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忠谋;韦迪
目的:观察并分析B超监测在诊断药物流产致宫内残留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8例药物流产患者行B超监测法,监测宫内残留物情况,探讨B超监测在诊断药物流产所致宫内残留物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宫腔内异常团块状回声47例;未发现明显团块,仅表现为子宫内膜回声欠清晰9例;未见明显异常回声2例.结论:B超监测不仅可清晰地显示宫内是否有残留,及残留物大小、形态,还可显示残留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是目前诊断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较为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在临床中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以及通过开展护理人性化服务,探讨护士与病人开展服务应以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和适当的科学指导,才能不断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外二科200例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配合手术治疗,基本无并发症发生,预期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都感到满意.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对于克服患者的心理紧张,提高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使手术护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作者:张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心理护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引用于临床,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一定程度的压力,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解除思想顾虑,树立对手术的勇气和信心.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笔者就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谢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点部门,为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方法:通过科室自查与护理部、感染办随机抽查,通过各种监测查找原因,分析总结、及时整改.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手术室感染控制对策及工作流程,大大降低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结论:只有加强手术科室对感染控制工作的高度认识,积极控制感染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
作者:成巧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专业学习,对于今后职业的选择和人生前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缺乏专业兴趣的大学生学习成绩往往偏低,多数教师将学习成绩差都归咎于学生素质差.研究指出,专业学习兴趣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业兴趣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且与大学生的创造力密切相关;本课题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专业类型与兴趣的吻合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给出培养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若干途径.
作者:白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12年来一氧化碳中毒的脑病诊治经验并推断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间收治的68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脑病病例及随访资料.结果: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68例,其中随访半年后有44例(64.71%)完全恢复、16例(23.53%)部分恢复并需要他人扶助生活、8例(11.76%)在半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结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63例,其中37例进行高压氧仓治疗者中,有33例(89.19%)完全恢复、3例(8.11%)部分恢复、1例(2.70%)死亡,而35例未经高压氧仓治疗者中8例(22.86%)完全恢复、20例(57.14%)部分恢复、7例(20.00%)死亡.
作者:赵伟礼;赵新龙;冯小云;梁成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放、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占重要地位,但患者往往无法承受同时带来的骨髓、免疫,胃肠道等诸多方面不良反应,结果导致生存质量严重下降.而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目的在于延长生命和改善生存质量.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推荐,在临床试验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先于肿瘤的反应考虑,即患者的生存和生存质量较之肿瘤的客观有效率(CR或PR)更重要,而且生存质量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肿瘤外科治疗的决策.
作者:邹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服益气通脉汤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2.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为74.0%,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型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茂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传统测量法和压力传统器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的优缺点.方法:将41例ICU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管腔分别采用传统测量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法测量中心静脉压.结果:传统测量法和压力传感器测量法监测中心静脉压数值一致性.结论:压力传感器能准确监测颅脑损伤病人中心静脉压的动态变化,且使用方便.
作者:许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内置管引流后,胸腔内注入药物,1次/周,共2~4次,B超检测并作相关分析.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8例,有效率73%.主要毒性为轻度消化道反应、胸痛及发热.结论:胸腔内置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可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方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洪光亮;胡春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2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探讨.结果: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创伤性膈疝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洪光亮;胡春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严重胰腺外伤占腹部外伤的1%~3%,病死率平均为20%.常合并腹腔内其他脏器损害,易引起腹腔内感染、胰瘘、肠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现就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0例严重胰腺外伤病人的诊治及护理情况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张启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符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患儿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治疗,利用经皮黄疸仪每日监测胆红素水平,计算日均胆红素下降指数,观察黄疸消退时间即经皮胆红素值低于5mg/dl的治疗天数.结果: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能显著提高常规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邵梦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较大幅度延长,老年人占人口总数比例不断增加.因此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竞争激烈的工作压力,使得部分中老年人也过早地患有高血压病.而脑出血是高血压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在美国和欧洲,脑出血占卒中比例的15%,在亚洲占30%.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地危害高血压患者身体健康.其发病快、发病率高、恢复慢,常留有严重的功能残疾.随着临床医学与急救医学的发展以及外科对脑卒中治疗的开展和普及,使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脑出血的预防大于治疗,切实做好预防护理,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现将笔者近10年来在老年神经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防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积极影响.方法:2010年35例卵巢癌化疗癌因性疲乏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11年由专职主管护师对观察组35例卵巢癌化疗癌因性疲乏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结果:观察组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干预、社会心理支持、运动疗法等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或缓解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1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下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9例手术均获成功,2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根治效果显著.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器械使用和维护,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刘秀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三种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对比三种药物灌肠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68例秋季腹泻婴幼儿常规输液治疗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辅以蒙脱石、双黄连、金双歧药物灌肠治疗及对照组.4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腹泻、发热、呕吐等临床表现方面均具可比性(P>0.05).其中3组药物灌肠治疗组分别将药物用生理盐水20-30ml混匀灌肠,每一天1次,保留至少30分钟,3~5天为1疗程.结果:婴幼儿腹泻通过辅助三种药物灌肠治疗,均明显缩短病程(P<0.01)、减少用药时间、患儿无痛苦、减少脱水的发生.结论: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是一种操作简单、家长及患儿依从度高、安全可靠、疗效肯定、价廉的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阿仲;叶宏财;康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动态和现状,为制订锐器伤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我院十一个临床科室及门诊部、供应室、手术室护士进行锐器伤调查,并对流行特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调查198人,有149人有过锐器伤经历占总数75.3% 共有809次锐器伤,其中瓣安瓿伤608次,占75.2 %.其次是针头回套伤95次占11.7%,静脉注射刺伤44次,占5.4%,抽血注入试管刺伤23次,占2.8%,清理器械受伤19次,占2.3%,传递锐器受伤3次占0.37%,其他锐器伤17次占2.1%.结论:虽然近年来我们医院领导很关注护士锐器伤,逐步改善环境,配备护理人员防护设备,但锐器伤依然较为普遍,值得再通过在职教育和行为干预来有效预防.
作者:张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酗酒、酒精中毒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并且有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女性不断增多的趋势.饮酒是人们表达友谊宣泄情感的常用方式,它既可给人们带来欢快,又可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及医学问题.
作者:林娜枝;张力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补肾治疗与护理对策对肾损害实验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口服降糖降压西药加服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同时进行心理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对照组63例,单服用降糖降压西药治疗.共观察12周,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治疗前后让患者完成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ACR、HOMA-IR、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结论:补肾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对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加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达到佳的健康状态.
作者:雷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