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光;甄联华;梁小虹;黄小君;赵颖莹
定安县人民医院从1989年6月~1999年6月,共收治四肢多发严重创伤6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43例,女19例.5~10岁3例,11~20岁10例,21~50岁43例,>51岁6例.开放性骨折17例(占25.6%).上股骨折41处,下肢骨折58处.
作者:符策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三亚食盐加碘前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发病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对照研究、环境及居民碘营养水平分析.结果甲亢患病率为2.5‰,沿海、丘陵、山区无显著性差异.加碘前甲亢住院病例稳定在24.2~30.4/10万,加碘后逐年上升,1998年达到高峰后又逐年下降至加碘前水平.病例对照发现家庭收入、食碘盐、海产品、家庭生活事件、感染为危险因素.水碘均值为14.81μgL,尿碘中位数在87.07~235.8μg/L之间.结论全民食盐加碘后造成碘性甲亢的发生是存在的,但是暂时性的,非持续性的.部分户碘盐含碘量过高也会诱发碘性甲亢的发生.
作者:陈志勇;郑家耿;徐大修;林竹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风后胃肠动力障碍性便秘通便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设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西沙必利和加味大承气汤对中风后便秘的通便治疗效果,组间分析用率的显著性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治疗后患者首次大便和大便间隔天数分别平均提前3.81d和减少2.55d,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以西沙必利和加味大承气汤联合应用的通便效果好,比较单独应用西沙必利或加味大承气汤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西沙必利和加味大承气汤联合应用是治疗脑中风胃肠动力障碍性便秘的有效方法.而且在通便治疗同时也可使异常的胃肠电图指标获得改善.
作者:陈潮钦;卢桂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适用于基层医院检测囊虫抗原的方法.方法囊液抗原致敏血球间接血凝(IHA)法,检测待检血清与含1:8+囊虫抗体兔血清的混合液的抗体,低于1:2#者为阳性.结果检测未经治疗的囊虫患者52例和用吡喹酮治疗后的患者41例,阳性率分别为82.69%和85.37%.结论囊液抗原致敏血球IHA法间接检测囊虫患者血清特异抗原结果稳定,方法简便,临床符合率较高.
作者:李晓光;黄倩;朱建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2001年5月21日上午,我站接种门诊发生1例乙脑活疫苗过敏性休克的接种反应.经我站和区人民医院医生及时正确的处理,患儿于当天下午平安出院.
作者:林娜佳;李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现称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海南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近年来本地区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7年9月共收治恙虫病东方体感染58例,其中有肺炎表现者15例,占25.86%,均误诊为细菌性肺炎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尊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可通过医疗器械与人体各组织接触而造成医源性感染.因此,防止和控制医疗器械的污染极为重要,为了解我市医疗器械HBsAg的污染状况,按卫生部颁发<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于1996年对我市医院和个体诊所的医疗器械进行HBsAg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符气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监测肺结核菌阳性病人的起始耐药情况,评价抗痨效果和结核病控制现状.方法按DOTS方案进行药敏试验,监测新发病例痰培养结核菌阳性的抗痨药物敏感性.结果1996~2001年每年起始耐药率在10.9%~30.4%范围内,平均起始耐药率为21.5%(105/489);70~岁组起始耐药率低(10.5%),50~岁组起始耐药率高(27.1%).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的耐药率依次为:H>S>R=E,以H耐药率高17.8%(87/4.89);而同时以H、R、E、S的4种药物耐药率仅为1.0%(5/4.89).结论临床抗痨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建议使用抗结核复合剂,严格DOTS治疗,以降低结核病耐药并控制结核病.
作者:钟静;麦洁儿;唐惠红;何丽燕;黄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989年我们在作埃尔托霍乱弧菌噬菌体分型的同时,也把非O1群霍乱弧菌的菌株同时进行分型,结果发现非O1群霍乱弧菌也可被某些型别的噬菌体裂解,为此我们将1986~2001年从各类标本中分离所得的284株非O1群霍乱弧菌和9株拟态弧菌用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噬菌体进行分型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贤芳;唐振柱;龚健;陈敏莉;余尚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31KD蛋白片(rSj31-b)的免疫诊断价植.方法表达并纯化rSj31-b,用免疫印迹方法(EITB)检测纯化的rSj-b的免疫活性,以rSj31-b~ELISA分别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及正常人的血清.结果纯化的重组Sj31-b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用其rSj31-b-ELISA检测52份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及83份正常人血清,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常规应用的天然抗原SEA(可溶性虫卵抗原)差异无显著性.检测治疗12个月后的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阴转率85.0%,明显优于SEA-ELISA.结论rSj31-b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有一定的疗效考核价植,可替代SEA用于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的诊断.
作者:黄跃龙;易新元;罗秀菊;曾宪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阴道使用结合性雌二醇软膏(CE)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妇女30例,经阴道给药后第22~28d进行阴道细胞涂片检查及生殖道临床评价.结果经阴道给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阴道细胞涂片检查及生殖道临床评价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01).用药后血中性激素(E2)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01).B超对用药前后子宫内膜进行比较有增厚(P>0.05).无明显意义.结论结合性雌二醇软膏治疗绝经后妇女萎缩性阴道炎,症状体征改善快,病人使用方便,局部症状改善尤为明显,可省去了口服药物带来的肝肾功能的负担及有可能出现的子宫内膜增厚、阴道流血等不良反应.
作者:杨舒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白介素-2局部注射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电离子机治疗配合局部注射白介素-2,对照组单用电离子机治疗,治疗后观察3个月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36,P<0.05).结论局部注射白介素-2能降低尖锐湿疣复发.
作者:梁雄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射频电流对起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1例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RFCA治疗,其中14例为安装起搏器后出现的难治性房扑或房颤,男91例,女40例,平均年龄41±8岁.结果RFCA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总成功率为99.2%(130/131),随访3.2±0.6(1~5)年,有1例AVRT复发,复发率0.8%(1/131),并发症发生率0.8%(1/131).植入起搏器患者在放电过程中有2例出现感知过度,停止放电后起搏器感知恢复正常.术后所有起搏器的感知、起搏功能正常,电极阻抗无明显改变.结论RFCA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根治性方法,植入起搏器患者行RFCA亦安全、可行.
作者:吴明;张敬文;林劲;李新明;王天松;苏哲坦;吉田弘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湖南省90年代霍乱流行状况和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3~1999年湖南省霍乱发病率在0.03/10万~1.96/10万之间,病死率为1.73%,流行高峰期为7~9月,京广铁路沿线和湘南地区为高危区,湘西、怀化、永州等山区为主要流行区,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农民占绝大多数,流行形式以暴发为主,传播途径主要是借水传播.结论我省属霍乱传入性地区,在防治对策上应以保证提供安全饮用水为主,其次是加强腹泻病门诊监测以及早发现疫情、控制暴发次数与规模,同时要特别加强边远山区的霍乱防治.
作者:刘文;胡世雄;吴传业;夏伟;张兆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甘泰康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参照<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方法>中护肝试验方法,以不同剂量的甘泰康给小鼠灌胃30天后,第31天模型对照组和三个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0.1%CCl4植物油溶液0.1ml/10g@bw,禁食20h后采血,测血清ALT、AST、GST、TP、ALB、CHOL、TG、GLU、CHE、MDA及肝组织MDA、GST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甘泰康可显著降低由CCl4所致的ALT、AS、GST、TG升高,可明显对抗由CCl4引起的血清ALB、GLU下降,能明显改善CCl4所致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降低肝内MDA含量,对血清TP、CHOL、CHE、MDA及肝组织GST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甘泰康对小鼠CCl4肝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肝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保护肝细胞膜、增强机体的解毒、排毒功能有关.
作者:胡怡秀;刘秀英;胡余明;周月婵;丘丰;臧雪冰;聂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海口市儿童血铅水平.方法对海口市1148名1~14岁儿童进行了静脉血铅浓度测定.结果受试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85.65μg/L,其中292名儿童(25.43%)血铅浓度≥100μg/L.结论海口市儿童铅中毒不容忽视.
作者:李玲;陈实;庞海云;阮和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根据疟疾防治工作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治愈病人,阻断传播,尽可能地延缓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必须科学地选择和应用抗疟药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实行规范用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参照国际上对抗疟药品管理和使用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采用我国正式批准的抗疟药,制订<我国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各地可结合当地疟原虫的虫种、株及其对抗疟药敏感性,根据抗疟药使用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案,做到合理、规范用药.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海南省琼海市是斑氏丝虫病的中、低流行区,全市21个乡镇188个村委会,总人口377 520人.60年代有12个乡镇59个村委会85 895人口的地区流行斑氏丝虫病,占乡镇总数的54%,占村委会数31.3%,占人口数22.75%,人均微丝幼率0.66%,以村委会为单位,微丝蚴感染率为0.10%~8.95%,其中0.1%~0.49%的有16个村委会20075人,1%~4.99%的有25个村委会3 365人,5.0%~8.95%的有3个村委会5565人,流行区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
作者:陈永兴;王兴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筛查热带地区儿童佝偻病发生情况.方法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1)BALP升高者443例,占85%,其中中重升高者212例,占47.9%.(2)BALP中重度升高者的身高的增长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轻度升高组,P值小于0.05,提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本地区佝偻病发生率很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林兰金;符亚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随着新型无中枢神经(CNS)抑制性过敏药的广泛应用,对慢性荨麻诊(CU)的治疗方法有了新的进展,近年来我所采用新三联疗法治疗CU,获高效低副作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烨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