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庆昌;孙振高;宋景艳;乔岩;刘红根;牟珍妮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为越来越多不孕不育夫妇解决生育问题的同时,其高额的费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等副作用、较低的临床妊娠率等诸多问题仍待解决.针灸作为中医学中具代表性的治疗方式和手段,被国内外学者关注,并广泛应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过程中.本文综述了IVF-ET联合针灸治疗改善子宫膜容受性、提高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成功率、增加妊娠机会、降低OHSS发生概率、可能提高活产率等方面.
作者:夏庆昌;孙振高;宋景艳;乔岩;刘红根;牟珍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2006年悉尼分类标准是目前诊断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公认的标准,它提高了APS诊断的特异性,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敏感性.标准外的临床表现与抗磷脂抗体及血栓的风险相关,充分认识它们能够影响治疗决策,改善部分血清学检查提示APS但临床症状不满足即APS可能(probable APS)患者的预后.此外,随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多新的抗体等标志物被发现与血栓事件和不良妊娠事件相关,这些新的抗体可以帮助血清阴性APS(seronegative APS,SNAPS)患者,即临床症状符合疾病表现但实验室检查阴性进行风险评估,同时为制定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围绕APS分类标准以外的临床表现和抗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顾婕昱;石慧;杨程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类高效、相对安全的糖类抗凝剂.为了进一步指导和规范LMWH在自然流产防治中的应用,妇产科学、生殖医学、风湿免疫病学以及药理学等领域的相关专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LMWH防治自然流产的适应证、剂量、疗程、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制定了该共识.共识指出LMWH用于防治自然流产的适应证主要是抗磷脂综合征(APS)、易栓症(PTS)、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等.依据病情,LMWH使用剂量有预防剂量和治疗剂量.对于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URSA)、反复生化妊娠(RBP)和反复种植失败(RPF)患者使用LMWH能否改善妊娠结局尚缺乏依据,尚无足够的临床证据显示增加LMWH剂量能增加血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病程较长、有可能存在血管内皮损伤的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可以适当应用LMWH,但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临床上应避免超适应证和超大剂量使用.
作者: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环状RNAs(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类呈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新型竞争性内源性非编码RNAs分子,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生物学功能.鉴于circRNAs在不同疾病中承担着特定的调控角色,有成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巨大潜力,本文概述了circRNAs的生物学功能,circRNAs与胚胎发育和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关系及其研究前景.
作者:刘军伟;张兆奉;徐建华;皮力;杜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化疗在治疗恶性肿瘤的同时可造成卵巢功能的损伤,引起闭经和不孕.对不同的化疗药物损伤机制的了解,可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实现生育力的保护.已证实有多种方法及药物可保护卵巢功能,实现生育力的保护.本文将对化疗药物对卵巢功能的损伤机制及生育力保护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付子洁;李晓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睾丸显微取精术(micro-TESE)联合睾丸组织混悬液冷冻治疗不同病理类型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本中心经Micro-TESE手术获取精子并进行睾丸组织混悬液冷冻的NOA患者的ICSI结局.结果 70例NOA患者中,micro-TESE获得精子30例(42.9%).睾丸生精细胞成熟阻滞者(maturation arrest,MA)的获精率(sperm retrieval rate,SRR)显著低于生精功能低下者(hypo-spermatogenesis,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但同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ertoli cell only syndrome,SC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而早期睾丸生精细胞成熟阻滞(early MA)的SRR[20.8%(5/24)]低于晚期生精细胞成熟阻滞(late MA)[43.8%(7/16)].30例睾丸组织混悬液解冻行ICSI注射,临床妊娠率为46.7%(14/30).其中,MA组临床妊娠率为41.7%(5/12);H-S组临床妊娠率为47.1%(8/17);SCOS组1例行ICSI后临床妊娠.结论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睾丸显微取精术联合睾丸组织混悬液冷冻治疗NOA患者,临床结果满意.
作者:安庚;付欣;康祥锦;郭飞翔;杜红姿;刘见桥;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康妇炎胶囊对衣原体感染的中性粒细胞(PMN)活性的影响,研究其杀菌消炎机理.方法 分离大鼠外周血PMN,衣原体感染6 h后予以10 ng/mL(K-10 ng组)、10 mg/mL(K-10μg组)、1 mg/mL(K-1 mg组)康妇炎胶囊处理6 h、12 h、24 h后,分别收集培养液和细胞分析活性氧簇(ROS)、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衣原体载量.利用TLR2/4激动剂或抑制剂,分析康妇炎胶囊影响PMN活性的分子机理.结果 康妇炎处理衣原体感染的PMN后,显著降低细胞内ROS(K-1 mg:6 h P=0.00003、12 h P=0.000001、24 h P=0.000003;K-10 mg:6 h P=0.014、12 h P=0.009、24 h P=0.009;K-10 ng:24 h P=0.0005)和MPO(K-1 mg:6 h P=0.046、12 h P=0.004、24 h P=0.038;K-10μg:12 h P=0.048、24 h P=0.011;K-10 ng:12 h P=0.005、24 h P=0.017)水平,显著降低培养液中衣原体载量(K-10 ng:P=0.0002;K-10μg:P=0.0001;K-1 mg:P=0.002).相比于康妇炎组,TLR4抗体与康妇炎同时作用于细胞,显著抑制PMN分泌MPO(P=0.011);TLR2和TLR4激动剂分别与康妇炎作用细胞,培养液中衣原体负荷量显著降低(PGN:P=0.002;LPS:P=0.00008).结论 康妇炎胶囊通过抑制PMN产生和分泌ROS和MPO,促进PMN吞噬衣原体,调节PMN的杀菌方式,减少脱颗粒物如ROS、MPO的产生,促进对病原菌的吞噬,减少因PMN脱颗粒释放ROS和MPO到细胞外引起组织损伤,但其调节PMN杀菌方式的分子机理与TLR2/4信号通路不重叠.
作者:李珊珊;周媛萍;谢臻蔚;徐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卵巢组织冻存技术及自体移植手术保护癌症患者生育力与内分泌功能.方法 对1例40岁宫颈鳞癌IIb期患者在放化疗前进行卵巢组织取材、冻存,待其癌症痊愈后进行冻存卵巢组织自体移植手术,随访监测患者的激素水平、卵泡发育情况、月经恢复情况以及绝经相关症状.结果 卵巢组织移植4个月后,改良Kupperman评分由20分降低至<5分,绝经相关症状基本消失,卵泡刺激素(FSH)降低至22.79 IU/L,此后继续下降至6 IU/L,雌二醇(E2)由<11.8 ng/L升高至84.46 ng/L,B超监测到有卵泡发育且月经恢复.结论 卵巢组织冻存移植4个月后卵巢功能恢复正常,证明卵巢组织在临床上移植成功.
作者:阮祥燕;杜娟;李扬璐;金凤羽;孔为民;卢丹;吴玉梅;代荫梅;周琦;赵群;阴赪宏;严松彪;Matthias Korell;Jana Liebenthron;Markus Montag;王虎生;程姣姣;李雪;谷牧青;Alfred O.Mueck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威胁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的慢性、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对母体、胎儿的不良影响给临床医生提出了巨大挑战.有效的孕前风险评估、合理的孕期监测及各个时期的合理用药对于SLE患者母、胎健康至关重要.本文讨论了SLE与妊娠之间的相互影响、妊娠期风险评估和病情监测,归纳了抗风湿药物的围妊娠期使用安全性,以便于临床上更好地指导SLE患者的妊娠.
作者:宋玙璠;谈秀娟;马雯雯;刘艳娟;宋坤琨;张明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及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EC)药物保守治疗后体外受精(IVF)助孕时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不孕症合并AEH及EC保守治疗后行IVF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首次子宫内膜病理证实病变完全消退(CR)后开始IVF助孕时间分为≤3个月组(A组,n=35)和>3个月组(B组,n=25),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 共纳入60例患者,AEH患者45例,EC患者15例,首次CR后随访时间(39.6±26.9)个月.共行95个取卵周期,新鲜胚胎移植(IVF-ET)67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38.8%(26/67),冻融胚胎移植(FET)54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25.9%(14/54).共有36例患者妊娠47次,25例患者分娩32个活婴.患者IVF-ET周期妊娠率及FET周期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复发率(48.0%)明显高于A组(17.1%,P=0.022).多因素分析显示仅IVF助孕时间与复发有关(P=0.002,OR=1.078,95%CI=1.027~1.132).随访期间总复发率为30.0%(18/60),无疾病进展及死亡不良事件.结论 不孕症合并AEH及早期EC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后IVF助孕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复发与首次CR后IVF助孕时间有关,为降低复发宜尽早行IVF助孕.
作者:杜晓果;宋雪凌;李蓉;李红真;乔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玻璃化冷冻和程序化冷冻对人卵母细胞纺锤体定位、细胞骨架及其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 将第2日发育为MI卵母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程序化冻融组、玻璃化冻融组(解冻0 h、1 h、3 h).应用液晶偏振光显微镜(Polscope)成像系统观察卵母细胞纺锤体与第一极体(Pb)的夹角、表面积、卵透明带内层光阻值和外层光阻值.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卵母细胞的表面和内部超微结构.统计2种冻融方法对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程序化冷冻解冻培养3 h组和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培养0 h、1 h、3 h组中的纺锤体可见率分别为92.4%、56.4%、11.2%、24.8%、61.1%.与程序化冻融组相比,玻璃化冷冻解冻培养3 h后卵母细胞中纺锤体与Pb的夹角更小(37.3° 与68°,P=0.023).对照组、程序化冻融组和玻璃化冻融后培养3 h组中卵母细胞的纺锤体面积、卵透明带内层光阻值和透明带外层光阻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程序化冻融组相比,玻璃化冻融后培养3 h组中卵母细胞表面突起丰富,微绒毛形态较为正常,倒伏在细胞表面,卵透明带边界较为清晰,与对照组较为接近.程序化冻融组的正常受精率(65.7%)明显低于对照组(79.2%,P=0.041),而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与对照组和玻璃化冻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化冻融后培养3 h组中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程序化冷冻,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纺锤体和卵透明带的损伤及对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的影响都较小,可以作为卵母细胞冷冻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友筑;李娜;颜晓红;周卫东;陈琼华;周余来;吴荣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女性肿瘤患者的疾病分类与生育力保存方案的效率.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生育力保存库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生育力保存的方式和效果.结果 进行生育力保存的39例女性患者,年龄13~39岁,以乳腺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要病种,其中10例行胚胎冷冻,平均冻存胚胎5个,14例冷冻卵子,平均冻存卵子9个,15例冷冻卵巢组织,平均冻存卵巢组织14片.结论 40岁以下女性肿瘤患者,可探索进行放化疗前生育力保存.
作者:李婷婷;郭映纯;李倩;李晶洁;方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好发于育龄妇女,常导致盆腔疼痛与不孕等.EMS从症状出现到诊断平均需耗时3.3~12.1年,可能与对疾病的本质认知不足以及缺乏敏感的血清学标志物等有关.近年来,综合分析患者疼痛程度、不孕情况、手术史等构建的预测模型在加快EMS早期诊断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文从早期诊断预测的角度综述了EMS患者的典型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相关模型研究的新进展,期待通过有效的临床预测使患者得到及早诊治.
作者:IM Min Ah;易晓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间质上皮转化以及转录因子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异位包囊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自体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形成包囊的EMS大鼠,分为造模后2周至7周组,取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角蛋白8)、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以及Snail在异位内膜包囊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在异位内膜包囊形成组织中的含量.采用TUNEL法检测异位包囊内部脱落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MS模型大鼠的异位内膜包囊腔上皮E-钙黏蛋白、角蛋白8和波形蛋白含量在造模后2~7周过程中,相对于包囊壁间质层均处于较高水平,而且与正常子宫内膜上皮比较,亦处于较高的水平.另发现造模后2~7周异位包囊腔上皮样细胞脱落,E-钙黏蛋白、角蛋白8、波形蛋白阳性表达,且在造模后4~5周阳性信号强.与正常大鼠子宫内膜组织比较,造模后3~5周异位内膜包囊腔上皮中Snail阳性表达信号增强.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显示,造模后2~7周异位内膜中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含量与正常内膜比较,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检测发现异位包囊内部脱落细胞未发生凋亡.结论 EMS模型大鼠异位包囊腔上皮细胞可能是由间质细胞转化形成,提示间质-上皮转化(MET)参与了异位包囊形成,且Snail参与调控其过程;异位内膜包囊上皮细胞脱落以形成囊腔,但其上皮细胞脱落不伴随细胞凋亡.
作者:牛亚南;庄梦斐;曹阳;郁琳;张婷婷;孙兆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型超微量冷冻麦管(LSL管)冻存微量精子的冻融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严重男性不育症患者采用LSL管冻存精子的冻融结果,观察其中23对夫妇因男性因素解冻LSL管精子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妊娠结局.结果 不同来源的微量精子采用LSL管复苏后89.5%(94/105)可见活动精子,进入辅助生殖周期的标本可使用率为73.9%(17/23).在18个ICSI周期中,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分别为78.0%、92.5%、62.7% 和40.6%;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累计活产率分别为31.1%、52.5% 和55.6%.获得的所有12个活产儿均未见出生缺陷.结论 LSL管是一种可用于微量精子冷冻保存的安全有效新载体,可广泛使用于辅助生殖治疗.
作者:薛云婧;徐源;刘锋;朱子珏;公跃华;汪小波;胡剑麟;孙健;陈威;张箴波;洪艳;吴煜;李铮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