏慎独精神.结论:精神科护士正确实施心理护理的对策将有助于解决各现存问题具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崔凤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探讨福利院中老年骨折的特点(原因、好发部位、骨折时骨骼的状态).方法:在循证医学指导下对福利院369名老年人中3年间发生骨折的病人进行X线摄片和骨密度、骨生化代谢指标测定.结果:3∞人中有73人骨折,其中50人患中度以上骨质疏松症;骨生化测定仅骨钙素与骨密度呈正相关;骨折常见于髋、腕和脊柱等部位.结论:骨质疏松为老年骨折的主要原因,骨密度下降提示骨折的可能性增高;髋、腕和脊柱是老年骨折好发部位.
作者:毛亚莉;张晓忠;刘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麻疹患者明显减少,但2004年冬~2005年春鄂州市城区麻疹流行,现报告150例小儿麻疹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如下:
作者:杨少华;王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青霉素杀菌力强、疗效好、毒性小,广泛用于临床,但可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危及生命.凡需用青霉素治疗的病人都必须先作皮内试验,否则不予用药.怎样准确判断试验结果,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护士的观察起决定作用.下面介绍青霉素皮试反应结果的观察与判定:
作者:李翠霞;林盈芝;李爱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已逐步受到人们重视,护士的护理行为涉及到社会法律问题也引起护理界的极大重视.由于传统的社会影响,目前护士工作中仍存在法律意识淡漠的现象.要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特别是从事精神科的护士,面对的是思维、情感、行为都异常的精神病人,更要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保障病人及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张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个性特征、应激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6月间712例首次住我院,年龄17岁及其以下患精神疾病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自制调查表,对他们进行个性特征、应激因素与其发病之间关系的调查.结果: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其个性特征、应激因素有重要的关系,个性中以内向型性格的患病率高(63.6%),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次有明显应激因素诱发患病的占70.2%,其中以学习紧张,压力大,升学落榜占多数(53%).结论:青少年其个性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易诱发各种精神疾病,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王俊凤;赵树美;于兰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对50例康复期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与国内常模进行对照.结果:心理干预前SCL-90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干预后SCL-90除偏执外,其余各因子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国内常模比较,恐怖因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余各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作者:陈全花;赵晶媛;李艳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和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的存活率及其存活质量逐渐提高.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NICU对VLBW早期建立胃肠内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立体视觉研究是现代眼科的新领域,是人类和高等动物在三维空间中后天获得的视觉功能,是双眼视功能的高形式,是人类从事各种精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Banks[1]通过对动物及人的研究发现,大脑皮质存在双眼视细胞,它对立体视觉发生和完善起决定作用.近年来,电生理研究也发现和证实了双眼视细胞的存在.尽管人类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尚不清楚,但许多研究从多方面均表明,人类的双眼视觉在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发育,在此时期内受到任何异常因素影响特别是斜视导致视轴不平衡,一眼受到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均可导致未发育或发育未完善的的立体视觉丧失或停顿.同时,也只有在立体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去除阻碍双眼视觉发育的因素才可能获得正常立体视觉.
作者:李超;孔德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器质性精神障碍,又称器质性脑症状群(Organic brain syndrome,OBS),是由严重脑或躯体器质性损害所引起.由于OBS与器质性损害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使病情更趋复杂.1994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OBS病人30例,未发生任何意外,且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于福荣;王兴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康复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编问卷收集17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康复相关资料,由精神科医生对患者评定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结果:轻度精神残疾者为60.7%,中度及以上者为39.3%.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首次发病年龄、病程、住院次数、治疗依从性、病情严重程度、精神症状及自知力与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显著相关.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社会功能恢复较好,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治疗依从性和病情严重程度影响康复状况.
作者:张健翎;潘忠德;孙保和;任雪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B超诊断仪已经部分或全部取代X线在孕情普查中的位置.由于其简便、易行、对人体安全、检查范围广及确诊率高,受到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领域中的重要设备.为了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保证孕情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操作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笔者根据近几年来下乡进行孕情普查的体会和十几年的实际操作经验,就此作一讨论,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王丽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精液分析是男性不育检查首选的检查项目.精液白细胞增多也是精液检查常见的异常现象.精液白细胞检测需要进行殊染色处理,因嫌麻烦而往往被忽略.本文对精液白细胞增多现象与男性不育的关系进行分析,以评估其对男性不育诊断的价值.
作者:赵晶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肾移植患者术后多尿期的护理经验,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的患者多尿期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准确记录出入量,保证管道畅通,持续循环输液,房间定时消毒,严防并发症.结果:本组10例患者早期存活10例(占100%);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晚期死亡1例.结论:加强肾移植术后多尿期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及早发现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士翠;孟凡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时,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按无菌操作方法打开输液器插入针头后,右手迅速使莫非滴管下端向上,当莫非滴管存液量达2/3时,右手拇指把莫非滴管下端折叠,使其下端向下,然后松开右手,使液体缓缓流向下方,排气一次即可成功.
作者:刘顺杰;耿喜娥;陈月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多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和大量输液、输血的患者.由于其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对我科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盂繁青;王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肝硬化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晚期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早期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不典型而易延误诊治.本文对我院1999年7月~2005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作一总结,并对早期诊断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作者:宋乃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