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白桦;何燕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局部热作用后生精上皮多核细胞的出现和变化.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50只,随机分热处理组和对照组,热处理组按热处理后1 d、3 d、6 d、10 d和25 d随机分成5个亚组(n=6),每亚组相应设立对照组(n=4).应用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睾丸局部受热后1 d、3 d、6 d、10 d和25 d生精上皮组织学结构变化,多核细胞凋亡情况以及Fas和FasL在多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热作用后生精上皮出现多核细胞,以1 d、3 d组多见,并且多核细胞存在凋亡现象,Fas和Fa sL在多核细胞中亦可见表达.结论:大鼠睾丸局部热作用诱导生精上皮多核细胞出现,且随热作用后时间不同而变化.多核细胞在生精上皮热损伤中可能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意义.
作者:许多;朱伟杰;王自能;秦达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背景 性传播感染(STI),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在发展中国家是常见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995年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和滴虫病例数增加了三亿三千三百万.STI的疾病负担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很高,据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估计每千人中有254人感染上述四种疾病中的一种或多种(WH0 1995).此外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到1999年底,感染HIV的三千三百万人口中,90%在发展中国家,其中69%的人口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地区(UNAIDS 1999).STI和HIV对人类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例如STI(不包括HIV)在15-44岁妇女可干预的疾病中重要性总的排名第二(World Bank 1993),据估计,到下个世纪初,如在赞比亚,HIV感染导致的婴儿死亡增加到现在的三倍(UNAIDS 1999).
作者:Wilkinson D;Rutherford G;梁琦;高尔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1引言1.1背景和目的孕产妇死亡率是体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巨大差异的健康指标.在妇女一生中,妊娠和分娩引起的死亡在非洲为1/23人,而在北欧为1/7 000人.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严重疾病情况及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尚缺乏可靠的资料.很显然在发展中国家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孕产妇死亡更为常见,并有更高的病死率.
作者:Guillermo Carroli;Cleonr Rooney;Jose Villar;刘岚;苏琦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围产期小鼠母胎的毒性影响.方法:雌雄小鼠2:1同笼交配,次日晨查阴栓,有阴栓者为妊娠d 1.将受精鼠分为4组,即分别为低(20 mg/kg-1)、中(60 mg/kg)、高(180 mg/kg)3个剂量组和1个溶剂对照组.均于妊娠d 15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至分娩后21 d.按<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中的有关要求,观察孕鼠及仔鼠相关指标.结果:(1)实验组孕期无阴道流血、无流产等异常现象.(2)各组孕鼠体重均呈增长趋势,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从分娩1周后至分娩3周哺乳期结束,中、高剂量组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1).(3)哺乳期,中剂量分娩后d 7和d 14、高剂量d14摄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1).(4)对照组与各给药组受孕率分别为83%、8 3%、87%、90%,生产率皆为100%,母鼠死亡率均为0,平均妊娠期分别为19.1 d、18.9 d、19.0 d、18.6 d,各组间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5)哺乳期结束处死母鼠解剖检查,未见各组孕鼠有特征性内脏畸形和异常.对未孕雌鼠进行剖检,心、肝、脾、肺、肾、子宫等主要脏器亦未见异常.(6)未见仔鼠(F1代)头部、四肢、躯干及尾部有异常.(7)出生死仔数对照组为0,给药组分别为1,1,37,出生死亡率分别为0%,0.4%,0.4%,14.5%,高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仔鼠出生四日死亡数对照组和给药组分别为1,2,7,74,四日存活率为99.5%、99.2%、97.1%、66.1%,高剂量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哺乳存活率分别为100%、100%、99.4%、97.5%,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8)仔鼠出生到21 d离乳期间,中、高剂量给药组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P<0.01),生长发育明显缓慢,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9)对F1代生理发育的影响:高剂量组除阴道张开时间外各指标达标时间都晚于对照组(P<0.01);中剂量组齿牙萌出、背毛发生、眼睑张开、张耳、睾丸下降时间晚于对照组(P<0.01),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各指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0)F1代中剂量组视觉定向达标时间平均为21.4 d,晚于对照组(20 d,P<0.01);高剂量组负趋地性、视觉定向、听觉惊愕达标时间都晚于对照组约1-2 d,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低剂量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未见西格列羧对F1代行为发育有明显影响.(11)对F1代仔鼠脏器发育的影响,中、高剂量组雄鼠心脏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的F1代雄鼠睾丸脏器系数低于对照组(P<0.05,P<0.01),其它脏器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2)对F1代雄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在3个发情周期内交配率分别为90%、100%、100%、100%,受孕率分别为100%、90%、100%、100%.发现阴栓平均天数对照组与给药组分别为4.8 d,3.3 d、3.1 d和2.7 d.F1代雄性小鼠生殖功能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3)对F1代雌鼠生殖功能的影响,雌鼠孕期未见其它与给药相关的中毒症状,未见早产、流产等异常现象.各组窝平均黄体数和平均着床数在11-16之间;对照组与实验组活胎率分别为92.5%,97.2%、95.5%和93.8%;对照组及给药组胚胎吸收率分别为7.8%、8.5%、1.8%、7.2%;对照组及给药组早死胎率分别为0%、1.9%、2.7%、4.7%;对照组及给药组晚死胎率分别为0.9%、0%、1.8%、1.6%.上述指标经统计学处理除高剂量早死胎率高于对照组之外(P<0.05),其它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给药组窝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鼠围产期给药剂量为20 mg/kg时,未见西格列羧产生明显的围产期毒性.
作者:包捷;李海艳;安嘉琳;黄明芳;魏金锋;王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小鼠卵母细胞G2期阻滞中,蛋白激酶A(PKA)的候选底物及靶位点.方法:将野生型和突变型(S 321A)cdc25B克隆至pBluescriptSK载体中,体外转录成mRNA,显微注射到dbcAMP处理和未处理的卵母细胞中,观察减数分裂恢复情况.结果: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Cdc25B能促进减数分裂的重新启动,其突变体(S321A)能完全解除PKA引起的G2期阻滞,完成减数分裂.结论:PKA通过Cdc2 5B的321位丝氨酸磷酸化修饰引起G2期阻滞,PKA/Cdc25B通路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阳;张杰;于爱鸣;宗志红;于秉治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明原因不育症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01-2002.12于本所进行排卵监测指导同房和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UI)治疗的298例原因不明不育患者,共1054周期的治疗结果.结果:各组平均优势卵泡数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自然周期排卵监测指导同房组1.04个,3.2 3%(4/124);药物诱导排卵监测指导同房组为3.36个,5.79%(13/228);自然周期IUI组为1.07个,5.90%(16/271);药物诱导排卵后进行IUI组为3.42个,10.90%(47/431).结论:药物诱导排卵后行IUI可克服部分原因不明不育症的潜在细微缺陷;给予小剂量诱排药物可以提高原因不明不育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
作者:刘薇;罗克莉;范立青;张瞻;宾翌希;卢光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精子超微结构的形态特征.方法:应用扫描电镜观察10例尿毒症患者以及5名正常生育男性的精子.结果:尿毒症患者精子异常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头部异常:包括精子顶体脱落、顶体缺失、核异常、尖头、小头、无头以及双头畸形精子;②颈部异常:包括精子颈部断裂、分离、颈部膨大;③尾部异常:包括线粒体膨大,线粒体缺失,无尾、双尾、短尾、卷尾等形态结构异常精子.正常生育男性精子头部、颈部、尾部形态结构正常.结论:尿毒症患者精子存在精子头部、颈部、尾部等多种形态结构异常.
作者:许龙根;钟海玲;黄晓峰;戚晓平;宋启哲;王鑫洪;阎利;邵宗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胚胎遗留后再插管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8-2003.08在本中心进行IVF-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胚胎移植周期共1 301例,胚胎遗留后补插管30例,发生率2.3%.胚胎遗留组补插管后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33.33%,无胚胎遗留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为38.5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胚胎遗留补插管可能不影响IVF-ET的治疗结局.
作者:魏玉兰;朱桂金;胡娟;张玲;章汉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是清除过量或异常生精细胞的一种重要途径.生精细胞凋亡涉及多因素调控.本文综述了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死亡受体途径和线粒体途径,诱导生精细胞凋亡的因素,以及检测细胞凋亡的技术.
作者:张莉;朱伟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检测5个抑癌印迹基因在人类卵子和种植前胚胎的正常表达,完善印迹基因在人类种植前胚胎的表达图谱.方法:应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印迹基因ARHI、LOT1、P57KIP2、Peg3、TSSC3在人类卵子和种植前胚胎中的表达.结果:卵子和各期种植前胚胎、囊胚中均存在LOT1、P57kip2转录;除4-细胞胚胎外,卵子和其余各期胚胎均可测得ARHI表达;Peg3表达于4-细胞、8-细胞胚胎和囊胚;TSSC3于卵子及各期种植前胚胎中均未表达.结论:除TSSC3外的4个抑癌印迹基因均表达于种植前胚胎,为探讨印迹基因与ART及肿瘤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沈文洁;孔令红;陈士岭;李红;邢福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几丁糖预防输卵管阻塞手术复通后的粘连和炎性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输卵管阻塞手术复通120例,分成2组,60例几丁糖组在术中局部使用几丁糖防止粘连;对照组60例术中使用糜旦白酶、低分子佑旋糖酐、地塞米松.结果:术后3个月作HSG输卵管通畅度检查,几丁糖组通畅无粘连49例,占90.7%,5例再粘连,占9.3%,无一例输卵管积水;对照组通畅无粘连38例,占70.4%,再粘连16例,占29.6%,其中输卵管积水4例.术后一年受孕率随访,几丁糖组受孕32例,占59.2%,宫外孕3例,占5.6%;对照组受孕20例,占37.0%,宫外孕6例,占11.1%.两组通畅率、再粘连率和宫内受孕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几丁糖对预防术后再粘连,提高输卵管阻塞复通术的效果,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谭白桦;何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C-反应蛋白表达及其与妊高征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73例妊高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C-反应蛋白在重度妊高征组中显著升高,中轻度妊高征组高于正常怀孕妇女组.结论:C-反应蛋白在妊高征中高水平表达,提示妊高征与炎症有关.
作者:赵建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多肽激素,参与调节食物摄入和能量平衡,影响哺乳动物的生殖功能.瘦素及其受体在人和小鼠的生殖道和胚胎中均有表达,对着床前胚胎发育和胚胎植入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高立芳;何明忠;谭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