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肝胆外科护士生理监护仪应用与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肝胆外科工作的80名护士的临床工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管理方法将其分为质量改进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40名.质量改进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常规管理组采用传统常规基础管理方法;对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患者生理监护仪管理满意度、误报警情况及处理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质量改进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3,t=3.182;P<0.05);生理监护仪存放合理、了解去向和保养维护满意度分别为92.5%、100.0%和87.5%,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的32.5%、40.0%和5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2,x2=7.38,x2=9.35;P<0.05);误报警率为10.0%,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的3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4,P<0.05),对生理监护仪的误报警处理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基础管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肝胆外科护士对生理监护仪的应用能力与管理水平.
作者:段雨彤;陈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在辅助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临床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4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并行踝关节CT扫描.观察组以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COM)格式输出,经Mminics软件处理,转换数据为立体光刻(STL)格式输入3D打印机,制作出与胫骨远端实体比例为1:1的骨折模型,制定整复及内固定方案;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复位情况,采用Burwell-Charnley评价标准对骨折复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标准,分别评价患者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51,t=26.427;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1,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较传统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文举;滕勇;季明华;郭树章;李强;范相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进口医用铱192(192Ir)放射源与国产192Ir放射源标称活度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自2006年至今近11年间2台后装机所使用的192Ir放射源,其中医科达Nucletron后装机共使用荷兰进口源16枚,天津荣立后装机共使用北京原子高科公司提供的国产源19枚.在新投入临床使用前采用井形电离室进行实际源活度的测量,与标称活度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进口源和国产源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国产源的测量偏差为(0.26±0.87)%,进口源的测量偏差为(1.1±1.3)%,进口源的活度偏差较大.对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结果表明,两种源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86,P<0.05).结论:进口源和国产源的偏差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但对于活度偏差较大的放射源临床需考虑进行修正.进口源测量值与标称值的偏差值较大,投入临床使用前更需严格把控.
作者:刘宝喜;全红;邱杰;于浪;杨波;刘楠;刘峡;庞廷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置入对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颈椎临床疗效参数与颈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或多节段颈椎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置入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比较患者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疗效参数.结果:90例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颈部目测类比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较术前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t=-3.914,t=-22.345;P<0.05);术后末次随访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3,P<0.05);90例患者的颈椎临床疗效参数与颈椎矢状面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置入术能明显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且颈椎临床疗效参数和矢状位参数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雷云峰;高山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与设计一套既满足医疗业务连续性需求、又能保证数据的容灾备份系统,实现资源大利用率的数据中心方案.方法:针对医院数据中心建设现状,结合云计算、虚拟化、存储双活、数据库集群等技术,通过建设计算、存储、网络、桌面和安全5个资源池,终实现生产云、测试云、灾备云、桌面云和安全云5个医院私有云的应用,建立一套恢复点目标(RPO)=0和恢复时间目标(RTO)≈0的医院私有云双活数据中心方案.结果:设计出一套具有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和高便捷管理的医院私有云双活数据中心,实现所有数据中心的管理和操作简单便捷,并提高了数据资源的利用率.结论:私有云双活数据中心在满足业务连续性需求的前提下,可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节省IT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成本.
作者:何海燕;陈亚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经颅脑CT血管造影(CTA)确诊的2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大脑中动脉瘤7例,大脑前交叉通动脉瘤8例,基底动脉瘤6例;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颅内动脉瘤复合体3D模型,并与介入栓塞术前颅脑CT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D打印技术与颅脑CTA相比,其长、宽和厚度测量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t=0.07,t=0.08;P>0.05);3D打印技术测量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血流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动脉流入道、动脉流出道、动脉瘤体部和动脉瘤顶端,而且动脉流入道的瘤内动压、血管壁面切应力均明显增高,具有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动脉瘤均得到完全夹闭,围术期未出现偏瘫、失语及癫痫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不仅能够直观掌握动脉瘤患者脑血管解剖特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风险,而且3D模型便于患者及家属直观了解病情,形成良好的医患沟通,且便于教学及学术交流的直观详解.
作者:谭衍;边远;陆弘盈;汤树洪;余松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 DR)是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射线探测器将X射线摄影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的技术,具有受照剂量更小、时间分辨力高、图像层次丰富、操作便捷以及效率高等优点.DR作为医院放射科的常规检查设备,日常维护和高效维修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及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前提[1-2].针对东芝MRAD-D50S RADREX型DR设备(日本东芝公司),探讨典型案例的分析思路与维修方法,为相关影像设备的维修管理提供借鉴经验.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中D-乳酸浓度与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心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医院急诊科随访的62例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体检的50名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全血标本中D-乳酸、TGF-β1浓度;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记录试验对象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比较两组受检者D-乳酸浓度、TGF-β1、LVEDV和LVEF差异,并运用双变量分析观察组D-乳酸浓度与TGF-β1,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液中D-乳酸及TGF-β1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1,t=7.673;P<0.05);LVEDV较健康对照组增大,而LVEF较健康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2,t=5.373;P<0.05);D-乳酸与TGF-β1和LVEDV值呈正相关,与LVEF值呈负相关.结论: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D-乳酸水平可以反映心功能恶化程度,并且与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炎性因子升高关系密切.
作者:赵芯晨;王晶;何婧瑜;蔡利栋;秦俭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二维超声形态异常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意义.方法:选取67例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或术后患者,且二维超声发现颈部淋巴结形态改变,包括淋巴结门消失、纵横比(L/S)≤2、囊性变、点状钙化以及皮质局部回声增强,进行超声造影,观察淋巴结的造影模式.正常强化模式为离心性增强,异常增强模式为向心性增强、混合性增强及不均匀增强(局部低灌注、高灌注或缺损),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所有病例中,二维超声阳性预测值为54.1%,使用超声造影可使阳性预测值达到81.4%;术后患者二维超声阳性预测值为38.1%,使用超声造影后阳性预测值可提高至70%.结论:超声造影与二维超声联合在PTC颈部淋巴结的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谭小蕖;钱林学;刘玉江;赵军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方法,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方法:分析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工具的工作原理及其特征参数的设置,进一步优化其检测操作流程.研究医院近7年间开展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的数据,提取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典型故障,并提出有效合理的解决方案.结果:通过维护保养与质量检测的有机结合,使医院在用多参数监护仪初次检定合格率呈逐年上升,2016年合格率达97%,维护保养后的合格率达100%.结论:通过优化检测操作流程,有效保证质量控制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将质量控制优化流程纳入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极大提高维护效率;增进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作者:潘泽森;陈宇珂;黄智冕;窦泽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前,子宫内膜容受性(ER)评估是不孕症诊断治疗中的常规方向,已经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ER的定义即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的能力,从而引出了植入时间窗的概念.超声指标评价ER具有简单、安全、无创和可重复的优点,越来越被妇产科医生所重视,已经成为生殖医学上研究ER广泛的影像学方法.为此,就超声形态学指标、血流有关指标、子宫收缩及子宫内膜蠕动波、子宫内膜造影四个方面对应用超声指标评估ER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玥;杨宇;钱林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设计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自动评价系统,对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成像系统的自动曝光控制重复性、探测器均匀性、空间分辨率和腺体平均剂量4个质量控制检测参数实现自动评价.方法:对乳腺X射线机短期质量控制参数,即自动曝光控制重复性、探测器均匀性、空间分辨率和腺体平均剂量进行检测,应用分析软件基于Matlab平台编写检测程序,实现对4个质量控制检测参数的自动测算和检测报告的出具.结果:通过对数字乳腺X射线机进行每周检测一次、连续检测5周的质量控制检测,对每次的检测图像使用智能软件自动测算,可快速输出检测结果及检测报告.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成像系统质量控制检测智能评价系统极大缩短质量控制检测数据分析测算时间,提高了质量控制检测分析测算效率.
作者:付丽媛;梁永刚;陈自谦;倪萍;吴剑威;马骏驰;钟群;肖慧;刘冰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线性调整B液电导度对透析液中缓冲剂及其他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威海威高血液净化中心日机装系列DBB-27C血液透析机,经调校完毕后采用同一批次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模拟透析,在维持透析液电导度14 mS/cm的情况下,以0.2 mS/cm的波段调整B液电导度在2~4 mS/cm范围内波动,并抽取每一波段的透析液进行离子检测,比较缓冲剂及其他离子变化,期间采用血液透析机分析仪全程监控电导度变化,避免由于透析机电导度误差或透析液因素影响实验数据.结果:透析液浓度与电导度不呈线性相关,钠离子(Na+)无明显变化,其他离子与B液电导度呈轻微反向相关,但在该范围内碳酸氢根离子(HCO3-)与B液电导度具有显著的依存关系,且在酸洗消毒充分的情况下,多次实验后未发现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现象.结论:透析液浓度与电导度不呈线性相关,故可尝试通过调整B浓缩液电导度纠正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酸中毒.
作者:董斌;江慧迪;吴丹;张飞鸿;嵇相高;陈苗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手术治疗的24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钩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5,t=10.156,t=4.748;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F=12.087,F=13.284;P<0.05);术后1周、3个月,治疗组的VAS评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F=7.086,F=8.106;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的喙锁间距测定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F=5.572,F=7.116;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Z=-2.167,P<0.05).结论: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钩钢板治疗.
作者:柴国忠;范海珍;陈戬宏;耿博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脂肪肝与声速值的关系,探讨声速匹配技术对于脂肪肝分级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与观察组(60只),并于不同饲养周数进行区域速度指数(ZSI)值测量及病理学分析,依据病理学结果将观察组再分为轻度脂肪肝组、中度脂肪肝组及重度脂肪肝组,对不同组别ZSI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ZSI值为58.40±2.04,轻度组ZSI值为45.74±6.07,中度组ZSI值为30.25±7.59,重度组ZSI值为6.14±12.31.对照组与中度脂肪肝组及重度脂肪肝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92,t=7.075,t=6.889;P<0.05).结论:声速匹配技术可对脂肪肝SD大鼠进行分级.
作者:苏芳菲;曹邱婷;宿愿;胡向东;赵丽琴;钱林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呼吸机用于辅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以达到肺内气体交换功能,降低人体消耗,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绍兴市人民医院ICU及EICU配备了Servo-i和Sevo-s型呼吸机(德国西门子公司),就Maquet Servo系列呼吸机的原理及使用中遇到的故障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谢龙耀;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设备管理是影像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之一,我国核医学近年来发展较快,新型及大型诊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为相应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成功换届,为核医学新型及大型诊疗设备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针对目前核医学装备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创新理念,改进方式,新专业委员会根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思路,以明确核医学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作者:李方;田嘉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PDCA)管理法联合头脑风暴法对消化内镜治疗护理配合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500例消化内镜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消化内镜室的医护分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法联合头脑风暴法实施护理分析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P<0.05);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08,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3,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0,P<0.05).结论:PDCA联合头脑风暴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度,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状况.
作者:全怡;陶岚;姜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规范医学影像技师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医学影像学科建设及影像设备质量控制.方法:统计分析医学影像技师人力资源数据,调查影像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对医学影像技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在医学影像技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医学影像技师从业人员严重不足以及毕业生资源浪费等不规范现象;医学影像技师多数被排除在影像设备质量控制工作以外,至使存在诸多隐患,严重制约了医疗质量的全面提升.结论:医学影像技师在影像设备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加强医学影像技师人力资源管理对实现影像设备质量控制前移,提高保障医疗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魏巍;果琰;陈莉莉;欧阳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