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α-亚麻酸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姚思宇;赵鹏;李彬;李风文;马宇燕;覃辉艳;张陆娟;苏爱荣;梁慧莉

关键词:α-亚麻酸, 免疫功能, 小鼠
摘要:目的 研究α-亚麻酸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的效果. 方法 分别以88.8、177.7、355.4mg/kg·BW剂量的α-亚麻酸(以纯的α-亚麻酸含量计)给小鼠连续灌胃30~35d,检测各项免疫指标. 结果 α-亚麻酸能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碳廓清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NK细胞的活性. 结论 α-亚麻酸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作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的初步定位研究

    目的 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为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vitek-6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双纸片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纸片法做药敏试验.用Qiagen plasmid midi kit试剂盒提取该菌质粒,并将质粒电转入感受态大肠杆菌中,用含Amp(50μg/ml)的(LB)选择培养基筛选转化子,然后提取转化子质粒,与肺炎克雷伯菌质粒同时用0.5%的琼脂糖进行电泳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电转前、电转后大肠杆菌做药敏试验. 结果 质粒电泳图谱显示,转化子DH5α所含质粒与肺炎克雷伯菌所含质粒相同,电转化取得成功;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抗生素均耐药,感受态大肠杆菌对17种抗生素均敏感,转化子DH5α对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耐药,对其余15种抗生素表现不同程度的敏感. 结论 本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上可以确定有耐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的基因,并且能在转化子DH5α中成功表达;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基因可能位于质粒上,但未能完全表达;而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基因比较复杂,初步判断不在质粒上;头孢西丁、关洛培南、亚胺培南则无法做出判断.

    作者:陈求刚;李银珍;周文;罗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广州市黄埔区2004~2006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自2004~2006年黄埔区居民食用加碘盐情况,为制订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统一随机抽样方法抽查学生家庭食用盐,食盐碘含量按国标GB/T1302517-1999中直接滴定法,依据<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方案>进行结果判定. 结果 3年共检测碘盐979份,非碘盐率为14.6%,覆盖率为85.4%,合格率为98.24%;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欠发达姬堂小学、文冲小学乡村区,非碘盐率很高,分别为33.9%、28.4%. 结论 加强对碘盐的监督和管理零售市场管理,规范碘盐流通渠道,确保碘盐的含碘量,提高食用碘盐水平是2000消灭碘缺乏病目标.

    作者:刘钰钗;周金森;刘赐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门诊治疗59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近期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督导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方法、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方法 利用世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督导点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实行全程督导治疗并观察结果. 结果 59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规定全程规则治疗满18个月疗程,3月末痰菌阴转率为40.7%,6月末为51%,完成18个月疗程后其痰菌阴转率为76.3%.放射学完成疗程后病灶明显吸收率为83.1%.不良反应中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者39.4%,肝功能损害15.7%,神经精神系统反应者15.7%. 结论 门诊全程督导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规则治疗率和治愈率高,副反应轻微,相对治疗费用低,可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陈文胜;张兴树;黄德强;赵梅桂;陈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鼠疫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菌、宿主、媒介之间保持相对的生态平衡,鼠疫菌的生存繁殖依赖于宿主动物,蚤类寄生于宿主动物,并作为传播媒介使鼠疫菌传播循环于宿主动物之间,从而形成稳定的鼠疫自然疫源性.

    作者:周树武;杨进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干部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干部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及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方法 对健康体检的1 116名机关干部的血尿酸及脑血管病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总检出率为30.2%,男性35.6%,女性7.1%,高发于50~80岁;高尿酸血症组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结论 高尿酸血症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干部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脑血管病有密切有关,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作者:郭文超;李道帆;杜雅丽;李静;黄剑施;黎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脏CT灌注成像的研究进展

    所谓灌注是指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器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功能情况.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的概念是由Miles等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并实际进行了肝、脾、肾等腹部器官的灌注成像操作.

    作者:陆建成;韩向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广东阳江市2001和2006年两次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阳江市2001和2006年两次登革热流行特征,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临床个案和疫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病人采血检测登革病毒IgM抗体,用C6/36细胞分离登革病毒,并用单克隆抗体鉴定型别. 结果 阳江市2001年8月初至11月初发生登革热流行流行102d,高峰8上旬~10月中旬,确诊136例,发病率为5.31/10万;2006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疫情,共流行67d,高峰8月中下旬,确诊22例,发病率0.84/10万;病例的消长情况与当地的蚊媒消长情况一致;8~11月份布雷图指数为0.00~111.00;实验诊断150例,临床确诊8例,从13例病人血标本中分离到11株病毒,均为登革病毒Ⅰ型. 结论 Q阳江市两次流行的登革热病例病情以轻型居多,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人群在流行后经过5~6年普遍易感,流行高峰在8~10月,皆发现白纹伊蚊是当地的传播媒介.

    作者:范子凡;李文杰;杨流苗;李诺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 观察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每天1剂,复渣分2次口服;对照组40例用吗叮啉片,每次10mg,3次/d,饭前15min口服.均以4周为1疗程.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5.7%、85.7%,与对照组25.0%、65.0%相比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何慕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治疗价值. 方法 对2004年5月~2006年9月AMI患者470例行急诊PCI治疗,在发病后平均(7.36±4.57)h内行急诊PCI. 结果 AMI急诊PCI成功率为98.87%,住院死亡率为4.68%. 结论 对于发病在12h内的AMI患者行急诊PCI,可开通梗塞相关动脉(IRA),改善心肌再灌注和近期预后.

    作者:魏水生;张斌;靳立军;乌汉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人克雷伯杆菌肺炎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 对2000年1月~2006年6月60岁以上住院的老年人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患者多见于男性,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多见,所有病例均有多种合并症.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 结论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及时做细菌学检查,是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关键.

    作者:邱丽珍;蔡雄;杨晓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余姚市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目的 探讨余姚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原因及分布特征. 方法 对2005年余姚市死亡登记系统资料进行伤害死亡分析. 结果 伤害粗死亡率为71.57/10万,位于死因顺位的第4位.伤害粗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机动车交通事故是男性第1位伤害死因,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女性第1位伤害死因,死亡率分别为35.91/10万和15.33/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是伤害死亡的高发人群.伤害造成的寿命损失率男、女分别为19.30‰和7.32‰. 结论 伤害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机动车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以及意外跌落是主要的伤害死因,对人群寿命造成极大的损失,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人群伤害死亡.

    作者:胡向前;何幼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平顶山市不同育龄妇女STD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性传播疾病(STD)已被认为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传染病,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年我国育龄妇女STD患者数量也呈增长趋势,而育龄妇女感染STD可能将疾病传播给胎儿和(或)新生儿,严重危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1].为了解育龄妇女对STD相关知识掌握现状及态度,为进一步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于2005年9月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尊重个人隐私,调查未涉及到有关行为方面的问题.

    作者:王国安;赵晓芳;杜秋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柱凝胶技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诊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MGCT)在新生儿溶血病(HDN)中的诊断效果. 方法 采用MGCT对105例HDN患儿进行检测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IgG抗体试验;放散试验.同时用传统的试管法抗球蛋白试验(代T)作比较. 结果 统计学上两种方法对HDN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别,但MGCT能检出TCT所不能检出的阴性血样,比代T检测凝集强度高1+~2+. 结论 MGCT能快速准确检测出HDN,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操作简便,结果可保存.

    作者:廖长征;黄衍锋;许瑞环;叶有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健食品增加骨密度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目的 建立增加骨密度动物模型,并考核该模型应用于保健食品的筛选与评价的效果. 方法 实验设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另设一个低钙对照组和一个碳酸钙对照组.观察包括生长发育、骨钙含量、骨密度及钙表观吸收率等相关指标. 结果 高剂量组钙的表观吸收率与相同水平的碳酸钙对照组比较皆明显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受试样品与碳酸钙标准一样皆可作为补钙剂;各剂量组动物右侧股骨重量与低钙对照组比较增加,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高剂量组动物股骨重量与相同水平碳酸钙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降低;各剂量组动物左侧股骨骨密度与低钙对照组比较增加,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高剂量组与相应碳酸钙对照组比较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故不能判定骨密度结果阳性;各剂量组动物右侧股骨钙含量与低钙对照组比较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高剂量组动物右侧股骨钙含量与相同水平碳酸钙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降低,表明该受试样品骨钙含量结果阳性.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增加骨密度功能检验方法判定标准,试验时间共30d,其动物模型评价受试样增加骨密度功能阴性,但可作为补钙剂使用. 结论 增加骨密度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可应用于保健食品增加骨密度功能的评价.

    作者:周轶琳;赵敏;谭剑斌;胡曙光;陈瑞仪;王凤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深圳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辖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找出消毒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 2004、2005年连续两年对辖区21家消毒效果进行抽样监测. 结果 辖区消毒合格率两年合计为92.09%,社康中心消毒监测总合格率为95.35%,社会医疗机构总消毒监测合格率为89.78%,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x2=14.50,P<0.05). 结论 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逐年升高,但社会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偏低,诊疗室空气、紫外线灯合格率仍然偏低,必须重点加强社会医疗机构的监督监测,规范紫外线灯的使用和诊疗室的空气消毒.

    作者:蔡日东;叶恋花;陈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海南省2004年人群血糖异常现状调查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当血糖异常达到糖尿病(DM)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目前全球约有1.5亿DM患者,而我国估计有3 000万,其中2型DM占90%以上[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老年化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血糖异常率升高,DM的患病率也升高.

    作者:赖新梅;符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拉西地平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76例,年龄60~81岁.随机分为2纽,其中40例作为A组应用拉西地平片;36例为B纽内服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舒张功能观察. 结果 降压疗效总有效率A组为87.5%,B组为86.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E、A、E/A、DC)在A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A组舒张功能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治疗期间未见拉西地平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拉西地平对高血压疗效好、安全,且有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作者:徐正林;贾连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测定冠心病患者(CH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CHD的发病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 方法 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98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并对其中43例CHD患者检测治疗后hs-CRP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hs-CRP的含量变化. 结果 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8.25±6.38)较正常对照组(1.93±0.77)显著增高(P<0.001);其中心肌梗死(AMI)组(13.93±5.8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42±5.25)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7±3.10)(P<0.01);AMI组血清hs-CRP水平与UAP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除SAP组外,其中36例CHD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从SAP到AMI的过程中,hs-CRP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hs-CRP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CH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玉桂;吴丽婷;陈立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浓度EGF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 探索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增殖的影响. 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人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用Mesencult培养基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GF的促人脐血MSCs增殖作用. 结果 EGF的5~100 ng/ml各浓度组增殖效应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10ng/ml组明显大于其它各浓度组(P<0.01). 结论 EGF对体外培养的人脐血MSCs有促进增殖的作用,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杜江榕;王丹华;彭雁忠;李继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山东淄博市阶段消除碘缺乏病后居民碘营养状况评估

    为了解淄博市执行全国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后碘缺乏病(IDD)病情和居民碘营养状况,于近期对全市小学生和家庭碘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邢丽;司海霞;韦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