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
目的了解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原卫生防疫系统)人力资源结构的配置状况.方法收集2001~2003年全省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卫生防疫系统)人员学历、专业、职称和年龄构成以及从事专业工作年限、业务与工勤人员配置等资料,并进行相关比较分析.结果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不足,其中无职称、无学历人员均超标准配置,县(区)级高、中级职称工作人员数量不足.结论有必要根据有关标准及社会发展要求,采取措施对目前三级痰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人员结构中的状况作适当的调整与补足.
作者:朱展鹰;黎婉玲;李东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胸腺肽作为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佐剂的可能性.方法分为单针和多针狂犬疫苗免疫方案.单针免疫是用狂犬疫苗1支加胸腺肽1针免疫;多针免疫按常规五针免疫程序(即0、3、7、14、28d各注射1针),加胸腺肽组按三针免疫程序(即0、7、28d各注射1针),实验小白鼠每只均以狂犬病疫苗0.2ml与胸腺肽混合后肌肉注射.结果单针免疫加入胸腺肽(2mg/只)后抗体效价高且抗体产生时间早,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疫苗组(P<0.01).而且加入胸腺肽(6mg/只)后免疫三针可达到五针常规疫苗免疫效果.结论胸腺肽作为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佐剂可减少免疫次数.
作者:史秀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军团病(Legionnaires'Disease)是近30年来新发现的传染病之一,主要由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引起,以肺部感染伴全身多系统损伤为主要表现,也可表现为无肺炎的急性自限性流感样疾病.1976年首次暴发流行于参加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退伍军人军团会议的人员中而得名,至今共发现42个菌种64个血清型[1],其中至少有19种与人类疾病有关[2].目前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该病的报道,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军区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之列.我国自1982年首次发现军团菌肺炎以来,各地时有局部暴发流行及散发病例的报道[3],而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军团菌肺炎占重要的比例,其亚临床感染也广泛存在,如云南、北京、广西等部分健康人群的抗体阳性率达13.5%~48.8%[4-6].由于军团病可导致人类严重疾病和构成潜在流行的威胁,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现就军团菌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作者:李翠云;唐振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谱的变迁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通过常规细菌培养鉴定病原菌,用M-H培养基经K-B法测定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多见,并对抗生素有较广的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谱已发生变迁,以G杆菌为多见,并大多为条件致病菌,对抗生素普遍有较高耐药性.
作者:金保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Ⅱ型糖尿病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上大量病人口服二甲胍片以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使肌肉组织无氧酵解增加,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拮抗抗胰岛因子;减少葡萄糖经消化道吸收,结果使血糖降低.此外,其还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1].但本品使用后85%的病人均出现胃肠道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2].其中一部分病人因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而自行中途停药,从而影响到血糖的控制.笔者以<景岳全书>中的痛泻要方为主方,随证加减,标本兼固,对缓解因口服二甲双胍片而引起的副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从而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作者:符燕;王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涂阳TB患者治疗转归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结核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研究方法,抽取接受督导治疗的183例涂阳TB患者,采取回顾性询问及摘录病案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对可能影响患者转归的5个方面的45个有关因素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症状和体征、化疗情况及生活习惯等,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查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咯血症状、不规则化疗用药及吸烟指数等3个因素终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强化督导化疗,减少不规则用药情况,及时控制咯血症状及在患者中大力开展禁烟宣教工作,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大林;谭红专;全俊;荆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P-糖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3例原发性肺癌病例的癌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解P-糖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P-糖蛋白在肺腺癌、鳞癌及小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2.5%、14.2%和0:在不能手术切除而进行全身化疗的12例患者中,P-糖蛋白表达阴性的8例患者,有6例PR或CR;而P-糖蛋白表达阳性的4例,全部无效或进展.结论 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肺腺癌中高,鳞癌次之,小细胞肺癌低;P-糖蛋白是导致肺癌耐药的主要原因.
作者:周卫平;刘海;汤鹏;梁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1世纪需要高素质人才,为适应新世纪教改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现代化势在必行,现论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改革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的一些构思.
作者:张冬梅;潘卫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二次供水,城市建设生存和发展所必需.可造福人民,管理不善也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辽宁省某市2001年2月29日接到群众反映,银洲区24委居民小区生活饮用水有异嗅、异味,无法饮用.我们接到报告后,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德义;王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出深部感染真菌的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所分离出的真菌用API 20C AUX鉴定,用ATBFUNGUS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371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228株、热带念珠菌73株、光滑念珠菌38株、近平滑念珠菌12株、无名酵母菌6株、新型隐球菌3株、平常念珠菌3株、季也蒙念珠菌2株.371株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总的敏感率分别为92%、97%、96%、57%、63%、69%.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引起.对两性霉素B、制菌霉素、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高,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这三种抗菌药仍然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崔颖鹏;叶曼曼;陈冬梅;卢秀芬;曾燕;建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状况,为制定疟疾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1993~2003年外来流动人口疟痰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年间流动人口疟疾发病3027例,占全区病例数的58.82%.疟疾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聚集性.患者年龄主要为15~60岁,职业以种养、打石、烧砖、建筑为主.爆发流行与存在传疟媒介、外来民工居住场所蚊虫孳生地多、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有关.结论流动人口是引发深圳市龙岗区疟疾流行的主要原因.
作者:古锦泰;张健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被用作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前列腺癌(Pc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近年来研究表明,PSA也存在于女性体内,并且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将对PSA在逻辑性一和女性中存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梁海珊;唐支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检测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低基质磷酸化蛋白(pp65)抗原对健康献血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的筛查.方法对2003年2~7月收集的103份EDTA抗凝外周血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pp65抗原血症检测,同时以ELISA法检测其中的86份血清中的IgM和IgG抗体.结果 103份标本中共有10份pp65抗原阳性,阳性率为9.71%;ELISA法检测86份标本CMV-IgM抗体全部阴性,CMV-IgG抗体56例阳性,阳性率为62%(56/86),10份pp65抗原阳性的标本中,CMV-IgG阳性9例.结论 pp65抗原是检测CMV感染的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而检测CMV-IgM、CMV-IgG不能预测CMV的活动性感染,因此对需要输注全血、成分血的免疫力低下或各种移植病人,应进行CMVpp65抗原的检测.
作者:刘洪莉;刘衍春;刘毅;唐荣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液中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精子密度和活率的影响.方法应用精子、微生物动态图像检测分析系统分别对CT、UU阳性和阴性精液及正常男性精液进行精子密度和活率的检测.结果CT或UU阳性组的精子密度和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T或UU阴性组与对照组的精子密度和活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或UU感染可能是通过影响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而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作者:周君霞;卢孝东;韩永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压疮(俗称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的溃疡和坏死.用0.2%甲硝唑液配合头孢拉定粉剂外敷及局部烤灯照射治疗Ⅱ~Ⅳ期压疮,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马斯洛的基本需要论和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论对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制定目标,建立健全质控组织.随机检查,定期质控,每周、每月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处理,纳入奖惩激励措施,并运用名誉,感情,渲泄,尊重激励法.结果激励护理管理者热情向上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我院的护理管理效能.结论马斯洛的基本需要论和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论,对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齐霉素对早期梅毒治疗的效果,并根据公开发表的资料对阿齐霉素治疗梅毒的应用进行总结.方法使用阿齐霉素500mg,1次/d,连续10d空腹口服治疗早期梅毒.在完成治疗时进行临床检查,完成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进行临床及血清学随访.结果共有14例病人随访超过6个月,治疗结束6个月后14例病人无活动梅毒的任何表现,其中13例病人在治疗6个月后血清学仍然保持阴性或转为阴性,1例血清学未转阴的病人,RPR滴度从初1:32下降至1:1.结论阿齐霉素对早期梅毒有良好的效果.其对潜伏梅毒及三期梅毒的效果仍需探讨.
作者:杨立刚;张锡宝;钟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其病情重,病死率高.现报告1例治愈病例.
作者:李天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医德观的转变,研究不同群体中的应激表现的伦理对策,正在引起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藏族医学生中的应激表现,对藏族男女医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降低应急反应的社会伦理对策.
作者:赵芳玲;谢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32例HIE患儿和15例正常新生儿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并与血清常用酶学检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HIE患儿急性期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IE患者恢复期hs-CRP和TNF-α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IE患儿急性期血清中CK、LDH、α-HBDH升高有显著性差异,恢复期下降不明显(P>0.05),而各组AL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s-CBP和TNF-α作为促炎因子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对HIE的综合诊治及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刘玉梅;潘云燕;宋莲荣;李飞;闫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