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仁松;戴少军;付安平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分析不同时相病变的增强程度以及超声造影对肾脏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16例肾脏占位性病变中恶性病变55例,良性病变61例.超声造影时,肾透明细胞癌在皮质期多表现为高增强,周边环状增强和内部不均匀增强,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以低增强多见,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94,P<0.05).在61例良性病变中,15例肾脏囊肿性病变经超声造影分为BosniakⅠ级3例、Ⅱ级5例、ⅡF级6例和Ⅲ级1例.以皮质期病灶高增强和(或)等增强、周边环状增强和(或)不均匀增强作为诊断条件,超声造影诊断肾脏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7.3%、85.2%和86.2%.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实性及囊性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胡向东;种美玲;马霞;钱林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依托于Matlab环境,初步完成常规尿沉渣显微图像中不同有形成分的外边缘信息检测.方法:采用灰度化、邻域滤波和中值滤波等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分别使用Canny算子和Sobel算子处理样本,对于成像不均匀的细胞边缘信息缺失,使用Canny算子和Sobel算子对边缘进行叠加处理,通过膨胀腐蚀和孔洞填充等操作后可以得到有形成分的连通域信息.结果:融合算法可以用于均匀度不一致的有形成分外边缘检测,对阴影消除及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管型等分离细胞的定位定型检测基本准确.结论:单一算法对成像效果均匀清晰的图像效果佳,但融合算法对于上皮细胞、管型等均匀度不一的细胞处理结果明显优于Canny和Sobel单一算法的结果.
作者:刘肖肖;孔德友;刘广宇;刘伯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胃癌术前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64例胃癌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多模态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多模态MRI技术诊断胃癌术前T分期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64例胃癌患者均接受磁共振(MR)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平扫时癌肿区胃壁均呈不均匀性增厚,厚度为7.70~38.4 mm.多模态MRI对胃癌T分期中T1与T2期合并(T1/T2)、T3和T4期胃癌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3.08%、82.61%和86.67%;特异度分别为86.8%、95.12%和97.96%;准确率分别为92.31%、90.62%和95.3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2%、90.48%和92.8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5%、90.69%和96.00%;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1、0.79和0.87.结论:多模态MR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王智清;陶芳旭;张其林;彭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各个领域,电子腹腔镜已成为医疗诊断和微创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医生可以通过腹腔镜直接对人体内腔器官或者病灶形态进行观察.然而,腹腔镜是一套精密贵重又易损坏的设备,其造价高,维修费用昂贵,镜头娇贵易碎,如何正确使用和避免常见故障,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损坏尤为重要[1-3].以WA50012A型电子腹腔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为例,介绍电子腹腔镜的常见故障预防与清洗消毒方法,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敏;汪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容量通气在患者脊柱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医院收治的110例脊柱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手术采用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观察组手术采用压力控制容量通气模式.记录并统计两组气管插管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量(CO)及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并统计两组气管插管前后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及动态肺顺应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后HR、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管插管后MAP、CVP及CO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4,t=3.776,t=0.024;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4,t=3.776;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动态肺顺应性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3,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后IL-6、PVT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545,t=25.442,t=14.545;P<0.05).结论:将压力控制容量通气模式用于患者脊柱手术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王玉;王清秀;张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移动医疗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随访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移动医疗管理模式进行随访管理,对照组给予相关糖尿病健康管理宣传资料及厨房秤的发放进行常规随访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及管理6个月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GH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管理前及管理6个月后的遵医嘱服药、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定期检测血糖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FPG、2hPBG和GHb组内比较管理后较管理前均有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10.522,t=6.772,t=6.731;对照组:t=3.508,t=4.503,t=3.936;P<0.05);管理后两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04、t=8.181、t=3.298;P<0.05).两组管理后TC、TG、LDL-C较管理前均有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7.404,t=5.074,t=5.107;对照组:t=3.210,t=3.170,t=3.232;P<0.05);观察组管理后HDL-C较管理前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2,P<0.05).管理后观察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9,t=3.454,t=2.551,t=2.371;P<0.05).两组遵医嘱服药、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定期检测血糖4项评分管理后较管理前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9.375,t=7.495,t=7.796,t=11.490;对照组:t=6.109,t=4.859,t=5.429,t=2.174;P<0.05);管理后观察组4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3,t=2.598,t=3.596,t=8.242;P<0.05).结论:对糖尿病门诊患者实施移动医疗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利于血糖及血脂的控制.
作者:任全艳;王静飞;潘满立;马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环境清洁消毒作为干预手段对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产生的影响,提高呼吸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对环境清洁消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采集呼吸ICU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标本1352份,按照消毒方法的不同将常规传统清洁消毒方法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卫生表面湿巾消毒法为实验组,每组676份标本,对两组环境清洁消毒质量进行对比,分别统计环境物体表面中MDRO检出率及患者感染率;比较两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的效果;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使用者体验感受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环境清洁前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分别为68.64%和71.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567,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清洁消毒质量环境MDRO检出率、患者MDRO季度院感构成比和患者MDRO季度感染例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2,x2=0.007,x2=0.092;P>0.05).两组的消毒方法满意度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8,P<0.05).结论:卫生湿巾清洁消毒效果和体验者感受满意度均优于传统含氯消毒液擦拭法,严格执行环境清洁消毒规范,可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作者:苗勤;杨宝财;张换春;何敬堂;孙莉;方玲;崔幸琨;刘海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一种婴幼儿床旁X射线投照防辐射用推车,使一定距离内的其他婴幼儿免受辐射.方法:推车立面采用三面铅玻璃、单边工作口不锈钢包边铅橡胶防护,底面置普通玻璃,下设可容置胶片暗盒、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X线摄影(DR)板槽,底部铅板防护,采用不锈钢方管、滑轮和底盘相连接的结构形式,当需投照时防辐射用推车可与X射线管照射野相对位置进行同步移动.结果:婴幼儿床旁照片防辐射用推车的使用有效地阻隔了散乱X射线,且三面防辐射铅玻璃方便观察车内婴幼儿实时情况.结论:通过婴幼儿床旁投照防辐射推车的设计及应用,从而避免一定距离内的其他婴幼儿遭受不必要的辐射.
作者:伍子英;蔡名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前庭双温试验即冷热试验,是一种针对眩晕疾病诊治的检查方法,检查中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10℃加热时间会加长,直接影响检查效率.通过分析前庭双温试验原理,改进前庭双温冷热水温度控制电路,从而减小误差,同时提升输出水温的稳定性及精准性.
作者:陈月玲;张道宫;吕亚峰;樊兆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系列体外实验、技术性能测试及临床对比评价研究,综合评估国产高端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台国产彩超(分别定义为1号机、2号机、3号机和4号机)及参照评价进口高端彩超(定义为对比机),通过体外仿血流体模进行物理技术评价,进行不同级别医院临床基本功能对比评价,将体外实验与临床对比评分结果进行权重,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国产彩超的1号机、2号机、3号机和4号机体外实验权重后评分结果分别为96.00分、98.00分、95.00分和96.00分,对比机为100.00分;临床对比评价结果分别为347.57分、372.24分、330.90分和348.13分,对比机400.00分.结论:对4台国产彩超进行综合评价,初步得出被评价超声品牌的优劣,将结果反馈给厂家,为进一步提升国产彩超的技术性能提供参考,促进国产彩超的技术发展.
作者:郭丽娟;崔立刚;王金锐;唐杰;姜玉新;杨敬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一种野战便携式中频治疗系统,用于野外创伤恢复、调节自主神经,便于野战及户外治疗康复.方法:采用AT89S52为主控芯片,通过振荡调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变压器隔离电路、双通道限幅输出电路各种中频信号到电极片上.该系统采用两个12 V、7 Ah的铅酸电池供电,以内嵌的方式在设备的后端,通过稳压调制板输出5 V给整个控制板供电,采用光伏充电系统进行充电,使整个设备不依赖市电.结果:经过临床测试,便携式中频治疗仪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提高免疫机能等作用.结论:野战便携式中频治疗系统能够用于户外理疗恢复,便于携带,适用于野战医疗、机动医疗及户外理疗.
作者:刘琳;蔡雪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MCSF)的L929细胞株,用于体外培养人源巨噬细胞.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载体质粒pCDH-hMCSF-HA导入L929细胞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感染情况,利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及培养上清中hMCSF的表达.结果:慢病毒感染的方法使L929细胞株能够稳定表达hMCSF,并已稳定传代.结论:采用慢病毒重组系统能够成功建立稳定表达hMCSF的L929细胞株,并高效表达hMCSF,为体外培养人源的巨噬细胞提供高效途径.
作者:陆琤;周晨辰;张鹏飞;张硌;张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采用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与计算机保护卡相结合的机房实验课授课模式,提高对医学院校学生的教学效率.方法:利用极域电子教室与计算机保护卡技术,对学生机进行有效控制,使教师机与学生机同步广播、同步操作,实现在本科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和实验室运营维护过程当中的创新应用.结果:多媒体电子教室结合保护卡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论:电子教室结合保护卡成熟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够使机房实验教学过程轻松活跃,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作者:谢艳;武博;刘文艳;罗天艺;王珂;杨淼;沙飞;翟阳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疗效,以及经颅多普勒(TCD)超声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PCIV患者,将其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的好转程度进行评分;测量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峰流速(Vm),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症状评分为(0.27±0.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9±0.9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5,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TCD超声检查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Vm值均提高,但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8,t=2.791;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有效缓解PCIV症状,TCD超声可作为病情观察和判断疗效的理想手段.
作者:刘莹;董艳娟;魏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央型或纵膈型肺癌行128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BA-CTA)的优化方案.方法:回顾分析60例中央型或纵膈型肺癌患者的BA-CTA影像资料,按照注射对比剂参数及扫描阈值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4组,采用对比剂不同用量、不同流速和触发阈值,根据图像空间分辨率、管腔清晰度、密度分辨率、中远段血管、瘤体新生血管以及对比剂干扰伪影等指标分析4组患者支气管动脉管腔显影情况.结果:128层BA-CTA检查采用碘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350 mg I/ml,流速5.0 ml/s、阈值160(±5)HU方案可获得较佳的肺癌滋养动脉影像.结论:通过优化扫描技术及适合的后处理重建,使用350 mg I/ml低浓度碘对比剂能够较佳的显示中央型或纵膈型肺癌的滋养动脉-支气管动脉,达到临床诊疗需求.
作者:符传刚;黄世豪;陈垂文;黄良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无水乙醇(PEI)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40例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HIFU联合PEI治疗,对照组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雌激素(E2)、卵泡生成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记录和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子宫肌瘤体积较术前明显的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21.904,F=32.098;P<0.05);子宫体积较术前明显的缩小、子宫体积缩小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842,F=38.764;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E2、FSH及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8,t=-0.451,t=1.079;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血清E2较术前显著降低,FSH和LH水平较术前显著的升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清E2高于对照组,FSH和LH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41,t=-13.056,t=-13.187;P<0.05).结论:HIFU联合PEI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可靠,能有效减小肌瘤体积,同时对未绝经妇女的生殖激素水平影响小.
作者:周德兴;刘明辉;黄盱宁;王乐华;陈妹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Tornado医用便盆清洗消毒机(瑞典安究亨特立医疗有限公司)是一款全自动清洗及消毒的医疗设备,主要通过高压水枪清洗并且产生高温(高100℃)对各种人体排泄物容器进行全自动化的清空、冲洗、清洁和湿热消毒.现将解放军第302医院在用的8台Tornado型医用便盆清洗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牛宝居;高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胸水腺苷脱氨酶(ADA)联合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中青年和老年结核性胸膜炎(TB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呼吸内科疑诊为TBP的105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内科胸腔镜与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检查,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按照终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TBP组(80例)和非TBP组(25例);再将105例患者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组,将年龄≥60岁患者分为老年组(38例),将年龄为18~59岁患者分为中青年组(67例).比较胸水ADA联合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中青年和老年疑诊为TBP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老年组中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TB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8%和70.15%,AUC为0.76;中青年组中分别为85.07%和73.68%,AUC为0.81,两组诊断效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1,P>0.05).老年组中胸水ADA联合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对TB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37%和91.04%,AUC为0.90;中青年组中分别为98.51%和94.74%,AUC为0.94,两组疑诊TBP诊断效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3,P>0.05).结论:胸水ADA联合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可明显增强对各年龄段TBP患者的诊断价值,尤其对难以耐受胸膜组织活检的老年患者而言,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芳;蒋伟光;高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基于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建立呼吸机设备的维修管理体系,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实施RCM前后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呼吸机故障模式、故障原因和故障影响范围等,应用RCM分析方法构建呼吸机预防性维修大纲.结果:维修管理体系建立后呼吸机的开机率、维修效率和功能期望值分数有所提升,而维修管理经费有所下降,实施RCM后数据明显好于实施RCM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986,F=227.765,F=374.910,F=240.856;P<0.05).结论:RCM维修管理体系适用于呼吸机的维修管理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服务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艳琼;杨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锥形术CT(CBCT)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IMRT)不同乳腺厚度的摆位误差及配准方式.方法:选择行IMRT的149例乳腺癌患者,将乳腺厚度<30 mm的患者分为Ⅰ组(47例),厚度30~45 mm的患者分为Ⅱ组(63例),厚度>45 mm的患者分为Ⅲ组(39例),比较三组患者CT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下组间的摆位误差,并分析摆位误差的产生因素.结果:三组患者CT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摆位在X轴、Y轴、Z轴及冠状位(GY)中存在显著差异(t=3.424,t=4.215,t=3.643,t=3.135;P<0.05).骨性配准下,三组患者摆位误差在Z轴和GY有显著差异(F=5.764,F=5.576;P<0.05),其中Ⅰ组Z轴误差显著大于Ⅱ组和Ⅲ组,Ⅱ组GY误差显著小于I组和Ⅲ组.灰度配准下,三组患者摆位误差无显著差异.摆位误差的主要原因为皮肤牵拉、身体扭曲(占34.80%)及患者紧张等心理因素(占19.44%).结论: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的摆位误差存在差异,其中乳腺厚度对于灰度配准摆位误差影响较小.
作者:骆小青;刘强;张隆彬;向中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