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寿命周期的医学院校多媒体预警维修动态管理的探索实践

王文婷;邱灼雄;杨世广

关键词:多媒体维修, 寿命周期, 预警, 动态管理
摘要:目的:为满足医学院校形态学课程对多媒体的清晰度要求,建立提升多媒体使用效果、保障教学质量的预报警机制.方法:为每一台多媒体设备建立履历档案,对其主要零部件出现故障的使用时长进行分析,提前推断故障预期发生时间,做到早预防、早检修.结果:实施多媒体动态管理后使每一台多媒体设备处于佳使用状态,摆脱设备未坏但使用效果不佳的处境.结论:通过对多媒体设备寿命周期管理,实现故障率直线下降,有效降低维修成本,保障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提高师生使用满意度.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慢病毒携带shRNA对乳腺癌HPA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以乙酰肝素酶(HPA)基因为靶点,构建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慢病毒携带的shRNA对乳腺癌HPA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乳腺癌HPA基因为靶基因,根据RNA干扰(RNAi)序列设计原则,通过构建3对shRNA重组慢病毒的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在体外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PA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在体内构建乳腺癌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PA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体外实验中,HPA-shRNA-1组和HPA-shRNA-2组均有效抑制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HPA的表达.在体内实验中,HPA-shRNA-2组HPA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HPA-shRNA-2组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04,P<0.05).表明在体内实验中HPA-shRNA-2组可以下调HPA基因蛋白表达.结论:以HPA为靶点构建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体内外实验均能下调乳腺癌HPA基因的表达,可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陈国利;郑志方;张学军;裴天禄;张金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胃癌患者肿瘤恶性程度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2例胃癌患者,按照肿瘤侵犯深度,将其分为早期胃癌组(29例),进展期胃癌组(143例);又将172例患者根据是否有转移分为无转移组(52例),有转移组(120例);选择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入组人员的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检测的FIB、AT-Ⅲ、PLT总体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t=2.47,t=3.13;P<0.05);其中,进展期胃癌组患者与早期胃癌组比较,FIB、PL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t=-2.31;P<0.05);转移组患者与无转移组比较,FIB、PLT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24,t=-2.36;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有助于为血栓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为是否需行抗凝或止血治疗提供参考,FIB、PLT的变化,对间接预测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宇;杨澎;田晓波;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注水式结肠镜与传统注气式结肠镜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注水式结肠镜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并与传统注气式结肠镜对比,分析其临床检查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48例进行非麻醉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注水组与注气组,每组124例.收集并整理患者一般资料,退镜时对患者肠道准备情况进行评分,检查中记录盲肠插管成功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以及检查总时间,检查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记录检查过程中是否使用体位变换、腹部按压及硬度调节等辅助操作.结果:两组患者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及全结肠肠道准备情况评分及总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0.98,t=0.85,t=1.07,t=1.51;P>0.05);两组患者的肠镜插管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3,P>0.05);注水组患者进镜时间、退镜时间及插管总时间均长于注气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注气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t=3.85,t=5.64,t=10.25;P<0.05);两组操作中腹部按压、硬度调节使用率及辅助操作总使用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2,t=1.58,t=2.07;P>0.05).结论:注水式结肠镜检查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不影响盲肠插管成功率.

    作者:王红霞;辛晓梅;叶志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影像科数字化趋势下的高校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培养与就业研究

    目的:加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培养,树立专业品牌,提升就业质量水平.方法:分析就业形势与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市场形势的规律性,正确树立专业的就业意识,不断加强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将品牌和自我特色建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品牌效应与就业质量水平.结果:据资料调查显示,近几年来该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高,且毕业生大多到南方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受到了用人单位、各大医院的欢迎和一致好评.结论:医学影像专业是学院主打专业,也是品牌特色专业,在面对扩招形势下的局势中,研究保证影像学专业质量的有关措施,促成毕业生的就业理想,提升就业质量水平,终巩固和推广专业品牌.

    作者:赵宇;滕婷;邵国强;祝因苏;施海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层次分析(AHP)法按因素权重对医疗设备分类维修管理的研究

    目的:基于层次分析(AHP)法对医疗设备分类维修管理进行研究,旨在控制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和维修服务水平.方法:对69个基层临床科室及14名维修工程师进行问卷调查,提取评价因素;运用AHP法确定出医疗设备维修的因素权重,据此计算出设备的维修分值,终将权重值运用到ABC分类法中,分成A、B、C三类并区别管理.结果:根据AHP法对价格因素、使用频率、稳定程度、运行时间、备用因素以及维修难度6个评价因素进行两两评价因素对比的六阶矩阵分析数据,通过综合评分比率得出ABC分类并制订相应的维修保养实施对策,对关键设备进行计划性和预防性维护,对主要设备定期维护,对一般设备做事后维修.2016年下半年该院医疗设备故障率比2015年同期降低30%;外修总费用比2015年同期降低10%,临床科室对设备科工作满意度有所提升.结论:运用AHP法按因素权重分类管理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改变了以往设备维护主次不分、流于形式的问题,将医院有限的维修精力用到关键点,有效地控制了维修损耗,提高了设备科的工作效率和为临床服务水平.

    作者:高洁;张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在重度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在重度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重度胸外伤并发ARD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PICCO组和肺动脉导管(PAC)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和急性生理学年龄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总治疗费用等差异.结果:PICCO组的PaO2/FiO2在治疗1 d、3 d和7 d时均明显高于P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t=3.87,t=5.15;P<0.05).PICCO组治疗7 d时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P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P<0.05).PICCO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总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P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6,t=2.58,t=5.53;P<0.05),而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结论:在重度胸外伤并ARDS患者的治疗中,PICCO监测有助于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和总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海平;韦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B超与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检测肾结石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比较B超和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对肾结石的检测,以期能够研发出一种检测结石更容易和更准确的新超声检查模式.方法:选取近期接受CT扫描的9例肾结石患者,分别采用B超和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超声进行肾结石检测,由3名放射科医生创建上极、极间区和下极的视频段,并作出诊断,与CT扫描结果比较.结果:在9例患者双肾脏中共检测出32块结石,其平均大小为(8.9±7.5)mm.B超检查的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48%、阳性预测值为52%、阴性预测值为68%;而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检查的灵敏度为56%、特异度为74%、阳性预测值为62%、阴性预测值为68%.结论:在肾结石的检测中,两种方法单独使用时,B超更敏感,但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特异性更高,临床中应考虑采用彩色多普勒闪烁伪像检查,同时可通过利用基本的声像学差异开发专用于肾结石检测的新型商业超声模式,以改善对结石的检测.

    作者:韩伟;韩宇枫;张恩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一种新型智能便携式手术室护理装置在手术室风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新型智能便携式手术室护理装置在手术室风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全面提高手术室风险护理的质量,确保医院手术室护理安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00例腹部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风险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运用一种新型智能便携式手术室护理装置来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业务水平、病情解释及服务态度等满意度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6,t=15.350,t=12.671;P<0.05);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无菌情况及安全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134,t=6.0156,t=3.3048;P<0.05).结论:该实用新型手术室护理装置在传统的心电监护仪添加输液挂架,且安装拆卸方便,减小占地空间,便于运输携带,并可及时检测患者当前的输液进度,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更换输液液体,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作者:丁晓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不同扫描模式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在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时不同扫描模式的差异.方法:选取50例临床科室推送的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进行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测量,采用3种不同模式的扫描方法:A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选择OneScan(一次性扫描、无需海绵垫块)扫描模式;B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C扫描模式,患者下肢放在海绵垫块上,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结果:A、B两种扫描模式所得腰椎的骨密度值对比,第1、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1,t=-0.153,t=-1.239,t=-1.892,t=-1.469;P>0.05);A、C两种扫描模式所得的骨密度值对比,第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1,t=3.824,t=4.582,t=4.399;P<0.05),第1腰椎无统计学意义(t=-0.006,P>0.05).结论:采用OneScan扫描模式进行骨密度测量会高估腰椎的骨密度值.

    作者:周翠红;王猛;金超岭;刘杰;李环;李红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西门子Verio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氦制冷机故障分析及维修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使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当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能量释放且被体外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图像.由于摆脱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并具有参数多、信息量大、多方位成像及对软组织有较高分辨力等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

    作者:王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的常见故障分析和维修

    德国费森尤斯4008B血透机,具有性能稳定、超滤量精确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如东县人民医院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设备日常使用频繁,为防止出现故障问题,医工人员在掌握血透机的结构和基本原理的同时,应做好维修与保养工作,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效率.

    作者:张红丽;朱亚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输液风险管理中FMEA和RCA联合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和根本原因分析(RCA)法在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中的联合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儿输液安全.方法:成立分析小组,绘制输液流程图,运用FMEA方法,列出儿科门诊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并对其中的关键失效模式利用RCA法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影响静脉输液安全的根本原因,实施改进措施并评估实施后的效果.结果:改进措施实施后,静脉输液流程风险顺位前4位的风险优先指数(RPN)明显下降,患者对输液护理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8.09%上升至实施后的95.03%;护士对输液护理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3.79%上升至实施后的97.80%.结论:将FMEA和RCA联合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液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并可有效减少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投诉与医护纠纷.

    作者:司帷;邸红军;吴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与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与大功率微波消融(MWA)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原发性肝癌确诊患者,采用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射频治疗组(RFA组)和微波治疗组(MWA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灶完全缓解率、1年生存率、1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情况.结果:RAF组和MWA组术后总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6.7%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76,P<0.05);当病灶≥5 cm时RFA组和MWA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1.7%和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1,P<0.05);当病灶在3~5 cm时RFA组和MWA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5.0%和8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6,P>0.05).RAF组术后并发症3例,MWA组术后并发症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73,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RAF组1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0.0%和53.3%,MWA组分别为86.7%和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77,P>0.05).结论:对于较大病灶或多发病灶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大功率MWA治疗后的病灶完全缓解率优于RAF,但两者1年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且大功率MWA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RAF组.

    作者:李杨;李红云;刘从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图谱法强化心电图识别对增进监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究图谱法强化心电图识别对心内科护士监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20名心内科护理人员进行图谱法强化心电图识别培训后的监护能力,按照数表法将所有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电图识别知识培训;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培训基础上给予图谱法心电图识别培训.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后心电图综合应用能力评分、对异常心电图识别能力以及发现异常恶性心电图及成功救治例次.结果:培训后干预组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描记能力和现场分析能力等心电图综合应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96,t=8.596,t=8.283;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对心电图室上速、房扑及室扑等异常心电图的识别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x2=18.836,x2=17.698,x2=16.773;P<0.05);且干预组心内科护理人员发现恶性心电图率及成功救治率分别为73.3%、100.0%,对照组分别为31.7%、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84,x2=10.484;P<0.05).结论:对心内科护理人员给予图谱法强化心电图识别,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心电图的识别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能够更快判断患者病情,协助医生精准诊疗.

    作者:暴雨;刘玉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导管癌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与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70例乳腺导管癌患者,将其中的270例早期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将100例乳腺原位导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肿块部分的形态、特征、纵横比例、钙化灶、血流现象及内部回声等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0~Ⅲ级的血流信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22,Z=12.241,Z=11.543,Z=12.256;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流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患者,其阻力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41,t=12.351;P<0.05),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超声图像多表现为边缘形态不规则,后方回声无衰退,侧壁有明显声影,微小钙化灶清晰,且多数图像纵横比>1.两组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准确率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3,x2=0.868,x2=0.544;P>0.05).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合患者血流动力学特征与图像表现进行判定与诊断,对早期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潘旭;徐亚丽;唐琪;何聂夏;黄月;谭开彬;王晓燕;刘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老年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老年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7例70岁以上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230个病灶行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治疗,术后即刻观察不同直径的肿瘤冰球覆盖情况,按实体瘤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动态观察肺部肿瘤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发症和生存率.结果:氩氦刀靶向治疗后肿瘤直径<4 cm的90个冰球覆盖率为(98.6±0.4)%,肿瘤直径>4 cm的140个冰球覆盖率为(90.3±5.4)%,两种不同直径的肿瘤冰球覆盖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P<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缓解率(CP+PR)分别为56.4%、56.2%、55.4%和53.9%,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705,x2=3.500,x2=1.604,x2=0.935;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安全,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热81例(占35.7%),咯血31例(占13.7%),气胸18例(占7.9%),胸腔积液14例(占6.2%),冷休克1例,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1年、2年和3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9%、68%、26%和12%,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肿瘤对老年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伏婷婷;张宝和;徐洪涛;韩志海;段蕴铀;聂舟山;王吉;温居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灾害脆弱性分析构建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体系

    目的:探讨灾害脆弱性分析(HVA)在医疗设备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医疗设备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改革,突出事故后果严重性的风险、加入内部缓解措施等因素,制定故障风险、发生频率、临床功能、对业务的影响、预防性维护作用、异常事件临床响应、异常事件设备科响应以及应急响应8个维度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对瑞安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进行风险分析调查.根据设备的风险水平进一步改进技术保障措施,同时监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结果:2015年处于50%以上重大风险的设备有除颤仪(占50%)、婴儿暖箱(占54%)、人工心肺机(占57%)、血液透析机(占54%)、呼吸机(占54%)、微量注射泵(占50%)和保暖台(占54%)7类设备.通过改进风险控制措施,2016年对7类设备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重大风险设备减少到仅为血液透析机与人工心肺机两类.结论:风险评估不仅有助于制定设备的维护周期,更可针对风险点开展技术培训及演习;定期对风险评估进行调整,增进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黄海丹;彭文献;高思;王上东;陈朝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65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应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联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单独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73,P<0.05);治疗后对两组日常生活行为Barthel指数量表、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法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32,t=5.693;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纤维蛋白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9,t=10.263,t=7.626,t=6.623,t=8.257,t=6.003;P<0.05).结论: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起到了协同作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脑卒中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并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昱;丛玲;王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鼠肝组织扫描电镜样本的制备及改良方法

    目的:探讨优化小鼠肝组织扫描电镜样本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改良灌注固定的部位、优化灌注材料及步骤、采用经门静脉灌注固定和改变固定流程等制备小鼠肝脏扫描电镜样本,并对比改良制备方法与常规制备方法的组织细胞形态观察结果.结果:改良后的样本制备方法较好地保存了小鼠肝组织以及细胞的生活状态,可清晰观察肝脏组织及细胞的超微形态结构,获得了颇为理想的观察效果,且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优于传统制备方法.结论:经门静脉灌注固定制备小鼠扫描电镜样本是比较优越的扫描电镜制样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姚莹华;陈育尧;吕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根治性放射治疗29例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根治性放射治疗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初治转移灶≤5个的寡转移NSCLC患者,应用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系统对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行根治性放疗,平均和中位生物有效剂量(BED10)分别为95 Gy和94 Gy,中位化疗周期数4个.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近期疗效中病灶治疗总有效率为80%,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69%和34%;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1年、2年和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17%和7%,中位无进展时间为12个月.多数患者仅出现1~2级不良反应,仅少数患者出现3级不良反应,未出现4级不良反应及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螺旋断层TOMO对寡转移NSCLC患者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均行根治性放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情况,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胡小龙;李宏奇;刘鹤飞;徐向生;吴伟章;夏廷毅;王颖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